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暄,卜慧芬
(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主要指的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利用大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挖掘并引导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内在潜能,达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从理论意义上来看,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以社会本位思想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它的提出方式主要是基于从上而下、由主体到客体的思维模式,其主要缺陷是忽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发展的需求,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为出发点,由下至上、由客体到主体,强调大学生培养中个性化发展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有重要意义。
从实践意义上来看,第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培养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促成这个目标的实现,就要求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让学生学习、理解、把握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应重视将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纳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中,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培养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培养模式不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目标,而且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个人全面素质的提升,这种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心理需求,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实际采取特定的教育教学方式,解决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做到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政治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主观需求,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三,加强大学生思想理论课个性化培养能更好地为促进社会发展输送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只有让每个人得到自由和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因此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培养的模式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促进社会进步。
为把握当下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培养的现状,笔者以泰州学院部分在校本科、专科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涵盖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十多个专业,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73份,回收率达93.3%。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对该课真正感兴趣的大学生人数偏少,大多数学生表示应对该课程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特别是认为该课程在提升个人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①对于“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吗”这个问题,有57.1%的学生选择了“一般”,选择“比较感兴趣”的占15.5%,选择“不感兴趣”的占19.7%,选择“毫无兴趣”的学生比例是7.7%。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这反映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不少问题,没有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课程。②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几门主要课程教学的态度来看,调查结果是有53.8%的学生选择了“缺乏与实践的结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占9.4%,认为“重视考试压抑个性发展”的占16.3%,选择“枯燥乏味”的占20.5%。③涉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76.4%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10.2%的学生认为“效果好”,另有13.4%的学生认为“效果差”。
结合以上统计数据并经分析发现,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度不够高,教学评价不太满意,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仍然拘泥于传统的理论化、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际需要,理论和实践脱节,这样的状况导致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形成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的恶性循环后果。
在调查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高校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推动学生的个人全面素质的提升是认可的,并且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挥,但在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所获得的与所期待的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①从“你希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到什么”这一调查结果来看,有37.5%的学生选择了“理论指导实践,看待问题更辩证严谨”,9.4%的学生选择“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41.5%的学生选择“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剩下11.6%的学生选择的是“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②对于是否认为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是重共性的教育,忽视学生思想、个性的发展这个问题的看法,有82.1%的学生选择了“是”,认为“不是”的仅占9.3%,另有8.6%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
由此可分析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能获得观念上的帮助,促进自身思想及个性发展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并没有受到重视、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探究如何确立并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①对“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个性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是11.9%的学生选择的是“课堂互动不足”,15.7%的学生选择“气氛不活跃”,选择“过分重视理论灌输方面”的学生占40.2%,另有32.2%的学生选择了“安排的实践活动太少”。②对“你认为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目标,目前思想政治课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一问题的认识,14.3%的学生认为应坚持“理论教学”,12.9%的学生认为应实施“讨论式教学”,17.1%的学生认为需要做到“课堂材料分析与案例教学结合”,51.2%的学生认为应“开展课外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选择“其他”的占4.5%。③对“是否认为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评价缺乏反映每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道德人格等方面实际情况的内容”的回答,66.3%的学生选择了“同意”,13.2%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20.5%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④从对“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进行评定的主要形式”这一问题的调查来看,选择“理论考试”的占49.4%,选择“日常行为表现”的占12.6%,选择“理论考试与行为考核相结合”的占36.3%,选择“其他”的占1.3%,选择“课程论文”的为0.5%。
结合以上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期待很高,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个性培养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说教,实践操作不足;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成绩评定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理论考试,不仅形式比较单一,且对日常行为表现的考核不够重视;高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评价不能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没有将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其道德人格和社会公德方面的发展现状联系起来进行评价。
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重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激发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活力,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目标。
[1]苏冰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培养大学生创造个性研究的调查报告——以佛山高校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