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说”在幼儿音乐教育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2015-03-18 08:27:51广东省广州市文化局幼儿园方妙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儿童游戏幼儿

广东省广州市文化局幼儿园 方妙菲

幼儿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应具有的自由性、体验性、愉悦性、幻想性和创造性等已成为幼儿音乐教育界公认的教育目标,而这些特点恰与“游戏”有内在的共通性和结合的可能性。笔者认为艺术起源之一的“游戏说”,可以为当代幼儿音乐教育研究打开新的思路,因此在对“游戏说”理论和当代幼儿教育的现状进行学习和思考的前提下,探讨游戏和音乐教育的有机结合对幼儿音乐学习的帮助。

一、游戏与幼儿音乐的相似性表达

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游戏说”的理论阐述非常有影响力,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康德在对艺术进行分类的时候,认为音乐属于“感觉游戏的艺术”,而这种“感觉游戏的艺术”会激发一种动力,那就是健康。有着相通之处的游戏和音乐都能带给人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而关于艺术起源理论学说之一的“游戏说”,最早由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来,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的“游戏说”实际上是对康德的艺术自由本质在起源方面的具体演绎。荷兰学者胡伊青加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游戏说理论。他试图将游戏概念融合到文化的概念中去。在本文中,作者关于游戏和幼儿音乐之间的相似性的观点,是把游戏限定于儿童的游戏框架中的。首先,游戏与幼儿音乐都属于无目的性的行为。其次,游戏与幼儿音乐在表现上都带有幻觉或想象力的成分。再次,游戏与幼儿音乐都具有原始本能的再现。

朱光潜在分析艺术与游戏的关系时,得出的结论是“……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于是把意象加以客观化,成为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所谓‘表现’”。而在幼儿音乐的表现中,所呈现出来的应该是没有明确的社会性——没有主语,它的任务应该重在“传达信息”而不是“表现信息”,这与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游戏与幼儿音乐在表达上有着相似性,即,儿童的天性之一是“玩”,而喜爱音乐也是儿童的天性之一,它同时也是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感情活动。

二、幼儿音乐教育在当代的表现

第一,“游戏精神”的缺失。目前学校开展的有关幼儿音乐教育的游戏中,游戏的情节、角色、规则等都是预先设置好的,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又会受到老师的干扰,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儿童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换言之,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儿童被“游戏”了。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游戏过程中的快乐被夸张或者被放大,没有给儿童—儿童没有感受音乐中美的时间,这也不利于幼儿音乐的学习。

第二,教育模式的“小学化”。现代意义下的幼儿音乐教育具有固定化的教育模式,常规的幼儿音乐学习模式就是组织孩子唱几首歌、模仿一些动物的声音、学习某样乐器的使用,而这些学习又带有机械性的重复,重复性会降低儿童的学习兴趣,抹杀儿童的创造力。这种模式化的教育把幼儿当作小学阶段的孩子来培养的方式,要求学习的“标准化”,对特定技巧的学习等都会降低儿童的学习兴趣。此类教育方式,导致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受到很大的阻碍和限制。另外,也忽视了幼儿在音乐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更加不利于幼儿建全人格的形成。

三、游戏与幼儿音乐的结合建议

第一,创造性。幼儿音乐教育应该给儿童提供一个音乐场所,让儿童置身其中,包括家庭、学校都可以为音乐的释放提供可能性。幼儿可以唱歌、玩一些音乐游戏和音乐欣赏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可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以后人生的良好品质和品德的形成也会有所帮助,另外对儿童认识周围世界、产生道德与美的体验也会有特殊作用。

如何创造一个相对来说能够释放儿童天性的学习场所,让儿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学习音乐和其他知识?1985年西沃·林德在瑞典创建了一个森林幼儿园,即“森林幼儿园模式”,在这个幼儿园里,真实的森林学习环境不仅让儿童回归大自然,利用森林资源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大自然中的各种叫声也会为儿童的音乐学习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这种学习方式也帮助儿童更快的树立起归属感。

第二,多样性。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儿童参与音乐过程、感知音乐的快感,在音乐过程中,儿童与音乐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交流。幼儿音乐教育的实施不仅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还要配合多种多样的内容为儿童提供多种选择性。例如,在具体的音乐学习过程中,可以把家长、社区都拉到幼儿音乐的氛围中去,让二者与儿童一起参与到音乐过程中。参与人员的增多,也会调动儿童音乐学习的积极和活跃性。另外,也要注重古老文化的重要性,一些民间的民歌或者不同地方的关于儿童的一些小调或者歌曲也都可以应用到当代的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去。

第三,参与性。幼儿的教育需要全民参与,基于儿童的年龄限制,参与过程中要带有“玩”的充分,同时,“玩”的意图还要强烈。这就从侧面确定了幼儿教育制度的制定需要政府的指导。中国相关的教育部门一直在倡导快乐教育、创新教育,目的是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向“以人为中心的教学”方向转移,注重了情感投入的教育方式。文化的接收程度与教育的实施方式有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民族众多,地域广泛,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各不相同,在内核上,文化是趋同的,但是文化的展示方式是不同的,那么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对于幼儿音乐教育来说,政府部门应该根据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平等的观念来探索音乐发展方式的多样性,为更多的儿童能够学习音乐提供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游戏说”在当代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从游戏和幼儿音乐教育之间的相似性作为切入点,并指出了幼儿音乐教育中出现的某些弊端,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限制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目的都是为了让儿童在游戏中释放天性,在“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猜你喜欢
儿童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