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红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民族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
王自红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由于民族院校就业指导起步较晚,其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学校发展亟需解决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拟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通过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现状的分析,提出建设途径和保障措施,希冀为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民族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保障措施
民族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民族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当下民族院校的就业指导还处于起步阶段,就业指导层次和水平与其它内地高校有着很大的差距,就业指导工作还不能承担起社会发展所赋予的使命。而地处边远民族地区的四川民族学院又是一所在2009年才升格的新兴本科院校,软硬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加之,近年来普遍实施的扩招计划,致使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与日益严峻的“就业难”矛盾日渐凸显,已成为制约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就业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学院至今还没有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教师,仅有少数兼职教师从事此项工作,远不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每所高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与应届毕业生配备必须达到1∶500的比例要求。由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只能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进行就业政策法规、信息、求职技巧等应急性指导,无法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难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二)师资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不稳定
学院现在的人事制度上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的编制,多数系部的就业指导师资主要是一些系部相关领导、辅导员或班主任兼任,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个别系部从考虑教师学期教学工作量的均衡的角度出发,临时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技巧》课指导教师和“实习”(“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使整个队伍不稳定。这些指导教师的身份并不固定,而是会根据每学期教学实际情况有所变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受过相关专业训练和系统的就业指导教学培训,对就业指导知识(特别是应用性较强的内容)了解很少;专业领域的研究不足,缺乏相应教学经验,多照本宣科、教学质量不高,针对性和新颖性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三)师资队伍层次不一、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梯队发展模式
2004年甘孜州进行大中专教育资源整合,将甘孜州财经学校、甘孜州农业学校、甘孜州工业技术学校、甘孜州林业技术校并入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9年整合后的康定师专升格为四川民族学院(本科)。
整合前,各个学校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包分配,没有就业压力,不需要就业指导,更不需要就业指导教师。高校扩招和教育资源整合后,“统包统分”转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问题已成为学院发展的关键,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整合后的学院师资队伍由于学科知识背景复杂、专业性不强,大多数与就业指导密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不足;其中一些领导和老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 认为就业指导师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这些因素导致他们既不会主动分析市场动向、走访企业、了解目前当地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走势,也不会对毕业生进行相关指导,更不会把学生的学业、就业和学院的教育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
系部一些从事就业指导的兼职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毕业设计教师”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年轻教师,昨天还曾被指导找工作,今天就指导别人就业,对当地就业前景,就业指导内容、工作程序等毫无经验,缺乏应有的咨询能力和市场拓能力,仅限于浅层次的就业经验。加上,工作时间短,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针对性较差,所以不能有效开展就业指导。
个别系部虽然聘请了一些企事业单位从事的职业规划的专家或人力资源管理者为客座教授,仅仅是在临近学生毕业时邀请他们到学校来进行一些经验讲座、技巧讲解,并没有把他们引入自己的就业师资。
再有,学院少数几个具有就业指导师资格证的中青年教师,他们主要从事行政工作而脱离了教学实践,对学生个性和就业需求缺乏必要了解,不能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个性化指导。
由上可知,学院现有的就业师资层次不一、结构不合理,以兼职教师为主,缺少专职就业指导教师,没有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和具有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发展模式。
(一)深刻认识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2002年教育部强调:“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2004年周济部长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蔓延,众多国际化大公司纷纷裁员,众多中小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这将给本已举步维艰的就业市场以更加严厉的打击。在此新形势下,学院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必须深刻认识到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质量是关乎学院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素质深厚、知识面广、沟通交流能力强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并把它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学院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将教学师资队伍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一视同仁,使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所创新和突破,促进学院的发展和提升。
(二)科学组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途径
学院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师队伍的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热爱教育、乐于奉献、知识全面、有亲和力的高水平的相对稳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1.坚持以专职教师为主的原则,鼓励和要求教师通过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逐渐在推行校内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学院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的保证。
2.从现有师资情况看,多数教师适应不了就业指导的要求。本着边实践边培养的原则通过内“培”外“引”(聘)方式,长期聘请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人事部经理和人事管理部门、人才交流中心的干部为客座教师或顾问,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就业指导队伍。这些人不仅经常与应聘人员或用人单位接触,熟悉各行业对人才选聘的要求,而且有丰富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的指导能力。他们的参与和加入,可以优化队伍结构,弥补专职教师市场信息滞后的不足,内外结合、优势互补。
3.从辅导员、班主任中发掘热爱此项工作并有一定业务素质和发展潜力的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优势,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在实践中,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和完善以专职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校外专家为辅的有效、合理的师资队伍。
(三)严格标准、精心选拔,建立和完善合理考核、评价制度
学院应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师德高”的标准,通过“高进、严管、精育、优出” 来选拔和聘任那些有奉献精神、热爱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协作,责任心强、依法执教和开拓创新意识的教师,以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从而确保就业工作的公正、公平。结合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成绩和指导水平,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各种评比挂钩,形成激励制度、规范管理。
(四)加强培养和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素质关系着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好坏,而专业的就业指导师不仅要有充分的相关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个人表达能力,还要深入了解宏观的经济形势和微观的行业信息及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才能提高就业指导课的质量、就业率,增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但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很难达到理想的工作目标。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学院要建立合理的师资配置,制定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方案:
1.开展系统性培训。强大投入力度,邀请就业指导的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专题培训,讲解就业指导的相关知识技能,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职业技能培训。
2.加强与用人单位及社会的联系,鼓励专职教师定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等方式,掌握和使用相关测评量表与工具,积累实践经验,形成“一专多能”的特质。
3.让教师到不同企业去兼职锻炼,参与企业人事招聘实际过程,让他们身历其境,更加深刻地体会和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与其它高校的联系,定期组织考察、交流,开拓教师视野。
5.鼓励教师参加跨系统、跨行业的第二技术职务的评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多种就业、职业指导资格的专项学习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走“双证书”、“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突出特色,培养双语型就业指导教师
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民族院校,应立足民区、面向基层,以服务区域经济、特色产业为导向,在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学院的教育资源,培养藏、汉双语兼通,“双语型”就业指导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专职就业指导师的素质,还要熟悉和了解当地风俗人情、地方文化和现时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为满足藏区对具有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双语人才的“多行业、少批量”的需要,造就服务民族地区的高层次的实用人才奠定基础。有利于开展个性化的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六)整合利用资源,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组),形成就业指导团队合力
学院虽然目前具有专业背景的就业指导教师数量较少,但完全可以利用这有限的专业资源来培养一些半专业队伍。把一些愿意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如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分管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以及其他专业教师,让他们参与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旁听、课程研讨会等活动,有利于他们在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大环境中快速成长,进而承担各系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条件成熟时,学院应设立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领导的就业指导教研室(组),并设立就业专项基金,负责开展全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就业指导教研室(组)由学院有关领导、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组成,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制定就业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创建民族特色就业课程。充分发挥教研室(组)的团队力量,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民族地区潜在人才市场需求,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提出与时俱进的、合理的意见。加强该教研室师资与不同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更新教学内容,推广先进经验,为做好就业指导奠定基础。还应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作用,成立“职业与发展协会”社团,将就业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
(七)强化保障,落实就业指导师的待遇
学院在完善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将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列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从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实行制度化管理,以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高低标准评聘学院就业指导教师的职称,切实解决就业指导教师的晋升、职称问题。尊重教师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和事业留人。这样,就业指导教师们才能看到自己职业的发展方向,才会更有动力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也才能吸收更多优秀人才以充实和完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大力推进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稳步开展和提升。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事关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局,其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顺利实现这一工程的前提条件是拥有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稳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学院应立足实际,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把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放到整个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积极协调、开拓创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建立和完善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就业指导能力,推进学院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学院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1]丁丽娟.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李照清,吴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建设[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3]杨兰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1,(9).
[4] 王昕.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
[5]赵鹏飞.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7,(3) .
2095-4654(2015)02-0164-03
2014-11-26
G647.3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