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芳
(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425199)
拙岩数行,触摸着古人的遗迹,走着小道,与青山绿水相对,望见青砖白瓦筑就的房屋,洗净心中的杂念,方觉自己更应静心于行,像“拙者”一样清修操行。岩壁上的石刻 显现着当时文人的意趣和情态,唱和之间,虽异时相望,亦有相得之意。伫立岩前,想到了《兰亭集序》中的一句话:“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也许文化的基因,正是在一次次的回望中的到延续和传承。通过对拙岩的多次考察,使我们的研究得到不断的深入,一方面它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也把它打造成了我们的第二课堂和“练兵场”。它另一重的意义就是,我们通过对它的考察和研究也把它塑造成了一张永州的文化名片。
拙岩石刻群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湘江畔 滩沈家村,它形成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延续至清代同治、光绪时期,从碑刻题署时间来看,最早在弘治九年(1496)。
永州文物专家杨宗君等人最早发现了拙岩,湖南科技学院国学研究所及国学读书会师生最早开展了拙岩石刻群的学术勘察和研究,并发表了最初一批研究成果。
经过多次的踏勘考察,拙岩现存摩崖石刻32通,另有若干留白摩崖碑面,在永州的诸多摩崖群中,属于中等规模。
永州是湖湘摩崖渊薮,拙岩石刻群虽然在数量上不算宏富,但永州其他摩崖群大部分由流寓人物所开创,而拙岩摩崖群的形成和发展,其参与者有所不同,形成时期的沈氏兄弟,以及延续者唐九龄、周崇傅等人,都是永州乡贤。前一时期以沈良臣为主,后一时期则以唐九龄为核心,因此拙岩石刻群的人文主题前后一贯,且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在拙岩的32通摩崖中,有29通为诗文,而且作者相对单一,具有很大的文学性。又从拙岩石刻群的整体性看,永州的诸多摩崖石刻群都存在碑刻损毁、遗佚的现象,而拙岩由于参与者不多,此后又不广为人知,因此保留了基本完整的面貌。同时,相当数量的留白碑面,也为研究摩崖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拙岩与我之前去过的浯溪、淡岩、朝阳岩、月岩相比,它的规模及参与人物有所不侔,但它却是永州摩崖群中一个独特的类型。无论从景群整体上看,还是从石刻文献上看,以及从碑刻通例上看,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张京华、周欣老师对整个石刻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了研究课题,主要分为四部分。
一为拙岩与潇湘水石文化旅游研究,包括拙岩考察报告、文化主题、文化景观开发研究三项。
二为拙岩与沈良臣研究,包括对拙岩历史沿革、地理环境及沈氏家族与拙岩关系的研究。
三为拙岩与唐九龄研究,包括唐九龄的2通石刻。
四为拙岩与永禁江坡碑、永禁水源碑刻研究,碑刻在滩沈家村,其地理环境与拙岩相关。
张京华老师拟出了20几项研究题目,包括永州拙岩勘察记,沈良臣、沈良佐生平事迹考,周崇傅生平事迹考等。到目前为止,《唐九龄〈拙岩八景诗〉注释与鉴赏》、《永州拙岩勘察记》、《“五湖烟水独忘机”——拙岩文化主题分析》都已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永州拙岩研究”栏目公开发表。
之所以对拙岩有这样的了解,并得出这样的研究结论,是源于我们多次的实地勘察。大约2014年年初,国学研究所的周欣老师在个人博客上看到了拙岩的照片,便邀李花蕾、李拥梅老师坐船沿着湘水寻找,可是当时水浅,船行至一半就不能再行走了。这是第一次寻找拙岩,但碰壁了。回来后,大家向文物专家杨宗君老师询问到拙岩的具体位置,并他约好时间一同前往。
记得有一次从拙岩回来的路上,汤军师兄说:“志芳是来拙岩次数最多的人,应该是拙岩得以发现的见证人吧。”我想想也是,仔细算一算,我去拙岩应该有9次了。
2014年1月17日
这天早晨,李拥梅老师驱车一个多小时,载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名为 滩沈家村的小村庄,我们停车的地方距离拙岩还需步行二十来分钟。在路上,看到村子里房屋稀疏,水田相绕,很安静,有着泥土的清新,刚没走几步,便见一簇竹子,葱葱郁郁,十分翠绿,在竹子下面有几只旱鸭子正在啄食,很是可爱。一路上我一边听着杨宗君、周欣、李花蕾老师笑谈,一边看到许多古老的民居俨然在目,屋前的石板小路看上去十分光滑,颜色青暗,透露着岁月的痕迹。路边的柚子树上挂满了果子,散发着浓郁的芬香,但不知是由于村庄少见小孩、还是柚子味道不佳的缘故,少有人摘取,柚子也落了满满的一地,甚为可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狗特别多,且凶猛,一家有三四只。狗天生就有着看家的本性,我们也意外的被它当成了“侵略者”,一路上我们辛苦地与狗“斗争”着。大家走过稻田,插过小径,穿越一片茅草迷宫之后,立刻见到一道岩石矗立,透过岩石便见到了碧清的湘江,江水与山相抱,一座小滩浮在水面上,那便是 滩。这里偶有几艘小船随滩停靠,风景秀美,倍为开阔。进村时,有一通光绪年间的活碑,题为《永禁江坡》,讲的是沈家村的村民为了保护 滩,与邻近的几个村子相约,共同保护江滩的植被。
顺着岩石直走,下一小坡,此坡狭窄崎岖,陡峭难走,得抓着旁边的杂草树枝慢慢前行。下坡后望见岩洞依傍着湘江,虽不大,但却是那么明阔、那么奇妙,有一种远离世俗之感,这便是拙岩。岩洞两边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挨个看了一下,发现洞分为大洞和小洞两进,洞内大部分是沈良臣、沈良佐唱和的诗文,除此之外还有蒋鏖、唐九龄等人的刻石,最早的是明代弘治年间的。洞内还有多处留白碑面,也许是他们本来计划刻石,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遗憾之余,却为我们探究这个摩崖群的形成留下了一丝痕迹。
在拙岩洞口左侧,有一小洞,洞顶穹然,如一券门,可容人,平滑似人工所为。采访得知,此为沈氏家塾的所在地。
洞口右边有一条沿江的石砌栈道,与江边大石浑然一体,精璞相间,甚有意趣。跨过石头,便至尽头,发现有唐九龄写的“忘机处”三个大字榜书,用篆书书写,古雅大方。一旁还有周崇傅的一段跋语。周崇傅,字子岩,零陵人,曾随左宗棠入疆,后分巡镇迪屯田粮务兵备道兼按察使,间致仕归养,任蘋洲书院山长,他留下来的真迹极少,至可宝贵。
拙岩至民国以来一直处于“沉睡”状态,没人再去刻石,也没人关注过它。而这一次的发现,应该说是近百年来对拙岩进行学术性考察的第一次。可惜这次由于天气原因,未能对碑刻进行拓片。
2014年1月19日
刚好已到寒假,国学读书会的师兄、师姐也都回到了学校。这一天,天气晴朗,张京华老师、邓盼与陈微师姐、敖炼师兄由我带路,谷显明老师趋车,前往拙岩拓片。第一次来时,我只记了到村庄后前往拙岩的小道,从学校如何去滩沈家的路却记得不是太清晰,至一个分叉口时我便分不清了,后来还是在谷歌地图上检索“ 滩沈家”,经导航才寻到。
到拙岩之后,我们六人各有分工,张老师与谷老师负责采集照片与寻找石刻,敖炼师兄与陈微师姐负责测量碑刻、裁纸,邓盼师姐绘制碑刻分布图,我负责制作拓片,互相配合,一天下来,把拙岩洞内的石刻都已拓完,出乎意料的快捷,虽然有的拓片效果不是很好,但也不妨辨认,所以团队的力量真的是很强大。
经过这次考察,我们第一次掌握了拙岩碑刻的分布、数量、规制等信息,而拓片则使我们能了解碑刻性质,并读取内容。
回到学校后,张老师便对这些拓片进行分析,我们每人都辨认、排录出几张文字,而且也确定了自己的任务,尤其是邓盼师姐,通过这一次考察已完成了拙岩石刻的著录与分布示意图。
2014年1月25日
张京华老师、蘋洲书院经理周椰,南荷堂字画店孙永红和我一同前往拙岩。我都已经买好第二天回家的票,但还是给退了。
这一次,我们打了几张零散拓片。
中午是在村落里一座民国时期的老宅子里吃饭的,她们家的房子保存完好,房子有两进,都有可以采光的天井,从天井上可以看到屋瓦前面翠绿翠绿的竹子,很舒适。给我们做中饭的是一位快七十岁的奶奶,但她的腰杆特别直,看上去应该只有五十多或六十的样子,她一说她的年龄时我们都吓了一跳,奶奶做了土鸡肉、扣肉、白菜,我们在天井下摆着一个小桌子,沐浴着阳光,而且裹着冬日的徐风时时拂来,很惬意。奶奶拿出了她自家酿制的米酒热情的招待我们。
饭后回岩洞的路上,张老师说,看看江边有没有可以走到岩洞的路,我们便走越过荆棘走到河边,在河边可以望见岩洞,但没有通往岩洞的路。我们在江边捡石头,忽然看到有水草,长得很茂盛,随着流水浮动着,老师还特意拍了一段录像。我往江边的岸上一看,忽见一棵树上挂满了黄橙橙似橘子样的果子,我和老师兴奋的朝那个方向走了过去,摘了一个品尝了一下,酸、甜、苦三味中和,可谓极品野果,后来知道,这叫“太阳果”。站在江涯上,品味着野果美味、江岸边的美景尽收于此,欣喜难喻。待我们拿着野果返回拙岩时,周椰、孙永红他们也收获不少,捡了很多有形的树根,挖了野姜,只闻得笑声在岩洞间回荡。
2014年2月26日
这时已在正月。春节后,汤军师兄回到学校,他此前还从未去过拙岩,而且村门口的《永禁江坡》上次因时间原因没有拓印,所以便邀我前往。话说去了这么多次拙岩,还是头一次两个人去,因为村子僻远,人少不说,且都是老人,荒凉加上凄凉,所以还略略有点害怕。我先带师兄至拙岩察看了一番,然后再返回村门口拓印“永禁江坡”碑刻。碑刻上长有许多青苔,我们用刷子把它清洗干净,趁着师兄上纸时,我便去村里找了户人家烧水煮泡面。那时手机正在充电,我忙着烧水,没听到手机得响声,直到后来听见师兄在外面大声喊我的名字,我才走了出去。师兄说“吓死我了”,原来他已经找了我很久。
吃完中饭,我们歇了一会后便去上墨。此时有村民经过,师兄便和他们聊了一会儿,在与他们的聊天中,师兄得知江边还有一块碑,在村民的引领下,我们找到了一块民国时期题为《永禁水源》的碑刻,但因为时间比较晚了,我们又还得上墨,拍了张照片便返回原处。因为碑刻面积较大,师兄上墨很辛苦,但更糟糕的是,因为碑面上的青苔没有清理干净,所以拓片很难揭下,虽然费了很长时间,小心翼翼,揭下来后,还是有些地方破了。
2014年5月2日
“五一”时的天气很好,彭丹华师姐也趁着放假回到了学校,那一次张老师、周老师、汤军师兄、彭丹华师姐和我再次去了拙岩,一是带彭丹华师姐去看看,二是为了拓印一些洞外还未拓到的石刻,三是为了寻找题榜“拙岩”。
我们首先是在村子外准备拓印《永禁水源》碑刻,这是师兄与我在上次发现的。经过洗刷,上了纸,然后再去拓印《永禁江坡》碑刻。因上次时间紧迫,而且又有青苔在上面,导致拓片有些破损,不能完全辨认,由此决定再拓印一张比较完整的。那天太阳比较大,师兄的脑袋都被晒脱了皮,等我们拓印完这两张时,已经中午,我们便找了户人家吃中饭。
吃完饭后,我们在这户人家借了梯子与一根松树,这是因为在“忘机处”旁边有一通长幅石刻,大概有四五首诗,但其下方是一条比较宽的石缝,而且全被树枝遮挡,让人没有落脚之处,所以得用梯子与松木在下方架着。
行至拙岩,大家把东西放下,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拙岩”二字,大家在洞口四处察看石壁,脖子都仰酸了,终于发现有一处带边纹的碑面,老师立马拿起望远镜看,师兄则跑到岩顶上往下看,最后确认就是“拙岩”二字,大家都高兴坏了。但因为此石刻距离地面太高,我们也没有准备工具,所以只能下次再来拓印。接着我们便把借来的梯子和松木架在那通长幅石刻的下方,石刻较长,得两个人上纸,我跟师兄一块站在上面,但都不敢太用力,生怕梯子和松木被我们踩断,忽然听到响了一声,但还好是梯子的一节移动了一下。我们就是这样心惊胆战的完成拓印的。
这一次,老师也遇险了,在前往拓印“忘机处”时,老师一不留神落入了水中,幸好只湿了一只鞋子,但老师的手臂因触碰到了粗糙的石头,都被划伤了。
2014年7月14日
拙岩的发现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永州电视台的记者也对此十分感兴趣,要对我们进行一次采访。这次我们第一回走了水路,虽然拙岩的石刻在众多的石刻群中并不起眼,但用张老师在拙岩与记者交谈的话来说“因为拙岩石刻群是本土文人创建的,对本土的意义很大,说明了在明清时期,永州文化是在一个比较高雅的水准上的”。通过这一次的考察,我们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路线。
2014年7月16日
深圳大学景海峰、王立新、王兴国、黎业明、问永宁五位教授前来永州考察,这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永州的文化,而拙岩作为最新的发现,便在张老师精心设计的路线中了。这一天,我们行船至拙岩,再至江岸八一农场吃中饭,再到蘋洲书院。
到拙岩时,深大的五位教授见此岩洞,都觉得十分难得,亲自动手制作拓片,而《湖南教育报》记者徐孟孟老师为了拍教授们制作拓片的镜头,一不小心滑落到了水里,幸亏那一处水浅,只是鞋子湿了。
五位教授的到来,为拙岩增添了不少色彩,也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与了解它。
2014年12月13日
在我的印象中,永州的冬天几乎都是下雨,所以只要让我们这些“探索者”逮到一个晴天的话,那是绝对不会放过的,立马准备出行。这次去主要是为了拓印拙岩的标志性碑刻“拙岩”二字。由于它所在的位置十分险峻,所以需要一些防护设施。当时一大早,周欣老师便叫汤军师兄去商业城买了捆大粗绳和一把砍柴刀,另外还备了玉米、红薯、泡面等,我见到之后,便开玩笑的说,“别人一见,不会觉得我们是去考察,倒像是去辟荒或者野炊”。
我们在河边的一家米粉店吃了早餐后,李老师便开车送我们到拙岩。对于拓片而言,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纸干燥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上墨,但拙岩在湘江边,湿度很大,由于毛细作用,水分会从碑面渗出,给我们出了很大的难题。但这次到了之后,岩洞里十分干燥,让我们欣喜不已,这应该是正在冬天的缘故。
我和汤军师兄负责制作拓片,彭二珂开始整理东西,周老师她们则负责去找地方烧火准备我们的午餐。我们在前一晚就依邓盼师姐之前量好的尺寸裁了纸,并按照她制作的示意图一一编号,但当我们操作时却发现每张纸都不能把石刻完全覆盖,后来才知道她们量的尺寸只是石刻中有字的部分,存在一些误差,所以我们只好把纸的顺序打散,据石刻的长宽能用哪张就用哪张,到最后没有合适的纸了,就只能把剩下的纸拼起来用。好在最后我们还是把洞内的石刻全都打完了,而且通过这一次也更新了我们以前考察的一些数据。
制作完洞内的拓片,我们就得完成这次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制作前不久在洞口上方发现的题榜“拙岩”二字。它在岩顶下方约一米处的地方,距地面大约有四米高,而石刻下方只有一处稍微凸出来的岩缝,如果不依靠外物的话,根本无法立足,所以我们把早上买好的大粗绳系在岩顶的一个石头上,几个人在岩顶拉着绳子,师兄则左手抓着绳子,右手拿着鬃刷,沿着凸出的岩缝,一点一点地向前走。先把碑面刷干净、再涂药水,上纸与拍墨时因为只能用一只手,也特别费劲,幸亏师兄左右手都能灵活操作,还能换换手。整个过程中,大家一声不吭,师兄最后下来,只见额头上全是汗,大舒一口长气。
而此时都快两点了,在岩顶旁有一处石头呈半圆形,似乎像一个灶,周老师在我们打拓片时从山上砍来了柴,在这个“灶”中生火,早早的就把玉米和红薯放在火堆中烤着,此时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香味儿,肚子也在咕噜咕噜的叫着,这时不顾手上沾满了墨,剥开玉米叶就吃了起来,吃完后,大家的嘴巴边都是黑的,二珂说:“我们有点儿像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