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药,风湿才不会成绝症

2015-03-18 04:48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免疫病风湿免疫力

风湿患者误区多

风湿免疫病是以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紅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为代表的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是保护自身免受病毒、细菌侵害的,对自己组织器官不反应的,这种现象叫免疫耐受。当免疫耐受被破坏后,就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大多患者存在认知度低和就诊率低的问题,多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风湿免疫病是不治之症。其实,多数风湿免疫病在急性期强化治疗后便可得到长期缓解。只要平时规律复诊服药,并不影响生活、工作、生育及寿命。

误区二:风湿病治也行,不治也行。多数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效果不会立竿见影,患者首次诊断时可能积极就诊,但随着治疗进行,往往会因服药多、效果慢、易反复等产生“治也治不好,不治也不要命”的感觉。其实及早治疗是控制风湿免疫病的关键。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时机在发病后的前2年,可避免关节畸形及功能的丧失;系统性红斑狼疮更强调早期治疗,缓解期坚持服药,10年生存率可达75%以上;强直性脊柱炎若尽早规律治疗,也可避免关节融合及脊柱强直,并不影响生活、工作。

误区三:治风湿病,西医不如中医。抗风湿西药的确有一定不良反应,但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用药并严密监测不良反应指标,大多可以安全耐受。然而,抗风湿中药有些是毒性很大的药物,例如雷公藤可抑制生殖功能和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如果麻痹大意不注意监测而盲目应用,会导致严重后果。

两张图解释治疗规律

为了使广大患者朋友更好地认识风湿免疫的发病与治疗规律,我按照风湿免疫病的治疗过程,给大家画了两张图,以解释风湿免疫病的治疗规律,说明风湿免疫病应该如何治疗。

第一类是“治疗不当型”(图1)。这类患者往往起病时不是很重,只有一些关节痛、肌肉痛症状,少数部位皮疹,或反复发热等。到医院检查,异常指标也不是很多。很多病人在一些诊所或者小医院的非风湿免疫专科治疗,吃一些消炎止痛药后“好了”:即关节不痛了,或者其他症状消失了。患者也就不在意了,药也不吃了。但其实疾病并没有好,只是控制了症状,此时一旦有其他诱因,如受凉、劳累,尤其是长期熬夜加班、暴晒太阳等,就容易诱发疾病了(图1的C1~C2阶段)。疾病复发时可能比初始阶段症状更重,医生可能会加大药量控制症状。但不少患者反复发作时,还是仅仅满足于止痛,只要不痛了,没有什么症状了,又不吃药了。如此反复,发作会越来越频繁,受累器官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重。医生不得不用更大剂量的药物控制病情,但副作用随之增加,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差,最后真成为不治之症了(图1的C3~C5阶段)。

第二类是“正确治疗型”(图2)。风湿免疫病起病后,不管症状是轻是重,根据现在的医疗水平,90%以上的患者都有办法控制病情。但此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减药或停药。有些朋友担心“看到说明书上写了好多副作用,很怕”。尽管“是药三分毒”,但只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复查,副作用也没那么可怕。在医生的指示下按时服药,持之以恒,即使有什么诱因导致疾病复发,也不会太重,医生也容易控制(图2的D1~D2阶段)。随着药物长期控制,症状慢慢消失,没有器官受累或受累程度小,药物剂量减低,副作用就没有了,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了(图2的D3~D5阶段)。

风湿免疫病别乱吃补品

在解读了风湿免疫病的误区,并教给大家如何合理用药之后,我还想提醒大家一点——别乱用补品。在临床上,经常有患者问我:“孙大夫,我得了风湿免疫病,是不是免疫力弱了呀,如果给我开点药,补一下,提高一下免疫力,我的病是不是就好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正在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风湿免疫病患者,服用所谓“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要小心,因为这些药物如果产生效果的话,可能干扰医生的治疗。因为风湿免疫病就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太强了,但是没有打击细菌或者病毒,反而攻击我们自己的细胞或者组织。这时候如果增强了免疫力,不就加重了疾病吗?

风湿免疫病患者用的药物大多数都是免疫抑制剂,让免疫功能有一定下降。尽管有引起感染的风险,但医生会拿捏好用药的种类和剂量,使得既控制了风湿免疫疾病,又不至于引起感染。正是因为免疫制剂的应用有比较大的风险,我们强调在专家的监控和指导之下应用。我建议,患者只要注意足够的营养,不要有太大的工作压力,充分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就够了。

文/孙尔维/摘自《生命时报》(完)

猜你喜欢
免疫病风湿免疫力
肝上的病,有些来自风湿免疫
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的抑郁与自杀风险分析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重庆市成立中医风湿专科联盟
我国揭示部分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