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中心小学 吕超颖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阻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国家教育部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据相关资料显示,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具体可以概括为:入学适应问题、学习疲劳问题、厌学与逃学问题、问题行为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步伐,因此对于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趋开放和多样化的社会,社会给予人们更多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自由。只要善于选择,勇于开拓、进取,每个人都可以有成功的机会。心理辅导就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显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质。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既是小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心理辅导与德育是教育体系中两个不同的部分,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品德素质在个体素质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个体各个方面素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品德素质的发展基础。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为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好的个人主观条件。
第一,案例身份:一年级,新入学的小学生。
第二,个案调查:小女生“蒙蒙”被妈妈打扮的十分可爱,十几个小辫子被一个压着一个地梳成两个小“羊角”,比动画片里的美羊羊好看多了,可这个小“美羊羊”每天对上学感到恐惧,有时候宁可被爸爸打也坚持一定要回家。
第一,个人因素:“蒙蒙”从小娇生惯养,倍受父母宠爱,习惯了大人都要听她的话。而且,“蒙蒙”一直在老家上幼儿园,父母为了让她接受较好教育特意安排他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在新的班级里没有一个认识的小朋友,让“蒙蒙”非常不适应。
第二,家庭因素:在家里父母习惯溺爱“蒙蒙”,当“蒙蒙”来到学校不愿上学时,母亲就会纵容,而父亲会打骂。父母对孩子教育简单、粗暴,与学校教育不协调。
第三,学校因素:在第一次学生被家长接走时教师与家长没有及时交流,纵容了这种行为。因为已经有了先例,对“蒙蒙”的行为规范和教育很难见效,难以改变其脾性。
第一,活动理念: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心理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们对集体的归属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以提高同学们活动的参与性。结合低年龄段小学生特点,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我是班级一员,我以班级为荣。
第二,活动目标: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 进行撕一撕、贴一贴、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通过使用自己喜欢的媒材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在艺术游戏过程中,同学、师生通过介绍我自己、找朋友等形式认识交流、增进情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观察力、动手操作力、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活动准备:教师用具:明信片、树干。学生用具:彩纸、胶棒、彩笔。
第四,活动过程。
一是制作准备: 欣赏名片,了解名片制作方法;教师示范树叶名片的制作方法。 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树叶小名片。名片上写有自己的姓名、性别、爱好。教师提示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甚至可以绘图。
二是游戏准备:制定游戏规则。
三是找朋友游戏:播放音乐《找朋友》,学生按座位次序传递自己的名片。音乐停后找到名片主人,进行“敬个礼”“握握手”成为好朋友的仪式。通过名片了解好朋友的姓名、性别、爱好。
四是小树叶抱妈妈游戏: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位小同学都是班级——这个“大树妈妈”的好孩子——“小树叶”,不管那一片树叶掉了、丢了,大树妈妈都会心疼、流泪。请小同学们把自己的树叶名片紧紧地贴在班级的大树干上。
组织多彩活动,创设交往氛围。在游戏的过程中,“蒙蒙”认识了新朋友,找到了和自己一样喜欢看《喜羊羊》的好伙伴。纠正人际交往中的怯懦心理、自卑心理倾向,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与人交往。
端正交往态度,学会正确交往。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发现其闪光点,经常当众表扬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
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向上、友爱、创新的班集体,让全班学生人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从总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存在的问题,继而通过解决个例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最后再解决小学生普遍具有的典型问题。在辅导过程中,我了解到,要让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既离不开学校的帮助,又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进步。所以小学生心理辅导一定需要教师、家长的呵护与关爱,再结合学生自身的努力与变化,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了健康的心理,他们才能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