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作文“难”说再见!

2015-03-19 00:32李淑娟河北省平泉县卧龙明德小学
散文百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习作标准

李淑娟河北省平泉县卧龙明德小学

和作文“难”说再见!

李淑娟
河北省平泉县卧龙明德小学

和孩子们谈起作文,绝大多数都叫苦,都叫难。难在哪里,诉苦的声音不尽相同。与同事说起写作,亦如此——作文难教、难批阅。

写作文、教作文,真的这般无奈吗?在反复阅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内容后,我感觉作文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一、体现大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满足学生的需要……”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能真正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因此作文教学要将触角延及到课外,更多更好地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丰富的生活源泉。

1.在生活中获取习作题材。

人们常用朱熹“唯有源头活水来”诗句中的“源头”来比喻写作材料,用“活水”来比喻文章。没有“源头”,哪来“活水”?没有材料,哪来文章?丰富多彩的生活便是学生习作的起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例如:在一节语文课上,忽然一只蝴蝶从窗外飞进来,课堂顿时沸腾起来。此时,教师也和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蝴蝶是害虫,应该消灭它!”“这样太残忍了!”……“制成标本吧!”最后全票通过。精彩的一幕落下了帷幕,教师适机宣布:“开始写作!”只见学生埋头写得那么专注,手中的笔杆不停地发出“刷刷”声。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

2.从书本中汲取习作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是获取习作材料的有效方法。不论是教科书,还是课外书;不论是意境优美的散文,含蓄的诗歌,还是引人入胜的故事,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习作素材。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领略范文的布局谋篇,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

如学习了《少年闰土》一文后,我创设了“闰土来到学生中间,又和学生依依惜别”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和闰土交朋友》、《比童年》、《闰土,请你留下来》,一篇篇习作都洋溢着童趣,流露着真情。同时,教师还要广开门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丰富作文素材。如:《绿野仙踪》、《小豆子旅行记》、《小房子》、《哈利波特》等。正是因为学生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有了深厚的语言积淀,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妙语连珠。

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神秘感。教师这时所要做的,不是严格作文标准,而是放宽要求,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对待学生和他们的习作。如,作文要求“因人而异”,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求可以高一些,对基础差的学生放低要求,旨在激发兴趣,增强自信;经常练笔,不给题目,降低难度,学生有什么感慨就写下来;坚持写日记,让学生有机会大胆地写身边的琐事。只有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创设自由倾吐的氛围,才能拉近他们与作文的距离,渐渐熟悉习作的各个环节,从而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

三、张扬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大胆地将作文要求中的“有中心”删去,强调“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指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的确,作文原本就是人们为了表达交流感情,为了“自由和欢乐”而记下的话,是一种有感而发,积于心中不吐不为快、不说不能松的产物。

如:教师先在黑板上画“S”,问学生这像什么,学生说像蜈蚣、蛇、卷发、水波纹、公鸡的尾巴等。接着教师让学生在“S”上添几笔,变出更多的东西,有眼睛、电梯、鼻子、太阳等,然后让学生选择2-5种图案,编写一个故事。学生有选择“风筝、烟囱、小女孩”写《都是风筝若的祸》;有选择“乌龟、飞船、彗星”写《太空历险记》……他们的习作各具特色,这正是“情动于衷而发与言”。

四、放飞学生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作文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如:某个雨天,一位教师指导学生即兴习作。她先让学生观察窗外飘洒的小雨五分钟,再让学生以“雨”为内容,写一篇短文。有的写雨自由自在地飘在空中,希望自己也能像雨一样自由;有的写雨落到地上,像回到家;有的则由雨联想到了大地……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景物,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由于这些都是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因而写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如果我们能够在《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导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正确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定会妙笔生辉,我们亦会轻松的和作文“难”说再见!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习作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习作展示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