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园林系 王思远 罗紫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已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生态保护问题成为了全人类共同担负的责任。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北京召开后,“APCE蓝”成为了人们广泛讨论的名词,习近平主席在APEC致辞中提到“有人说现在的北京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因此,实现APEC蓝的常态化、使蓝天白云长存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目标。高校是国家发展的人才储备库,大学生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社会文明前进的有力推动者和宣传者。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是建成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代大学教育中普遍缺乏对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重视。在当今大学教育中普遍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带给人类的利益与变化,人类享受到了在科学技术指导下给人类所带来的便捷与舒适,却忽视了自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发展给自然生态带来的巨大负担与威胁。生态意识培养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当今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环境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在APEC会议期间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强制性节能减排措施实现了在会议期间北京没有出现重度污染的天气,这也充分说明了环境的污染确实是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并且污染是可以控制的。
当前生态问题的根源是人们价值观念的迷失和物质欲望的诱导。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大学生越来越重视物质消费,往往通过过度的消费来达到自己心里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随着攀比心愈演愈烈造成了对物质的挥霍浪费,使生态资源过度损耗,过度损耗的结果必然导致对环境的极度破坏。只有通过调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重新认识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重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通过自我约束来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运转客观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转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核心就在于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价值观,通过合理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校的意义在于培养时代需要的新接班人,接班人对今后的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让大学生具备强烈的生态环境意识,是社会主义在思想文明建设工作中重要的教育内容。
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先进文化与先进思潮的汇集地。大学教育发展方向既是国家教育培养方向,又是时代发展需求方向,大学教育在社会文明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是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实践者、推动者、改革者,大学生在社会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因此大学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承担起其重要的责任,培养具有环境生态保护意识的大学生,并通过大学生对环境伦理的宣传与实践,进而增强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
党和国家在近年来一直强调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提出的这一项战略任务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角度出发的,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是党和人民共同的愿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才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
大学教育中要培养大学生共同的理念信仰、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社会道德,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21世纪的人才不应只停留在环境生态的理论研究上,还应上升到结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在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科学文化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政治敏感度,加强对和谐社会的理解。生活中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应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把理论上升到一种自律的环境伦理道德,才能实现环境道德自律,这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已经过去,APEC的蓝天白云能否实现可常态化存在也同样引起人们的思考。大学生正值树立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稳定成熟的重要时期,会对其今后的人生有着很长期的影响,直接决定其步入社会后的价值观。因此,大学教育中要重视这一重要的时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APEC蓝”的常态化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