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5-03-18 12:04黄振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素养教学模式

黄振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前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均以各种国家级文书形式表达了对新世纪人才培养趋势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人才培养上,尤其是在高等学校学生培养上,更加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信息利用技能和信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信息素养的培养。什么是信息素养,文献检索课程与大学生信息素养关系又如何,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又该如何应对读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这是几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信息素养概念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向美国全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提案中,指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是:那些接受过信息资源应用培训,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然而,被广泛认可的概念是由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在1989年提出的,指准确判断何时需要信息,掌握快速有效获取所需信息,以何种方式去评价、利用已经获得信息的一种能力。

随着人们对信息素养认可深度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含义已从初级的获取处理信息,发布传递信息等简单的操作技能,逐步发展为含义比较广泛的综合性概念[1]。不仅包含信息利用和处理能力,最主要的是还包括信息获取与甄别、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创新与传递的综合能力。作为新世纪大学生,应该具有适应信息社会、快速获取信息和较强竞争力的良好信息素养[2]。

2 文献检索教学模式的变革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依靠图书馆教育和文献检索教学来实现,虽然图书馆教育和文献检索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有些差异,很大程度上二者之间却是相互依存,一直以来二者在提高大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的问题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依托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需求。那么文献检索课程在承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方法和内容应有什么改变呢。

2.1 教学方法 文献检索课程变革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教学方式。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笔者认为现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允许并提倡学生对现有的知识存有疑问。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基础上,通过主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创新信息来证实疑问、解决问题,

最终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充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再者,在实践操作方面重点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重复验证理论知识,避免理论与实践断层的尴尬局面。

2.2 教育内容方面 应当把教学重点从以信息查询和信息获取为重点转变到信息分析和信息创新层面上来。这样转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资源出现了爆炸性增长,信息查询和获取已变得非常简单,反而在信息正确判断和有效利用上出现了很大困难。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素养本质在于实用性技术的培养。这就要求信息素养教学目标是重点培养学生信息利用和信息创新,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此,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文献检索课以及必要的实践环节,这样教学内容的变革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 文献检索课程依托载体的变革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文献检索课程的依托载体是指实体图书馆拥有的各种资源以及其提供的多种服务。一直以来我国各高校图书馆通过多种方式服务向学生提供了信息素养教育,这在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信息查询和信息利用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奠定了良好的教学基础,营造了浓厚的教学环境。然而,由于高校图书馆在教育环境中的地位较弱,高校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信息素养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未被重视,甚至出现了弱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4]。因此,在多种外界因素冲击下,图书馆在发挥教育职能时不可避免的要对以往教学方式、目标、内容上进行变革。培养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方式方法、内容重点,目的目标上不可避免的需要变革。不仅要千方百计提供多方位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更要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图书馆需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整合多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数字资源、人才资源等,使得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职能有较大突破。

3.1 信息道德教育 只掌握较高信息检索和信息利用技能的学生不能够进行全面信息创新,不是合格的信息素养接受者和传递者。信息道德是每个人都应循序的社会伦理和道德准则,是制约信息产生者和信息传播者以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的行为准绳,也是社会信息素养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现代社会的信息已是非常丰富,不少大学生在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时,出现道德缺失,在接受良莠不齐信息时,失去了甄别能力,致使很多学生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利用不良信息出现犯罪行为,造成社会负面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应当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重点培养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在享有利用信息的权利时还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信息。因此,信息素养不仅包括较强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处理能力,还有较高的信息觉悟和信息意识。

3.2 文献检索课多方面变革 文献检索课程是学生提高自身信息素养非常重要的渠道,高校教师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也是对信息素养培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试验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传统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很大程度上已不能完全适应培养需求。因此,要改变过去以传统图书馆资源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适时增加网络信息检索技术和数字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增加信息甄别、信息鉴定、信息评价、信息整合等技能的培养。总之,传统文献检索课正在为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多方面变革,文献检索课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必须适应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环境的改变[5]。在积极变革的同时,文献检索课在信息素养教育上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不遗余力的去探索去努力去解决。

3.3 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服务 由于历史原因,图书馆在教育职能方面存在多种难以逾越的矛盾,比如在校生的猛然增加与教学职员短缺之间的矛盾,学生对数字资源的较高需求与图书馆不能提供较高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等,这在客观上使得图书馆发挥其教育职能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压力下,图书馆如何变革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职能?笔者借鉴国内外大型图书馆的成功经验,认为必须广泛的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服务。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信息的差异,认真分析他们对信息的个性需求。从而有针对性提供能充分满足其个性需求的信息集合,可以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并能快速有效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信息能力和道德觉悟。

3.4 结合多种理论和实践课程 就高等教育而言,整个教学教育过程涉及诸多理论和实践课程,而信息素养教育不可能只靠单一的文献检索课程来完成,如果结合其他课程,特别是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课程将会更加有效。早期的专业课、公共课以及后期的实践教学课,都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开展信息利用和信息道德教育,融合多种专业的差别,使学生通过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实现多种信息素养的发展方向,这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信息素养培养方式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 。

总之,信息素养是新世纪人才成功的基石,新世纪的信息素养教育应当更加注重信息利用和信息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图书馆的智能教育还是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内容都应与社会发展主流相适应。微观上,一个人能否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信息素养的高低。宏观上,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培养出学生的信息竞争觉悟和信息把握能力。文献检索课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信息素养教育方面。这一切的变化,迫使文献检索课程在多方面多层次上发生改变,最终培养大学生在信息掌握和利用上的竞争力和突破力。

[1]苏丹.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24(6):93-96.

[2]崔萌.试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3):59-60.

[3]梁花侠.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8,(1):207-208.

[4]王东升.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职能[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4):88-89.

[5] 孙平,曾晓牧.认识信息素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4):34-37.[6]褚金涛.中美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4,(2):59-61.

猜你喜欢
图书馆素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图书馆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