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技师学院 范宝华
随着北京市经济飞速的发展,大型建筑设施、配套设施的健全,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在北京市市政规划各个环节上凸显出来。随之显现的是供配电人才的紧缺。北京银杰供电民用电有限公司是与我校合作完成供电人才培训、招聘、分配工作等合作办学单位。近几年,银杰电力公司从我校吸取的供电学生分配年年都是100%分配率,从而说明市场对供电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随着供电人才招聘的日益红火,也出现了一些学校毕业生质量不高、鱼目混杂,为企业增加了额外的负担,这需要学校在培养高压供电人才方面需要加大力气,只有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高质量供电人才才能弥补目前供电人才短缺的现状。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铺垫出了一条道路,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才是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高压供电人才的必由之路。
自从一体化教学的介入,大大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不再仅仅是理论讲解,学生也不再是简单的听听理论知识了,工学结合的模式在教学中逐渐替代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要求,在校教师的压力、工作量大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教师,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苦练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水平,能做到理论与实操互补。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一体化课程教学准备项目较多,授课计划、教案、教学设施器材耗材情况、这些都是必须的,另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就是要进行学情分析。同时,教材也是一体化课程中重要的环节,本任务使用学材是我本人主编的《高压供电设备的检测与维修》工作页,相比于传统的课程,工学结合课程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编写工作页时我认真进行了维修企业的相关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且组织召开了多次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具体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其中主要参考了张颖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厂供配电技术》。
高压供电设备的检测与维修课程主要设置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高压开关设备的识别与选用、高压开关设备的检测与维修、计量一次、二次设备的维修与检测,针对这三个学习任务, 首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任务讨论和规划,在任务规划中进行小组人员分配布置具体工作内容。带领学生针对每个任务的特色情况进行下场实际参观、调研,组织学生与现场技术人员和工人座谈交流,学习任务中规定的实践操作项目,为回校完成实际任务做好实践基础。回校后,按小组为单位,组织各小组进行学习任务的具体实施操作。
在本课程一体化教学中主要采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执行与组织,其中小组长的作用很重要,组长在其中要安排组员按步骤完成具体任务的实施,小组长的作用非常像现场企业的班组长职能,任务的决策要求必须正确、分工明确、具体化、细致化等。在教学环境中主要设置了以下几处区域环境:工具材料区、集中教学区、网络查询区、资料区、作品展示区。学生的任务执行环境主要在以下区域中进行实习。教师讲课在集中教学区对学生进行理论化授课和重点问题分析讲解,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内容讨论中可以利用网络、书籍等不同方式查找资料,完成教师交给的作业及任务。
高压供电设备检测与维修一体化课程任务实施,采取有浅入深、工学结合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体的工作过程模式进行。目前教学实训间可以满足40-50人集训,分成10各小组,每个小组4-5名学生,进行教学组织。在工学结合课程中,工和学是高度融合的,学生通过完成工作的过程,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在学生工作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只要不是引发安全事故和严重损坏设备情况,不要干预学生工作过程,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且要允许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这是学生成长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二是在教学资源相对有限而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协调各个小组的工作节奏,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整性。
高压供电设备检测与维修一体化课程任务检查中,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细致挖掘,认真完成任务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隔离开关是否合到位,高压断路器闭合后是否听到轰鸣声,分闸弹簧是否拉伸等,要求学生必须对操作要点明确。另外,在进行SN-10少油断路器拆卸与安装任务的操作中,检查好所有元器件的完整性,不能出现丢元件、多元件的事情发生,工具码放必须整齐、公整,不能损坏工具等,任务检查的项目很多,主要要抓细节。
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适时的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小组成员沟通、讨论、信息查询,研究完成工作的计划——教师进行指导,予以点评,小组决策后,分工进行准备——利用尝试法进行任务实施,工作中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在工作页中,及时调控工作质量——在规定时间内,各组完成任务后,检查、清理桌面、归还工具后,回到教室完成工作页及评价表。
综上所述,高压供电设备检测与维修是一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重要的课程。如何使学生尽快、更容易的掌握这门课程的内涵和学习方法。是该课程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对该门课程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