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军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课程是促进学生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形成的主要载体,课程质量是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而课程评价则是提高课程质量的核心环节。因此,正确认识课程评价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的基本现状并探寻其未来发展趋势,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并很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课程评价是指在一定价值取向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的质量标准和程序,由校内外组织机构对课程相关问题或特点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为提高课程质量提供意见和建议的过程[1]。课程评价在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主要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普遍缺乏创新性,与社会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高职课程内容还保留很多学科体系的痕迹,侧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能培养体系。通过课程评价,可以促使高职院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从而推动以行动导向为范式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学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手段,师生是以课程为中介而展开教学活动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特点,尤其是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更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内核和特色部分。由于我国不少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存在着理念滞后、经费不足、条件不完备、“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导致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足或落实不到位,从而无法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约束和激励作用,有利于规范高职院校的教学行为,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既是高职教育类型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课程评价,可以了解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市场需求、课程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实践是否真正实现了有效对接,从而促使高职院校密切跟踪就业市场、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等最新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目标与内容,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国对课程评价的关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国家在职教领域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一系列政策,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对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相关行业组织、企业单位也以参与者和评价者的身份加入到高职课程评价队伍当中。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在借鉴国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了适合基本国情、符合现代职教理念的课程评价体系。一是在课程评价模式上,已从初始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转向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复合评价模式;二是课程评价方法更为丰富,主要包括行动导向教学评价、演示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发展性评价等[2];三是课程评价机制有局部创新突破,比如湖南省在2010年12月正式启动了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考工作,在此背景下,湖南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尝试院级课程技能抽考试点,以此作为创新课程评价机制的切入点,并取得了明显的初步成效。
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意识是人们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1]。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长期受到苏联“大教学论”观念的影响,课程局限在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的狭窄范围内,仅是教学的一个下位概念,有人甚至仅仅理解为“某一具体学科”这一狭义的课程含义,而忽略学科之外的诸多与课程有关的因素。很多教师只有教学观念没有课程意识,把课程评价等同于教学评价,只开展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而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如课程标准、实施过程及配套条件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由于这种不全面的课程意识,导致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只注重总结性评价,而很少进行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分上比较模糊,未能凸显职业教育的行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首先,有不少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直接借用普通教育的评价方式及体系;其次,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某一部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但整体性特色不够突出;再次,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提出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观点及应用策略,但策略与课程评价的实施呈二元分离状态,观点未能落实于实际课程,从而导致评价实践反馈欠缺,职业教育特色的立足点略显空洞[2]。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主体主要还是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主,而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事实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价活动带有一定的行政性和强制性,对不同学校、专业和课程采用的评价指标过于雷同,很难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和公平性,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主观、片面或“一刀切”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实际效果。
同时,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在校学习方式,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将进入企业见习、实训、实习等,而对于这些实践性课程,仅仅依靠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是无法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因此,如何创新课程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评价的积极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目前,我国课程评价正处于借鉴国外经验、逐步走向本土化建构的过渡阶段,因而课程评价体系的规范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拓展课等课程评价的权重划分不够清晰。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权重模糊导致过程性评价定位偏失,进而使得评价在课程之间的动态性不能体现。二是现有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标准过于宽泛,评价体系的规范性、细致度不足,从而使得课程评价未能发力于实处,可操作性略显不足。
同时,现行的高职课程评价方式仍然偏重总结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还有不少课程采用应试教育的考核方法,期末成绩的评价在整个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这种课程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无法做到全面考核,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不能很好地检测教学效果,且降低了评价的信效度。
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它与产业、行业和企业等各方面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高职院校课程的培养目标、结构、内容及评价模式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职业岗位、技术标准变化的最新需求来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而调整优化的依据就是通过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因此,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绝非课程系统中在某个阶段或某个环节进行的行为,而应该是课程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应主要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等方面深入推进。
为保证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的公正、全面、准确和高效,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课程评价必须是多元化、多角度的。当前,高职院校应着力改变过去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的现象,通过创新评价机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深度参与课程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构建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多方联动的课程评价体系,广泛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同时,还要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建立第三方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体现高职教育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诉求,有利于促进课程与职业岗位标准的深度对接,有利于促进课程评价由封闭走向开放,始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充满活力。
高职院校应树立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课程评价的教育、激励、约束和导向功能,全面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经验,激发学习者各方面的潜能[3]。因此,课程评价不仅要注重对知识、技能的评价,还应注重对态度、情感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对学生职业技能、态度和知识的多重考核,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个人及团队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此促进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进步。在制订专业课程评价标准时,应以相关专业学生初次就业岗位所对应的核心技能要求为主要依据,在建立专业课程考试题库时,应以从行业、企业调研获取的技术文献、图片、案例、产品等资源为主要载体,并参照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来组织开发设计。另外,课程评价应覆盖尽可能多的相关能力要素,包括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和对课程自身质量的评价,并将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
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的方法应体现多样性,要摒弃传统的以笔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积极推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4]。要认真做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等单项评价,同时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要结合不同课程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笔试、口试、访谈、观测、实操、调研等多种评价方法;要逐步建立以学生作品为导向的课程质量评价制度,学生作品呈现的载体可以是各种论文、方案、调研报告或实训实习报告等,学生作品呈现的形式可以是纸质作品、电子作品或实物作品等。同时,要努力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积极广泛地采用现代化、信息化评价手段,不断提高课程评价效率。通过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意识,努力推动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秦澎,朱德全.新时期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走向[J].职教论坛,2011(15):62-65.
[3]王芳亮,道靖.人文理念视阈下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践策略[J].教育探索,2012(4):74-76.
[4]童幸生,刘义.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多元化探索[J].教育探索,2011(7):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