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东
(昌吉学院,新疆昌吉 831100)
双钢琴手法在交响乐中的演绎与魅力
杨志东
(昌吉学院,新疆昌吉 831100)
双钢琴是交响乐演奏中的经典手法,也是彰显钢琴器乐深邃澄湛、优雅空灵的迷人音色与交响演奏恢宏磅礴、变换无尽的动人魅力的重要形式。认知了解双钢琴的演变历程与表现手法,也有益于掌握其具体演绎以及领略其感染力。基于双钢琴的演变历程以及技术手法,细致品赏双钢琴手法在弹奏技巧上的细节变换,多元解析其在交响乐演绎之中的独特魅力。
双钢琴;演绎手法;交响乐;艺术魅力
钢琴是西洋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演奏各种类型的交响乐曲时,钢琴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再配上各种乐曲和乐器,将会产生很强的听觉冲击力,此外声音也极富美感,能让听众从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演奏钢琴的手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双钢琴手法,它起源很早,演奏方式独特,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美感,所以在交响乐中常常会用到。双钢琴手法以琴键触碰挤压方式的调整呈现出迥异不同的音域效果,手掌手指与琴键之间的碰触又细化为挤压接触面积、按压拨弄频率和弹拨点动受力分布三个层面。双钢琴演奏的核心在于两位演奏者之间的默契配合,通过在以上三方面演奏要求上的相互配合、彼此呼应,才能真正凸显双钢琴演奏的鲜明魅力。认知了解双钢琴在交响乐中的演变历程,科学准确地分析挤压接触面积、按压拨弄频率和弹拨点动受力分布这三种演奏技法的细节,不仅可以明显深化双钢琴在交响乐表演中的点睛作用,还可以显著增强交响乐演奏的乐感层次,并充分提升双钢琴演绎的感染魅力。
在18世纪,交响乐开始普遍使用钢琴演奏,这有力地推动了双钢琴演奏技法的发展,尤其是在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其后继的李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名噪一时的钢琴大师对于双钢琴与交响乐如何结合的努力探索之下,双钢琴在交响乐之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而关键,且基于双钢琴演奏的手法也逐渐被固定下来,简而言之,分别是“面积法”、“受力法”以及“频度法”,这三种演奏技巧分别是在挤压接触面积、按压拨弄频率以及弹拨点动受力分布而实现双钢琴的多重变化的,这对于衬托点缀交响乐这一综合音乐演绎形式的层次感、表现力以及感染度尤为突出。
首先是“琴键面积演奏法”,该演奏技法主要通过演奏者在指尖、手指、手掌和琴键触碰面积的大小的变动来调整音色,因为以黑白为主色调的琴键是长方体,因此,当手指和手掌触碰琴键的时候,会由于触碰面和触碰力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音色。一般来说,小调独声的变奏曲经常使用此演奏方法,原因在于,如果音色一样,音准不一样的话,触碰面积的变动往往能够产生最佳的音准,更能凸显清澈灵动的点缀效果,譬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以及贝多芬的《迪阿贝利主题变奏曲》都采用了双钢琴的四手联弹来表现乐曲主题。
第二种是“手指手掌受力法”,该演奏技法是借助手掌、手指挤压点弄琴键的力度的变化来调整音准,当力度大时,声音就非常清晰响亮,如果力度小,就极富细腻琐碎之感,对于那些曲调峰回路转、感情色彩浓重的协奏曲来说,最为适用,常常能产生悠扬低缓的升华效果,譬如李斯特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钢琴协奏曲》都着重强调了指法的受力调整,继而实现双钢琴弹奏下的各种轻缓婉转的音色与其他交响乐乐器的音色呼应融合。
第三种是“综合频度法”,该演奏技法将以上两种演奏技法进行了有效地结合,充分发挥了两种技法的演奏优点,借助触碰面积和挤压力度的变化,能够形成清亮且细腻的音准,此演奏技法通常用于演奏那些难度大、内涵深的曲目,比如奏鸣曲、回旋曲。譬如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K448》以及肖邦的《C大调回旋曲》都是交响乐中较高难度的双钢琴演奏的经典之作。
(一)挤压接触面积:浑厚深邃、轻灵澄澈
当在交响曲演奏的最初阶段使用双钢琴时,这种技法最为常用。因为演奏者掌控音准的能力还不够,他们就尝试借助改变手掌和琴键的触碰面积来产生所想要的音效,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演奏大家莫扎特。
在莫扎特看来,手指和琴键的触碰面积的变动会改变音色,如果触碰面积大,音色厚重让人回味悠长,如果触碰面积小,音色就灵动轻盈,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的《小星星变奏曲》,此曲很好地展现了如何恰当地使用琴键面积法。该变奏曲的双钢琴版本使用了C小调、4/4和弦的精简模式,共有12节,在1-3节以独声演奏为主,听众在听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自己仿佛处于群星闪闪的夜空。借助手指的触碰和快速移动,木槌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敲击钢丝弦、回撤的动作,然后再使用相同的曲法来进行第二次演奏,这样能够确保触碰琴键的面积维持在0.5左右,进而营造出浩瀚夜空群星闪闪的场景,在4-10节,使用统一的1/8音符来营造出孩子们抬头看夜空,互相玩耍的欢快场景,而要营造出这样的场景,需要持续不断地使用相同的力度来触碰琴键,这样的技法难度中等,但是必须要依靠内心来感知音符的接触面积。10-12节则采用了3个1/4音符加一个1/8音符的演奏手法,将浩瀚夜空的场景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
而在现阶段流行的交响乐组曲之中,使用此演奏技法的主要是独声小调。由于控制触碰面积的难度不大,并且每次触碰都能产生想要的效果,因此对那些以1/16音符为主要音符的变奏曲和协奏曲来说,使用双钢琴能够让交响乐极富立体感。
(二)弹拨受力分布:跌宕宛转,跳跃纷呈
此技法是借助手掌、手指挤压琴键的力度的变动来调整音准的,主要用于曲调峰回路转、感情色彩浓郁的双钢琴版的奏鸣曲和协奏曲。很多音乐大家都使用此技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贝多芬,他的《月光奏鸣曲》将此技法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接下来将以此曲为例来详细说明不同的力度怎样产生独特的音效。
《月光奏鸣曲》使用了G小调4/4和声,总共有3个部分。第1部分使用轻柔缓慢的4个1/8音符,再加上指尖的轻轻触碰,就能够让听众产生月光和水融为一体的感觉,进而营造出幽静神秘的氛围。在第2部分,指尖的触碰力度加大,营造出了月光随着水波浮动的场景。在第3部分,指肚和指尖的触碰力度不断地变动,特别是在高潮部分,高音数目竟达8个之多,这对指肚挤压琴键的力度和连续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将要结束时,指尖触碰琴键的力度减弱,甚至只是用手抚摸琴键,这很好地反映了月光在被水波打碎之后,又再次恢复原貌的清幽场面,这也反映了细腻情感趋于平静但是内心仍然激动的心理状态。在演奏《月光奏鸣曲》的过程中,背景音始终伴随左右,因此,当使用双钢琴演奏的时候,就能很好地利用3个1/8音符让听众产生缓慢且灵动的感觉。
(三)按压拨弄频率:变幻斑斓,感染无尽
此技法出现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早期,它将面积法和受力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但发挥了面积法在音效方面的优势,而且还发挥了受力法的优势,从而产生了厚重响亮和细腻灵动的双重效果。此技法对于那些演奏难度大,内涵深的曲目来说非常适用。音乐大家李斯特、肖邦就非常喜爱这种演奏方式,尤其是肖邦不但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还亲身实践,创作了大量的曲目,有力地表现了综合频度法的艺术特性和魅力。
在众多交响曲中,《C大调回旋曲》最具代表性,它很好地诠释了综合频度法。此曲目使用了罕见的四三拍,共有3个部分。
第1部分侧重于展现双钢琴的指尖触碰面积和触碰力度,演奏者在这一部分指法轻柔且有力,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在演奏时仅用1/3手指来触碰琴键,并且触碰的力度减弱;在第2部分,肖邦充分展现了频率触碰的技法,他使用16个分段的1/16音符,将手指和琴键的触碰频度控制在0.25秒;在第3部分,乐曲则又重新变得忧伤沉闷,随后借助频度的变化,营造出了轻柔且深沉的场景,这和同种类型的交响乐曲的音色有很大的不同。
双钢琴对交响乐来说至关重要,不但能够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还能够提升交响乐的艺术表现力。使用双钢琴的各种演奏技法,诠释双钢琴的艺术内涵,增强其艺术感召力,这样能够促进交响乐更加多元化,更具内涵性。
[1]李晶.分二为一:双钢琴演奏的不懈追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3).
[2]赟赵韵.论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的双钢琴奏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陈家贝.双钢琴演奏艺术初探[J].科技信息,2012(24).
[4]朱静.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KV.448的音乐艺术性[J].都市家教,2013(3).
(责任编辑:张新玲)
An Interpretation of Dual Piano Technique and its Charm in Symphony
YANG Zhidong
(Xinjiagn Changji College, Changji, XinJiang 831100)
Dual piano play is the classic device to play symphony and the important form to bring out the profound, elegant, grand, majestic and changeable charm of pian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expression means is conducive to the mastery of playing it and appreciation of its charm.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volution and techniques of dual piano, has a close appreciation of the detailed changes in playing and a multi interpretation of the unique charm in symphony.
dual piano; playing techniques; symphony; artistic charm
J624
A
1009-8135(2015)01-0135-02
2014-11-02
杨志东(1979-),男,新疆昌吉人,昌吉学院助教,主要研究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