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自律和他律

2015-03-18 21:55:33文/况
传媒 2015年9期
关键词:自律受众微信

文/况 扬 江 婕

论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自律和他律

文/况 扬 江 婕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如何失去自律,导致行为失范,并探讨了媒体坚持自律与他律的重要性。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的涌现给受众提供了平等的信息传播平台,借助新媒体平台,受众获得信息传播的自由,接着论述这种自由带来的信息传播问题,最后指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自律、社会及法律的监管极其重要。

新媒体 平等 自由 媒体自律

20年前,我国与国际互联网实现全面连接,20年后,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毫不为过。手机、移动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在快速深入并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互联网影响下,无论是出生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移民”, 还是诞生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网络土著居民”,都在适应、融合、影响并改变着这个环境。

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平等

传统媒体环境中,信息流动是单向地从中心向外辐射,只有少量的权威话语发声。随着互联网技术铺天盖地闯入传统媒体的领地,这种状况已被完全转变。以2009年8月上线的新浪微博为例,其也是目前中国用户数最大的微博产品,新浪微博的口号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根据新浪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新浪微博用户达到5.365亿,同比增长65.5%;2013年9月,活跃用户达到6020万,一年半时间增长几乎翻番。时至今日,受众对微博的热度逐渐降低,微博空间的原创内容迅速减少。2014年7月,腾讯撤消了微博事业部,并且不再做更新,只维持其基本运转,腾讯微博事业部的骨干大多已被调走。2014年11月,网易微博迁移,新浪微博连续亏损,58.8%的新浪微博账户从2014年1月3日开始再没有发布过微博。2010年1月,腾讯公司发布了即时通讯类APP——微信,其具有高效便捷的异步语音传输模式,微信用户的好友以QQ联系人和手机通讯录为主,这种关联使微信用户数量呈井喷式增长,截至2013年11月其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拥有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如潮水一般涌入微信。目前,微信从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

当然,无论是曾经辉煌的微博,还是今日流行的微信,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大众媒体“高、大、上”的形象。话语的传播不再是从上至下,而是形成从公民到公民、从公民到政府、从政府到公民的多维方式。新媒体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也带来了话语平等的革命。每一个人都是互联网上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都能够通过媒体来表达自己的声音,信息的流动变成了拓扑结构,每个人都成为拓扑结构中的某一个节点,信息在各个节点之间传播和流动。大众传媒的一统天下成为历史,从上至下的单向度的传播模式转变成扁平化平台式的信息流动。

二、平等中获得自由

平等的信息流动带来宽松自由的媒体环境。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自由选择媒体形态、媒体内容,也自由创作媒体资源。受众可以为自己选择“意见领袖”和“把关人”,或自己充当这个角色,甚至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这种当家作主的美好感觉让受众感到获得新生,自由个性顿时大放光彩。因此,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民众不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选取信息和渠道。用户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这是新媒体带来的社会进步。过去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迅速转变成主动的“信息制造者”和“信息传播者”,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大众一下子走到了镜头和话筒面前,信息传播不再沿着媒体所设定的方向传播,而是通过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实现“病毒式传播”。

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替代传统大众传媒的“大型超市”——综合性网站,它们扮演着过去电视、报纸的大众传媒角色,也有新媒体环境下诞生的“私人定制”和“便捷店”。平等自由的新媒体环境激发受众使用各种媒体进行文字、音频、视频资源的创作和转载,同时,受众在各种BBS、QQ空间、微博、微信中,对他人的信息进行访问、跟帖、点赞、留言、转载,这种自由的表达和互动是新媒体环境的文化特性,有效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并且能够通过深度的互动,实现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高信息的价值。

三、自由下失去自律

受众在获得信息传播的自由的同时,也越来越体会到这种自由下伴随而来的信息传播问题,媒体缺少自我管理能力和法律监督,行为失去自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传播虚假信息。新媒体为了吸引受众注意,故意制造虚假新闻。例如,微博达人可以花钱请“水军”来增加名气,进而扩大影响力,向关注者发布虚假信息。同样,微信平台成为谣言聚集地,有些谣言看似科学,实际却是毫无根据的养生治病信息,其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比如,2014年10月1日,丁香园微信公众号“丁丁”突然发布一篇檄文,公开对腾讯开火,炮轰微信公众号中存在大量虚假涉医信息,且即使投诉也得不到处理,而丁香园根据骨科专业权威杂志《Spine》一篇文献编译的纯科普文章,却因为举报人数太多而被微信“秒删”。科学权威的意见领袖的声音被互联网中的嘈杂声所掩盖,打着“真善美”旗帜的微信账号却可能是个“狼外婆”。

2.污言秽语的评论。新媒体倡导的理念是言论自由,但是言论自由不能表述无边界,在互联网平台口无遮拦,传播低俗脏话,随意抨击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健康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受众的身心健康,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3.朋友圈中的信息噪声。新媒体信息流中充斥着各种广告营销信息,当加微信像递名片一样成为社交流行,朋友圈中的“好友”每天上传的大量信息逐渐成为用户的负担。用户每天都被动地被宣传被告知各种不相关的信息,从广告营销到某某在哪里点了一份蛋糕,从世界动荡到某某邻居的狗和猫打架……新媒体带给受众自由的言论空间,但是当受众对发声渠道的热衷已经开始破坏我们安静的清晨,破碎我们完整的工作学习时间,强势进入我们的眼睛和大脑,我们开始感到新媒体传播并不如想象的那么让人轻松愉悦。

四、新媒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自律与他律

新媒体的健康发展需要媒体的自律和用户的自律。新媒体时代,新的呼声出现,“内容至上”被“渠道才是王道”所取代。而实际上,只注重渠道建设,忽略内容的监管只会越发助长虚假信息、低俗信息和各种流言谣言的传播。传播内容作为媒体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其质量的优良仍然直接决定大众媒体的地位和价值。媒体应坚守本色,将新闻内容做好、做精、做深,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而每一位新媒体用户,也需要承担信息传播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维护信息的真实客观,自觉抵制低俗、暴力、虚假信息的制造和传播。无论是专业媒体还是普通用户,在传播信息时都要尊重事实,传播真实可靠的信息,建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力。

新媒体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大众的监督和法律的监管。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权威的声音往往被虚假声音掩盖,科学的信息也常常被误解歪曲,谬论被当做真理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何保证科学公正的真理被广泛接受,避免虚假错误信息被公开传播?这不仅需要媒体的专业自律,媒体用户的自觉自爱,还需要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信息传播的安全。

[1]媒体微博运营研究项目组.2013年中国媒体微博影响力报告[J].传媒杂志,2014(4).

[2]陈洪波.新媒体对社会文化形成的作用及重构路径[J].传媒杂志,2014(9).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自律受众微信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自律成就美好
海峡姐妹(2019年10期)2019-11-23 08:20:28
知耻自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微信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以他律促自律
公民与法治(2016年9期)2016-05-17 04:12:0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