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期刊——庆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六十周年

2015-03-18 07:18王善平
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科技期刊学报

王善平

光阴荏苒。不觉之间,我们的《学报》已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10年前,当时的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兼《学报》主编王建磐教授,为刊庆50周年撰文[1],回顾了《学报》50年来曲折的发展道路和所取得的可喜成就。自那以后,《学报》在不断面临新挑战的局面下,积极变革,努力探索现代化办刊的新路,取得了新的成就。在这里,我们先回顾《学报》近10年来的发展。

《学报》自1978年复刊后一直是季刊,每期7印张112个页面。进入21世纪,校内外作者投稿《学报》越来越踊跃,造成稿件严重积压。到了2004年,录用稿件的平均发表周期已超过两年。过长的发表周期不仅使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受损,也挫伤了研究者的投稿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报》从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并增加印张,使得版面容量几乎扩大一倍,从而很快消化了积压的稿件。由于版面充裕,对刊载文章的篇幅限制也大大放松。原来规定一篇文章的长度一般不超过6页,现在经常登载十多页长的文章,作者得以充分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自改为双月刊的10年来,《学报》已发表文章1 250余篇,超过之前50年发表数量(2 074篇)的一半。

《学报》经历的另一个变革是实现数字化办刊。以因特网为标志的数字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令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也给传统期刊带来冲击和新的发展机遇。在2004年,《学报》仍然按照传统的办刊模式运行:接受作者寄来的纸质稿件,手工登记在本子上,开介绍信并连同稿件挂号寄给有关专家评审,专家审毕挂号寄回,将修改意见或退稿通知挂号寄给作者,作者挂号寄回修改稿,以及来回邮寄校样稿,等等。完成一篇稿件的审理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2005年,编辑们开始用电子邮件联系作者和审稿专家。2007年9月,《学报》正式启用基于因特网的编辑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作者投稿、来稿登记、专家审稿、稿件修改和编委审稿等事务全部在网上处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完成一篇稿件的审理所需时间平均不到三个月。与此同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迄今已建立7 600余名审稿专家和13 000余名作者的记录,还包括关于稿件处理和费用管理等详尽的统计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为编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此外,利用该系统附带的网刊功能,《学报》的论文被放在因特网上供浏览阅读,那些已完成排版的文章也经常提前在网上发布。这些举措显著提高了论文的利用率。

由于“SCI核心期刊”政策的导向,国内科研人员纷纷把他们最好的研究成果投往国外SCI期刊发表,令国内科技期刊普遍陷入缺乏优质稿源的困境。在此困难的局面下,《学报》一方面坚持执行严格的匿名审稿制度,宁缺毋滥,决不降低录用稿件的标准;另一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吸引高质量的稿件,包括:努力改进服务,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为优秀稿件的审理和发表提供最大的便利;以较优厚的稿酬邀请资深专家撰写特约综述;开设研究快讯栏目,让研究者能以简略的方式尽快报道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同时不妨碍他们以后在其他刊物上完整发表这些成果;等等。而最有效果的一项措施是:积极配合各院系重要的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组织各种专题栏目和出版专刊;其中专栏包括数学系的《奇摄动研究》,环科系的《生态学研究》,《上海市自然灾害与城市安全学术研讨会报告》,设计学院的《现代设计科学》;专刊包括河口海岸学院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河口海岸科学)》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规划方案研究》,资环学院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两期),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ISO/IEC JCT1 SC36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国际会议》和《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软件学院的《计算广告学》、《内存计算数据管理》和《位置服务与隐私保护》,等等。

通过组织专栏和专刊,《学报》不仅能获得一些高质量的稿件,并且还能很好地支持院系的科研活动,而且得以将同一领域的文章集中发表,从而为该领域的读者提供了阅读的便利;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克服了《学报》作为综合类刊物每期文章的学科领域分散的缺点。鉴于其所带来的种种益处,《学报》今后仍应多出专栏和专刊,使之成为常态化形式。

在这10年里,《学报》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前进;作为衡量学术影响力标尺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逐年上升,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数字化建设也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在此期间,《学报》三次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6,2012,2014),并荣获“首届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4);《学报》编辑部则获得“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的称号(2008)。

展望《学报》的未来,如何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生存以及如何在“SCI核心期刊”政策的夹缝中发展,依然是两个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如果无法很好地应对它们,那么《学报》也许将看不到创刊70周年。

早在1978年,美国信息专家兰开斯特就曾预言,人类社会将在20世纪末进入无纸化的数字信息时代[2]。如今已是21世纪,虽然纸本信息未见减少,但数字信息确实已全面占据主导地位。数字信息结合强大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和传播技术,带来了一场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媒体革命——因特网、超文本、博客、微博、微信,等等——造成对传统纸质媒体工具的强烈冲击。人们现在大多通过网络查找、浏览文献,不太翻阅纸本期刊;有些研究者甚至直接在网上迅速公布最新研究成果,而不去投稿繁琐且缓慢的期刊。于是,有人质疑传统期刊在数字信息时代的存在必要性。

当然,作为科学家长期依赖的、规范而可靠的学术交流和传播工具,科技期刊就其整体而言,不会轻易地消亡。但是对于一家期刊来说,她必须顺应数字化的潮流,努力学习、掌握并积极使用新媒体,以改进与作者和读者的联系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论文的发表并扩大其传播范围;否则的话,难免会被数字化潮流所淘汰。在这方面,《学报》的领导已有清醒的认识,并设立了数字化工作室。《学报》将在继续用好和完善现有的编辑业务计算机系统和网刊的同时,研究和开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应用,努力走出现代化办刊的新路。

《学报》在早期经常登载校内知名学者的研究论文[1],被公认很好地反映了那时期华东师大的科研面貌[3-4]。如地理系的周淑贞教授(1915-1997)——著名城市气候学家、中国城市气候研究开拓者和奠基人——曾在《学报》上发表多篇论文[5-11],它们至今仍在被人引用。但由于“SCI核心期刊”政策的推行,《学报》现在已很难收到活跃在科研一线的教授们的投稿。虽然编辑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但事实上,《学报》现在已不能代表华东师大的科研水平。如同国内其他科技期刊,《学报》已在学术交流和传播的舞台上被边缘化。在这种状况下,也有不少人质疑高校学报是否还要办下去。

中国科学与中国科技期刊,本应是水乳交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却在最近的二十多年里被人为地分开;其后果只能是双方都受到损害。

今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成为中国内地荣获世界最高科学成就奖的第一人。屠呦呦的获奖工作完成于1970年代,未曾在英文SCI期刊上发表,却赢得国际科学界的最高赞誉。我们在欢呼她为中国科学争得荣耀的同时,不能不思考这件事所带来的启示:屠呦呦的成功表明,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并非由SCI核心期刊的主编决定,而应取决于长期的科学实践。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实际上是国内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科研人员多年合作与交流的成果(屠呦呦做出了关键贡献),而国内科技期刊和图书则为开展和记录这些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平台[12];不仅如此,这些期刊和图书文献,也为国际科学界承认中国科研人员的成就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令人高兴的是,就在最近,五个中国科学和科技期刊的最高管理机构——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发文[13],提出要“大力支持我国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便于国内学术界第一时间获取和利用”,“加大对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并将对期刊的支持力度和效果作为本单位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相信中国科技期刊的春天从此来临。我们的《学报》也将获得华东师大领导和教授们的大力支持,会越办越好。

[1] 王建磐.传承华东师大文脉,打造一流学术品牌——写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50周年之际[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6):1-2.

[2] LANCASTER F W.Toward Paperless Information System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3] 张奠宙.我和早期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6):3-4.

[4] 徐国定.计算机系科研工作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6):5-6.

[5] 周淑贞.世界气候分类刍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3):1-9,11-14.

[6] 周淑贞.海南岛的气候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61-71.

[7] 周淑贞,张超,郑景春,等.上海地区的酸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3):80-92.

[8] 周淑贞,余碧霞.上海城市对风速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3):67-76.

[9] 周淑贞.上海近数十年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4):64-73.

[10] 周淑贞,郑景春.上海城市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63-73.

[11] 周淑贞,王行恒.上海大气环境中的城市干岛和湿岛效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68-80.

[12] 李润红,饶毅,张大庆.“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探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1):107-121.

[1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科协发学字〔2015〕83号 [A/OL].2015-11-04[2015-11-09].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88/16753578.html.

猜你喜欢
华东师范大学科技期刊学报
科技期刊的分类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 年总目次(总第221—226 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专家与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学改革
科技期刊的分类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More Than Providing Nutrition: Food and Eating in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Fighting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After reading the 1830 and 1848 Revolution in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