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李心海 王世敏 强承魁
浅谈苏北地区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培训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李心海 王世敏 强承魁
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活动。学员均为农民,辅导员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农业技术员担任,在田间地头、养殖场等地开展培训,深受农民欢迎。
培训前,辅导员采取表格、座谈、入户沟通、问卷、网络等形式进村开展农民需求调研。摸清农民朋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对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进行简单测试。包括农业生产常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田间自理能力、合作协作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发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技术需求。
辅导员根据农民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一般选择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的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户,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进行培训。每期培训35名左右村民,每1~2周开展一次培训。
农民田间学校有以下优点:
(1)突出了农民的主导地位。农民是主体,具有主导性,农民的意愿能充分表达,并受到足够的重视。
(2)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广泛性。田间学校培训前通过需求调研与测试,了解农民需求与产业发展需要,并依据该需要,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生产技术、疾病防治、生活知识、娱乐活动、电脑学习、经营管理、流行性疾病预防、养殖技术问题、食品安全、农民合作组织、产业发展、卫生与保健、子女教育、团队建设等各个方面,只要农民感兴趣,都可以进行。
(3)突出了培训方式的多样性。田间学校通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解答、课后复习等互动式、参与式的形式,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教学中去,教学内容与方式使农民感兴趣、易于接受。培训寓教于乐,如交流讨论、专家讲座、游戏活动、知识竞猜、观看小影片、演示性试验等多种形式。
(4)突出生产实践。田间学校在重要农时的各环节,如农作物的生长时节、畜禽的发病季节等。每10天左右开展一次农民学习活动,通过田间观察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农民能很快掌握各种技能。
(5)突出效果测试。田间学校培训前后均要对学员进行测试,了解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培训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培训后,农民学员自己认为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生产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6)突出能力培养和行为的改变。田间学校不仅培训技术,而且重点培养农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建设和团队活动,培养农民凝聚力,激发学员的协作精神,开发创造力。活跃气氛、交流感情、振奋精神。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建立了丰县华山镇大程庄蔬菜农民田间学校、丰县华山镇张庄村山羊养殖农民田间学校、丰县王沟镇肉鸭养殖农民田间学校、丰县史寨黑木耳农民田间学校、丰县华山镇油桃农民田间学校。每个学校招收30名左右学员,对这些农民进行了生产全过程培训。经过试点工作,农民田间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多年来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主动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以农民需求为目标,以惠农政策为基础,建立教师与地方的项目培训平台、推广教授入村制度、推行教师地方挂职等多种途径,动员、鼓励教师深入农村和农户,以知识和技术助推地方发展经济,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学院每年有10多名专家教授到农村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农村社会调查及政策宣讲等工作。
组织实施教授进村入户行动。建立以大中专院校为基础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农业推广人才培训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实并重、素质精良、布局合理的人才保障,促使教学、研究人员更好地服务农村农业。坚持增产增效并重、推动产教研联合,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创新农技推广工作新机制,实现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全程化、常态化。
推进种业创新,发挥良种增产增效潜力。采取措施,支持作物种植使用新品种、畜禽养殖使用高产优质品种。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农业防灾减灾、节本增效、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畜禽疾病防治等关键技术研发与传授。充分发挥大中专院校在推进农业良种进村入户中的作用,加快良种推广与普及。
建立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搭建教授进村入户平台。明确公益性定位,细化公益性职能,突出乡镇农技站建设,做到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方法、下乡有工具、经费有保障,确保农技推广、植物防疫、疾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职能有效开展。
专家教授深入一线,宣传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抓好技术培训、良种的推广应用。抓好关键生产环节,落实关键技术,实现村村有包干技术人员,户户得到技术服务。
创新工作思路,构建教授进村入户长效机制。紧紧围绕关键生产环节和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采取现场指导、技术咨询、培训班、专家讲座等有效方式,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服务,促进技术措施落实。完善“教授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成果快速转化和推广机制。加强日常工作的指导,搞好科技培训,推广实用技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农村农业技能培训,农民朋友掌握了畜禽养殖、蔬菜种植、蘑菇种植、有机肥的无害化使用等高效生产技术,并将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农民朋友的生产成本持续下降,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校地结合”模式的苏北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研究”(项目编号:D/2013/03/132)
201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