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春霞江苏省射阳县委党校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党校教育发展
穆春霞
江苏省射阳县委党校
党校是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培养理论骨干,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也是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落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办学的根本要求,坚持党校姓“党”,从严治校,坚持按党校教育规律和特点办事,为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校教育;改革;思考
面对新世纪,党校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党校教育是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是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作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领导人才和理论队伍工作中,肩负着特殊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教育工作是党建的迫切需要,也是党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就党校教育改革问题谈几点看法。
党校教育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建立起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和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新的办学机制,增强办学的生机和活力。在教育事业发展上既要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持续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又要遵循教育规律,树立起整体的、综合的发展观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教育发展规划和办学规模,大力调整人才培养的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增设新的专业,开设新的学科,加强管理,从严治校,内挖潜力,外树形象,促进各级党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出特色,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维护党校教育的声誉,努力使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满足当前和长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党校教育沿袭了从夸美纽斯到凯洛夫的教育思想,教师固守课堂阵地,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员则以接受知识为任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是中看不中用,高分低新,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靠教育,靠人才”。“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党校教育的灵魂,党校没有创新精神,就不可能适应未来社会、就不可能有大发展,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创新人才;对一个人来说,没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合格人才,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会具有开拓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才有可能成为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党校教育必须更新教育思想,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学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使学员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党校创新教育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抓起:一是建立起实现由单纯知识传授变为知识创新的体制。面向21世纪,研究学员的素质结构,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设计总目标,制定创新计划。二是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的转变。实现由教师“一言堂”到开展学法指导,培养学员自学能力,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让学员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三是由只注重对学员的基本功好、考试成绩好等方面的培养向更注重对学员的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演说能力强等方面培养转变,并使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四是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要使学员经常不断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课题项目研究,将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占有一定的学分,这样,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五是实施现代的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准则。培养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遵循现代教学原则,即面向全体学生,层次化、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愉悦性、学会学习、开展学法指导、创造性教学等8条教学原则。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提高干部素质需要抓什么?最重要的一条是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素养。这也是党校的主要任务。”因此,党校教学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个中心。教学内容应体现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突出全面、突出精要、突出内化。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注重科学知识的提高,又注重思想品德修养,既注重眼前的教育,又注重今后个性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主要包含“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应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具体来讲:一是强化“理论基础”,即“马列主义基础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和“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的教学。二是抓好世界眼光,即对“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和我国国防”、“当代世界思潮”等课程的了解和把握。三是重视战略思维,即对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四是突出党性教育。即在教学全过程贯穿增强党性的要求,同时专门进行党史、党建教学,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请老红军、老干部讲革命传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其次,根据不同班次、专业的特点,开设多种形式的专业课程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技术文化与技能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应体现时代要求。要紧紧围绕造就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这一培养目标,从党员干部的实际出发,紧跟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坚持系统性、科学性、相对稳定的原则,注重“理论、知识、党性、能力”四统一。第三,为开阔学员的知识视野,要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选修课要体现文理渗透,多品种、多规模、多层次;要注意增设有关学科的最新成就、发展趋势和科学方法论、学习方法论的课程;要立足于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把科学研究活动及训练纳入教学计划。
教育思想的变革必须带来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党校教育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做到有的放矢,努力帮助学员分清思想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改变“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教学相长;坚持自学与讲授相结合,要以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和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讨;坚持实施案例教学、提示教学、答疑教学、情景模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坚持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组织实地参观考察、典型调查研究、现场教学等,坚持课程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以专题教学为主;坚持教员讲授与领导讲授和实际部门单位同志讲授相结合;坚持讲授要富有生动性、趣味性,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坚持讲授要富有研究性,每堂课都要提出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留下一些问题,要及时向学员介绍有关信息、动态、资料及方法,引导学员积极思考探索;坚持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因此,要加快建成远程教学体系,积极推进各级党校信息化建设,逐步改变教师上课仅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使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信息量,增强讲授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把高水平的专家教授的教学通过远程教学网,逐步推广、落实到各个教学点上去,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
党校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加强科学研究是提高党校教学水平的基础一环。怎样抓好调研、科研工作呢?笔者认为,一是增强科研意识。科研是党校教学工作的支柱和基础,科研是立校之本,加强科研就能为教学工作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注入新的活力,就能保证教学工作常教常新,不断发展;科研工作又把现实中提出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样使教学更有深度。二是明确研究重点和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战略问题为重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努力发扬创新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树立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三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研人员参加不同形式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要研究我国改革和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要积极主动参与党委政府一些重大决策问题的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四是确立“精品工程”意识。党校科研要发挥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就必须出“精品”,一项“精品”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抓好“精品”工程的实施,是党校科研工作的关键。五是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各校应把科研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应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校长具体抓,要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和专兼职的科研和教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投入要有基本保障,要有一定的投资比例、专款专用;奖励资助向“精品”项目倾斜,要制定奖勤罚懒的科研工作制度,想方设法调动科研和教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力争在今后几年内,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满足分级培训轮训干部需要并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发挥更大影响的党校教师队伍,这已成为党校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和最紧迫任务之一。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目前,怎样提高教师素质呢?笔者认为,其一,建立教师结构调整机制。党校教师的配备,要根据经济结构变动的趋势,合理调整教师培养的侧重点,合理调整专业人才门类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结构,形成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师资队伍,尤其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其二,完善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党校要有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必须对人才进行合理的流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措施,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能者进,庸者退,对一些不能胜任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采取分流政策,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其三,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聘用国内外高层次的人才来党校讲学,积极采取倾斜政策大力吸引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来党校搞教学科研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大胆使用冒尖人才,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变人才断层状况,使高层人才用得上、留得住。其四,建立和完善教师进修培训机制。为进一步拓宽教师的视野,及时了解世界的新信息、新动态,有计划选派教学、教研骨干到国(境)外,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高等院校进修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创造条件让教研人员出国(境)考察。加强对现职教师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培训,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的培训。其五,建立教师挂职锻炼机制。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基层调查研究和挂职锻炼,这是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学校要同组织人事部门经常取得联系,争取组织人事部门支持,安排教师下基层锻炼,学校要制定教师挂职锻炼的计划和培养目标,下派的教师要带着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科研项目进行研究。组织人事部门对下派教师要定期进行考察和考核,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培养,使挂职锻炼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