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安全文化建设探索

2015-03-18 21:20:04姚晓峰赵东光孙振强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基层单位管理工作

□姚晓峰 赵东光 孙振强

一、军队院校安全文化建设要内化思想为本

基层安全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抓安全管理工作重在管人,管人的关键在于管住思想、抓住心理。在基层安全管理工作中就要紧紧盯住本单位人员思想这个总开关、心理这个总源头搞教育、做工作,培育“精神层”的安全文化。

(一)学好安全法规,搞好安全教育。基层单位要严格落实“条令日”制度,突出搞好《安全条例》、《预防犯罪工作条例》、《保密工作“十条禁令”》以及《武器装备操作规程》等安全条令法规知识的学习;注重利用网络、广播、电视以及板报、灯箱等加强安全法规的宣传;结合基层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安全教育,结合事故案件通报或倾向性问题整治及时进行警示教育,结合任务转换或季节变换随机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使所有人员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

(二)强化责任意识,组建责任网。要注重培养基层干部及骨干的安全责任意识,基层干部及骨干能够专注于身负的责任,自觉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基层单位还应将本单位安全责任逐级逐片分解,形成“安全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良好局面。上级对基层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上也要奖优罚劣、奖罚分明。

(三)要建安全心网。针对基层人员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的实际,要建立健全院有“心理咨询师”、系有“心理咨询员”、队有“心理预报员”三位一体的“心理疏导”网络,帮助基层官兵释放心理问题。在基层学员队开展心理课堂知识讲座和大范围进行军人心理行为训练,让广大基层官兵学懂心理常识,悟透心理特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操和上进的精神。

二、军队院校安全文化建设要外化行为为要

心动还需行动,将基层安全文化外化到行动上,是安全管理工作推进执行的主要方式和管理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基层安全文化的外化能够让基层所属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范,杜绝违章操作行为成最习惯的工作方式,从而形成“行为层”的基层安全文化。

(一)安全管理工作早预测早预防。针对基层人员基数大、教学任务重和教学种类多等实际情况,必须按照《安全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党支部工作条例》要求,在季节转换时定期分析安全形势和风险评估、结合阶段工作及时分析安全形势和风险评估、针对倾向问题随时分析安全形势和风险评估,并形成《安全形式分析及风险评估报告》向上级报告。要采取召开骨干会、个人思想汇报及个别谈心等形式,深入细致地调查摸底,切实把当前的安全态势研究明白、安全风险评判清楚,打好安全预防“主动仗”。

(二)安全管理工作多检查细排查。安全检查是事故隐患的“扫描仪”,基层是排除事故隐患的“战斗前线”。基层单位在安全隐患检查排查中要把这句话作为工作标准,一定要以最高要求做好“三查”。一是定期自查。基层单位每月必须“翻箱倒柜”地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梳理安全隐患,排查重点人员,查准薄弱环节。二是随机抽查。机关要根据基层的不同时期、不同工作阶段干部、学员、士兵的思想变化和任务重点,进行抽查和指导,并对抽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按照共性问题、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分层次进行整治,帮助基层提高安全工作效率。三是昼夜巡查。基层单位要科学建立本单位值班检查体系,严格落实查铺查哨制度,以干部查为主,骨干查为辅,对24小时固定值班执勤点进行规范,合理设置执勤部位,进一步明确警卫警戒职责,最大程度提高本单位管控重点目标的警戒标准,确保本单位时时、事事、人人都在管控之中。

三、军队院校安全文化建设要健全制度为根

制度落地生根,隐患无处藏身。完善的制度机制是基层安全文化的“制度层”文化,是基层单位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对所属人员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是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则和准绳。主要体现在:

(一)健全工作统筹制度。基层党支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把年度、季度、阶段、周期的各项工作和安全工作统一协调起来。各基层单位也要在涉及安全工作的一些边缘、交叉问题上在机关的引导和协调下,积极参与、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克服忙乱现象。要自觉做到同步筹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把安全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中,特别要把安全工作与教学训练、政治教育、处置突发事件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安全工作有序推进。

(二)健全安全责任机制。“千招万招,没有明确的责任都是虚招”。要按照能级管理原则,将安全工作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人和每台装备,真正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让一级放心。尤其是小远散直单位和外出执行训练试验任务的部队,要根据部队部署和人员构成情况,明确基层主官为第一责任人,保证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足够的安全管理领导力量。

四、军队院校安全文化建设要优化环境为上

良好的基层安全管理环境是基层安全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它还能将先进基层安全文化的所有优秀基因体现出来,是后来人学习的载体;它是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物质层”文化。

(一)安全文化基础设施齐全。先进的基层安全文化基础设施已不能仅限于建筑设施、标识旗帜、宣传标语,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投入,在维护好基层现有安全设施性能的基层上,给基层全面配备更先进、科技含量更高的安全警戒设备、人身防护装备和紧急救护用品。

(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方式要多样。要在内部报刊杂志上开辟安全工作专栏,鼓励基层单位踊跃投稿;在校园网开设安全工作网页,估计广大基层官兵献言献策等。安全教育也要加大投入,多采用广大基层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教育集会,要多采用参观见学、对外交流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

五、军队院校安全文化建设要寻求爆点为径

良好的基层安全文化如何融入到思想和行为中,在基层扎根并成燎原之势,关键途径在于寻求到引爆点,也就是所说切入点,再加以坚持和强化,最终在所有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形成好的趋势和优良的传统。

(一)树立标杆单位。机关在学员队和士兵基层单位中各选择一个单位作为标的物,根据其工作特点和人员素质差别,在不同阶段时期,机关和基层共同搜集资料,研究最佳安全管理教育模式,以基层为主导,机关做监控,在所选择单位开展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再不断修改完善,制定规范标准,以此在学院树立安全管理的标杆基层单位,先在一个基层单位形成先进安全文化。其它基层单位在学习标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时,可结合自身实际,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模式,让先进安全文化在全院所有基层单位中扎根成长,提升学院安全管理水平。

(二)抓典型事件治理。机关通过调查,选择在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某件普遍存在管理杂乱无章、效果标准不高的典型事件,通过与基层共同调研,搜集资料,并向其他单位学习借鉴,形成一套针对性较强、便于在基层开展落实的治理方案和工作方法,学院可将此典型事件的治理过程作为SOP——标准操作程序,各基层单位可参照标准带动其它安全管理工作整治的开展,由此形成一套SOP。各基层单位就可以以此SOP为参照,做好其他安全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基层单位管理工作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治淮(2022年2期)2022-04-01 05:30:18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50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治淮(2019年2期)2019-03-15 01:07:36
基层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
兰台内外(2017年5期)2017-06-06 02:24:14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