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

2015-03-19 00:32徐金龙四川省盐源县沃底乡九年制学校
散文百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探究

徐金龙四川省盐源县沃底乡九年制学校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

徐金龙
四川省盐源县沃底乡九年制学校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从教师观念的转变、课堂中进行分组合作阅读和学生思维激发方面来阐述了合作阅读,思维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课程标准;观念转变;合作阅读;思维激发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特别是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思维激发,探究、合作的激情就不能被彻底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就无从谈及思维、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那么,对于我们山区学生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呢?我认为可以从课堂上分组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上进行尝试。以下就我在山区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成功的关键因素

首先,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应用发展的目光来看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语文教育也是合着时代的脚步前进,我们应该清楚准确的认识,以前如死水一潭、活力不再的语文教学弊端——肢解文章的分析、纯知识的训练、纯技巧技能的强化,不尴不尬的“应试教育”境地,对新时期教育是极无利的;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其次,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者,是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学习的帮助者等等,传统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从此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的,教育思想的更新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上分组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的尝试的关键。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思想更新了、先进了,对新时期的教学理念有了新的、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后,才能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活动轻松、愉悦起来,使得教与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合理的分组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成功的基础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进行的分组合作阅读教学的尝试,是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诱发思维,同时将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

三、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的核心内容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情景创设中,结合对课文内容有针对性的,为帮助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所提出来的问题,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受到激发与启示,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掌握语文及相关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调查了解生活,深入研究,寻求相关原因,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是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进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的基本操作是这样的:

(1)注意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探讨。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是学生明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在航灯的指引下顺利的航船,志在于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是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是在吃透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进行的问题设置,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允许学生甚至激励学生独立的、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讨论或小组进行探究。

(2)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

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合作阅读,思维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开启学生关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