“绿色生命教育”
——点亮梦想舞台

2015-03-19 00:32:20张新彦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贾村学校
散文百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师生绿色生命

张新彦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贾村学校

“绿色生命教育”
——点亮梦想舞台

张新彦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贾村学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多次提到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认识和尊重生命、感悟和呵护生命,完善和发展生命,培养一种积极生活的精神态度。

贾村学校为了打造“绿色生命教育”办学特色,让师生在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的过程中共同感知生命存在,体验生命历程,提升生命质量,从而获得生命价值。设计了一系列引领学校发展的绿色生命文化的内涵体系:

建设绿色环境文化体系——打造绿色生态校园,满院绿树成荫,加之校门口美化、竹林景观、廊架建设、花树种植、塑胶活动场等等校园环境的建设,可谓滋养生命的一个“世外桃源”“森林氧吧”,通过学校的每一个景色和角落的设计提升生命的相关图画或标语,来彰显可以体现绿色生命教育的相关文化。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是我校打造绿色生命文化的前奏曲。

构筑绿色课堂文化体系——绿色讲台生态课堂。追求师生与学校教育生态的和谐。对我们的课堂进行“绿色革命”,提倡“绿色教学”。顺应学生自然的天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接受知识,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以打造“高效、和谐、生本”的绿色生命课堂为目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大“生命化课堂深化研究课题”以及我们贾村学校目标引领、单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盘点提升的“和谐高效课堂五环节”绿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围绕学校主导课题和各个学科子课题,进行生命课堂运行机制的研究,形成各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在一校一模、一科多模的基础上,每位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形成一模多法,即体现教师本人独特个性的生命课堂教学风格。学生也在享受绿色生命课堂的过程中不断拔节,成就自己。

融合绿色精神文化体系“绿色生命文化”之绿色管理棋盘文化——融入“一盘棋”思想,正如整个棋盘的势态,各部门、每个人之间都要互相协调,服从全局,才能共建学校,共谋发展。建立绿色制度文化体系,促进师生在法制、规范、温馨的校园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

追求“绿色生命文化”之滋养生命幸福人生——带领师生,关注生命质量,滋养生命,健康快乐、自然和谐。绿色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校园生活质量,提升师生生命状态。让师生身体健康,幸福快乐,顺应自然,和谐共进。所以,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健康快乐,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学校围绕“绿色生命教育”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

“绿色滋养生命梦想成就未来”的校训激励师生以美德去交往人,感染人,从而形成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良好校园氛围;以坚韧的毅力去探索求知,不断提升道德修养,丰厚知识蕴藉,为梦想而自强不息、奋力拼搏。

“博采乐知诚爱润心”的校风意在引导师生乐于钻研、乐于求知,学生、教师、领导之间待之以诚,施之以爱,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思蕴乐言行致美”的学风启示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发现快乐、感受快乐,从而激发潜能,学有所成,思有所获。从而让学生浸润在真善美、礼义信等民族传统美德中,展示道德之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健康、和谐、发展的师生面貌成为学校文化的标志。

学校的育人目标定位为:培养畅享绿色生命的现代学子。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它是对每一棵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个成长个体的抚育和扶植,对每一个生命灵魂的理解和尊重。学校重视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善良之心、宽容之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高人生境界,提升生命质量。学校在激励赏识学生,让他们乐知乐学、尽情释放内在潜力、涵养绿色生命、成就美丽人生的同时,引领他们与时代同步,与科技同行,以创新的思想引领个人发展,不断接受新知识,从而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做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学子。

打造绿色行为文化体系——在“不求人人成全才但求人人都有才”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思想指导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创建“六活动八主题”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教育资源。六活动是指文明礼仪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班级自主管理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及阳光体育活动;八主题是指在一学年里按照不同的月份,开展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以及学雷锋知荣辱教育、珍爱生命和爱国主义教育、健康教育和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勤奋励志教育、尊敬师长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诚信做人教育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做足做细,形成关系和谐、积极发展的特色班级、学生社团、家长委员会组织,形成个体主动自我发展的生命境界。

倡导绿色家庭文化体系——筹建、完善家长委员会,根据地域家长文化基础及家庭文化,进行不同需求的家长培训,打开家校沟通的绿色渠道,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创新绿色评价文化体系——评价是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反馈机制,绿色评价是以学生为本,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学生,用期待的方式鼓励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理念应由“结果”走向“过程”,评价实质应由“被动”走向“主动”,评价重点应由“传统”走向“开放”,评价主体应由“单向”走向“多向”。

七位一体的七大文化体系,用体现绿色生命教育的“和谐”文化(和谐即自然,自然即绿色)引领促内涵发展,从方方面面提升学校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的体现,创设生机勃勃的绿色生命文化校园,铺就了师生幸福成长之路,点亮了师生追求梦想的舞台。

猜你喜欢
师生绿色生命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麻辣师生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中国火炬(2011年12期)2011-07-24 14:21:44
再造绿色
百科知识(2008年8期)2008-05-15 09: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