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立存河北省霸州市康仙庄乡大各庄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疑六法
龚立存
河北省霸州市康仙庄乡大各庄小学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导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的循环往复过程,是启发学生思考、探讨、发现、创造的过程,是促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学会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还要善于诱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导疑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根据教材发展智能的因素,结合学生实际,讲究提出问题的方法和内容,在教学中加强了“导疑”的活动,并逐步把质疑的方法交给学生,努力使学生能质疑、辨疑、解疑、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无疑。现以《草船借剑》为例。谈谈“导疑”的方法。
教学时抓住课文中形象化的景物描写,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学生设身处地、入情入境、想象当时当地的详细情形和具体景象。如教学草船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时,结合指导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引导想象:为什么要令船朝东西方向排列?“一字儿”摆开是怎样的阵形?诸葛亮为什么要船“一字儿”摆开呢?这样学生的思维海洋就激起了千层波浪:从故事的地点-长江,想到它的东西流向,想到船的东西方向,就是船的头承尾、尾接头,一只接一只,排成一行横队,船侧朝向北岸;又从这个“一字儿”横对的阵形,想象到这样排列受箭面广,获箭多。并在这个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深入一步的认识到这巧排“一字儿”阵形的事例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由于创设了情景,诱发了思维,就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想象力。
抓住教材中相似或同类相近的内容,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比较鉴别,分析判断。如教学“借箭”的情景时,抓住描绘“草船”受箭场面的一组近义词,即“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中的“靠近”,和“一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就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中的“逼近”,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靠近”和“逼近”同时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各又有什么不同?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比较、认识到:共同的是写出了两军对峙距离很近,战斗一触即发。这时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抓住曹操多疑心理的果敢行动;不同的是“逼近”比“靠近”从举例来说是更近了。“逼”字写出了紧张的战斗气氛。在比较的基础上,又提出问题;这时诸葛亮为什么敢下令“逼近”呢?引导学生联想时间和环境:“天还没亮”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方面又擂鼓呐喊,虚张声势,曹军看不清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诸葛亮敢于下令“逼近”。这是诸葛亮的当机立断。这样不但学生掌握了体会语言文字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的方法,而且也学会了分析判断的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波澜”。也就是激发学生的疑问,引发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设疑的作用不可低估,它估学生在寻疑中产生求知欲望,形成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动力,使学生学习具有自觉探索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教材记叙的事件存在的矛盾中,去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如教学周瑜叫鲁肃去探听孔明的虚实时,教师抓住诸葛亮对鲁肃说一段话的矛盾处发问:诸葛亮一方面是向鲁肃求援,说“三天要造好十万之箭,这件事得请你帮帮我的忙。”“希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另一方面又说“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周、鲁同是孙权的部下,诸葛亮为什么只怕周瑜而不怕鲁肃呢?学生从这些前后矛盾的语言中,去剖析周、鲁为人的不同,了解诸葛亮的知己知彼,料事如神,并从中学会怎样发现事物的矛盾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时抓住文中有概括性的中心词,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联想课文的内容,进行形象思维。如教学最后一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引导:这“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料事如神算得准确)在学生理解词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这是对诸葛亮概括性的评价,从什么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呢?启发学生联想课文有关事例,诸葛亮与周瑜谈水上交战是已预测到什么?-三天后要发雾,敢于立下军令状,三天造箭十万只,与鲁肃谈借船之事时估计到什么?-熟知鲁肃忠厚老实,估计借船之事瞒得过周瑜;草船借箭的活动中他深知什么?-深知曹操多疑,在江面大雾漫天的情况不敢轻举妄动。这样由抽象的概念到具体事例的思维,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时抓住教材内容,顺着学生思路,由浅入深的设疑,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深化思维。如教学鲁肃与周瑜谈论孔明造箭一事中周瑜的话:“这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士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就定他的罪,他就没有话可说了。”老师抓住这一段话中一个“逼”字作疑点设疑:什么叫“逼”?然后循序提问:周瑜有没有“逼”?如果说没“逼”,为什么?为什么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为什么要杀诸葛亮呢?这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层层设疑,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周瑜的妒嫉奸诈,不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的过程往往是一个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教师善于导,引导学生多思考、勤分析,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