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纯,郑伦卉
(1.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2.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20)
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会计岗位操作技能与素养是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的重要保障。
《会计综合实训》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各个会计工作岗位上的综合操作与动手能力。该课程结构的设计一定要摒弃以往侧重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建立以“实训项目”为任务载体,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的“项目化”课程结构体系。所谓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是指“实训项目”的排列顺序基于会计基本工作过程之序。
会计基本工作过程的顺序是:①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办理相关的会计业务,如收付款业务、纳税业务等;③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填制各类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④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已建立好的账簿;⑤对账簿进行对账和结账;⑥根据结账的账簿数据编制会计报表;⑦在会计期末应对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报表等进行整理和归档;⑧根据会计核算信息进行财务分析、纳税筹划申报等会计管理工作。其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会计工作过程流程图
教学项目设计必须基于会计工作过程,根据会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及对应需要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将其分解转化为课程的多个不同的实训项目。设计的主要教学项目包括: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开设与登记账簿、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更正错账、编制各类会计报表等。通过这些项目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在会计工作过程中各个不同环节所需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过程并提高学生的整体实践操作能力。基于工作过程而设计的实训教学项目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能力本位的会计实训项目图
在教学时间上,根据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安排,第五学期主要开设以会计综合实训为主的专业课程,为了保证各项实训课程的集中性和连续性,第五学期教学计划按周进行教学时间分配。作为核心实训课程,其教学周为5周,其中前4周为校内实训教学,每日4课时,共80课时,第5周为校外顶岗实践周,共计40个课时。集中的教学时间分配不仅可以保证实训的连续性,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更容易使学生进入实训角色,更好地进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支撑基于会计工作过程实训项目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要素主要有:双师型师资队伍、科学合理的教学时间设计、一流的教学条件、适用的实训方式、科学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资源,以达到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
根据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要求,依托教材、会计专业实训手册等教学资料,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根据实训内容的不同主要有两种教学组织方式:(1)对于技能培训课程,如点钞、财务计算器应用等,一般遵循教—学—练—竞赛考核的教学过程,先由实训教师进行技能要领示范,学生在掌握要领后进行反复练习,并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总结,最后通过竞赛的形式划分等级、进行考核。(2)对于会计工作任务实训项目,教学组织过程为:①课前划分实训小组,布置实训任务;②小组根据实训标准、自主学习资料进行实训过程设计;③组织学生讨论其实训过程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④形成正确的实训方案;⑤学生按照实训方案进行实训;⑥教师对实训进行过程指导和标准规范;⑦完成实训任务;⑧考核:根据实训标准进行结果的考核,根据小组评价进行过程考核;⑨实训资料归档。
通过上述安排,科学设计了课程的实训项目,融会计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实训项目前后衔接得当,可使学生在实训中体验会计工作的过程、培养职业岗位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项目化”的课程结构,使教学过程围绕项目进行,使学生真正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
(1)案例教学法:采用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这种方法贯穿教学始终。所有实训项目都是由来自企业的会计人员与学校教师模拟企业经济业务以各种不同案例的形式进行设计,使学生身临其境,有效地培训其操作技能。
(2)情景教学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将课程与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融为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情景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技能。
(3)直观演示法:本课程侧重操作技能训练,所有操作项目均通过播放录像与教学课件,或者由教师在课堂直观演示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技巧。采取这种生动形象且寓教于乐的直观演示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还可以大大提高实训效果。
(4)角色扮演法:会计实务工作是由多人互相配合、相互牵制的,为了让学生体验各个会计岗位职责分工,无论是混岗实训还是分岗实训中,始终强调学生的实训角色,既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交流能力。
(1)实训软硬件资源。该课程要求采用手工模拟账务处理、财务软件信息化处理、电子录像视频演示和网络教学系统等进行仿真任务教学。其中,手工模拟账务处理操作配备各种仿真空白实训资料,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凭证封面、报表封面等;财务软件信息化处理以用友U8或金蝶K3最新财务软件为蓝本,同时通过用友ERP手工和电子沙盘全面把会计传统和现代工作流程有机结合起来,借助实训室和网络软硬件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多方位支持,从而提高学生手工和电算化会计实际动手能力。
(2)双师型师资队伍。由于会计岗位操作性强,要求教师既要具备全面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培养和教师自身学习与锻炼才能胜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引进或外聘企业长期从事会计实务操作的专业人员来承担。“走出去,请进来”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会计综合实训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之一。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化为主要形式,体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该课程的实施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该课程是基于会计工作过程,根据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来设计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以实训项目和目标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这样,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均与会计实际工作内容及过程高度一致,更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二,课堂与仿真职业环境的一体化。目前课程已完全实现了课堂与实训室、课堂与实习单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在仿真会计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会计专业现有的实训室分别为课程实训项目提供了仿真的、先进科学的职业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
第三,在教学程序上,贯彻工学结合的教学观,将“教与学”“学与做”“教与识”“识与做”进行紧密结合,而不只是将教学呆板地划分为“先教后学”的程序,根据不同项目任务的特点,真正贯彻并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做中学”等工学结合的教学观。
第四,在教学组织中,为了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不再遵循“同一内容教学一次”的传统教学观念,对于同一个实训内容,通过多种角度进行实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分岗位实训,安排学生分别进行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等单项目不同岗位实训,也可以在混岗综合实训之后再安排分岗实训,这样,通过不同的实训方式既可以使学生获得不同会计岗位和会计技能的职业体验,还能使学生在“做”中不断自主地“学”,进而牢固掌握职业技能。
第五,强调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之间的闭路循环关系。增加用人单位评价内容,通过过程+结果、小组+个人、校内+校外的评价,不断更新实训项目,改革教学模式。
[1]刘岳兰.高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会计之友,2010,(17).
[2]张梦梦.高职会计综合实训的设计与实施研究[J].经济视角,2012,(3).
[3]王桂芬.高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与设计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