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曦,雷 艳,冷明英,谢 韬
(成都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83)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功能障碍。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1]。SCI可部分或完全阻断大脑与身体其他器官的联系,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2]。因此,对其功能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现对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做以下综述。
脊髓损伤后1~2个月之内是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关键时期,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有重大影响[3]。早期康复护理可创造损伤神经修复或代偿的条件,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弧在良好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4]。郝又国等[5]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在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等方面优于晚期康复患者(P<0.05),因此,应尽早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年龄(31.80±11.65)岁[6]。多为突然遭受意外伤害,并残留肢体功能障碍,造成长期病痛缠身、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必然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7]。脊髓损伤患者在受伤后7天内焦虑和抑郁情况最为严重,在此阶段应加强其心理护理,受伤后1个月至3个月,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逐渐减轻,患者能慢慢接受截瘫的现实[6]。卢桂霞[1]对72例脊髓损伤患者的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走出阴影,激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希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汪雪蓉等[8]研究显示,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其精神状态。因此,心理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钙质及维生素摄入,以保证康复所需,避免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9]。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增加钙质的摄入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0],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组织的修复能力[11]。
如果患者失去了主动活动功能,关节就易发生僵直或畸形、肌肉萎缩。因此,护理人员应让患者了解主动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康复训练[1]。
体位变换是脊髓损伤患者护理的一个重要问题:(1)患者应卧硬板床禁卧软床。(2)每2~4小时患者平衡翻身1次。术后1周开始床头抬高训练,逐渐抬高床头 15°、30°、45°至 60°,直至患者在床上坐起[3]。盛幼珍[12]研究显示,保持正确体位,不仅能够保持骨折部位的正常解剖结构,而且对于预防压疮、关节挛缩及痉挛的发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床上保持正确体位,避免造成关节挛缩、变形或肢体废用,必要时可应用护理技术给予支持和固定[13]。
根据患者病情进展调节关节屈曲与伸展幅度,应用下肢被动运动治疗仪(CPM机)进行下肢关节的屈伸运动,做上、下肢的全关节活动,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避免内收、内旋畸形[9]。从近端大关节至远端小关节全范围被动活动患肢关节,并由小到大进行数次各关节的屈伸或旋转活动,循序渐进,以达到最大生理活动范围[14]。伤后早期开始每日一次被动运动,能防止下肢浮肿的发生或使浮肿迅速消散[12]。四肢瘫患者肩关节的保护尤为重要,防止肩关节下垂和外翻,可减少后期发生关节挛缩和疼痛[15]。下肢髋关节屈曲时同时外展,不得超过45°。膝关节伸展要缓慢,髋关节内旋、外旋要在髋关节、膝关节屈曲90°时进行。如患者下段胸椎或腰椎骨折,做屈膝屈髋动作时,勿使腰椎活动[16]。
运用吊索、滑轮等器械帮助患者锻炼[13]。患者不能自己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时,可施加外力辅助完成。肌力在Ⅲ级以上的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和肢体位置,以肌肉主动收缩的形式完成动作,不施外力和阻力。肌力变弱,但检查在Ⅲ级以上者,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除抗重力外,还需克服外加阻力,完成全范围的关节活动[17]。电针治疗、双下肢肌肉舒缩运动、四肢肌肉的向心性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力、防止肌肉萎缩[9]。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上肢以主动锻炼为主,提高上肢及躯干肌力,以带动下肢运动。教会患者床上翻身方法,并进行起坐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助力运动或抗阻训练,随着肌力的增强,注意加强患者的耐力训练[18]。电刺激带动肌肉跳动,对维持和增加肌力有一定作用[19-20]。叶超群等[21]研究显示,联合水中步行及常规康复训练较单纯常规康复疗法能更好地增强脊髓损伤患者的肌力、步行能力及机体耐力,并缓解其痉挛(P<0.05)。
首先锻炼患者在坐位时保持平衡,然后锻炼取物、左右摆动等简单动作,以达到平衡的目的[13]。可采用起坐平衡训练护理,让患者用双手在身体两侧支撑训练椅进行自我支撑坐位训练,尽可能保持身体直立,然后逐步训练患者抬起一侧上肢,只用一侧支撑,直到能抬起双上肢不需支撑为止[14]。
包括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体位排痰训练等。采用吹气球和吹气泡训练来增加肺活量,同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来保持呼吸道通畅[3,22]。
除了损伤部位极高者之外,所有伤者都应学习穿衣动作,而四肢瘫者还必须学习进食、饮水、梳头、刷牙、洗脸和剃须等日常生活自理动作。如颈椎C4损伤者学习翻书、打字、画画等,颈椎C5损伤者进行进食、打字、翻书等练习,颈椎C6损伤者学习进食动作。鼓励患者主动活动,进行精细运动、技巧性运动和神经系统协调性训练,加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9]。
垫上功能性动作包括垫上支撑,利用吊环进行坐起和躺下训练。这些训练对提高伤者的日常生活运动能力十分重要[17]。
缓慢抬高床头使患者坐起,完成训练[12]。在进行坐位平衡训练时,首先要防止患者在训练中发生跌倒等意外事件,注意检查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其次是训练方法的选择要由易到难,并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训练方法加以调整[23]。
除少数低位截瘫者外,轮椅将是大多数脊髓损伤者的代步工具,且多数人需终身坐轮椅,因此对截瘫者进行轮椅训练是十分必要的[17]。患者术后两周开始轮椅推行训练,第四周开始轮椅技巧训练,第六周可实现独立乘坐轮椅[3]。金宁等[24]研究显示,轮椅篮球训练中快速驱动轮椅跑动对上肢和躯干的力量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正确使用轮椅可以使患者独立进行日常活动,能降低患者对卧床的恐惧[15]。
站立和步行是截瘫者最大的愿望,站立训练宜在伤后或术后1个月左右开始[16]。此阶段的站立可使用平行杠进行,双手抓住平行杠,身体向上伸展,双脚承重后伸[17]。四肢瘫患者可由治疗师帮助进行,首先在轮椅上支撑移动,双臂抱住治疗师的颈部,下颌搭在治疗师的肩部以保持稳定,同时进行站立平衡训练,为步行训练打下基础[14]。盛幼珍[12]研究认为,可在斜板上进行直立训练。站立训练宜在伤后或术后3周开始,下肢应穿弹力长袜以预防水肿,在不站立时应抬高下肢并按摩[13]。
站立步行可以防止下肢关节挛缩,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促进血液循环。颈椎C2~C4损伤是不能步行的,C5~C7损伤只能利用平行杠站立,而颈椎C8至胸椎T5损伤可扶平行杠步行,胸椎T6~T9损伤可用拐杖步行,胸椎T10及以下损伤具有功能性步行能力。根据截瘫水平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支具固定各关节,利用平行杠进行四点步法训练,待患者的平衡和控制能力得到改善后,再进行扶拐步行训练,以后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如上下楼梯、卧倒起立等动作。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碰伤[14]。功能性步行可通过训练达到行走功能,如不全瘫患者可借助辅助工具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行走功能[3]。
优质护理服务更加强调整体性、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强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尽可能达到最佳状态,以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保持一种健康乐观的心态,以此使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术后并发症。陈桃丽[25]对40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研究表明,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脊髓损伤患者在发病后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痛苦,而且由于患者运动、生活能力受到限制,所以往往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术后优质护理服务在使患者感受到舒适的同时还可缓解心理紧张,树立应对困难的信心,促进了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脊髓的康复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心理、营养及功能训练同时进行,其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康复都需要护理人员精心护理以及患者积极配合。因此,护理训练方法尤为重要,一个正确合理的训练方法有助于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早日康复。
[1]卢桂霞.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J].中外医疗,2011,30(18):150.
[2]黄美丽,陈梅兰,翁春妹.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7(5):54-56.
[3]王新华,郭冬梅.27例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5):645-646.
[4]陈爱群.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护理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4):505-506.
[5]郝又国,陆伟伟,施海燕,等.心理康复介入时机对脊柱骨折所致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8):768-770.
[6]李晓莲.50例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支持情况调查[J].护理学报,2014(5):40-42.
[7]陈莉莉,蔡洁,王红.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2,19(22):35-38.
[8]汪雪蓉,吴荔军,王茜,等.心理护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126-127.
[9]张丹,杨品,徐莉莉.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康复护理[J].沈阳部队医药,2012,25(2):137-138.
[10]赵丹.38 例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10):278.
[11]罗梅琴,张丽丽.6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11):314-315.
[12]盛幼珍.脊髓损伤的阶段康复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12):1139-1140.
[13]张亚丽.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21(4):293.
[14]唐美崇.脊柱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J].蛇志,2012,24(1):84-85.
[15]陈秀玉,陈文冰,陈美生.脊髓损伤后病人的康复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2):108-110.
[16]沃云飞,陈明霞,林东秀.脊髓损伤致瘫痪103例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5,27(2):166.
[17]周光霞.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5-46.
[18]王俊.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期的康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5):5-6.
[19]高小溪,张恩达,韩国刚.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1):37-38.
[20]刘桂新.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4):513.
[21]叶超群,纪树荣,孟伶.水中步行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4):221-223.
[22]古菁,黄怀.早期康复训练对颈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2,40(5):22-24.
[23]魏则成,常华.脊髓损伤患者的坐位平衡训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2):74-75.
[24]金宁,纪树荣,孙传娥,等.轮椅篮球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7,7(6):264-265.
[25]陈桃丽.优质护理服务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1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