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世 周晓妹(.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55000;.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55000)
贵阳市花溪区城市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现状分析
□邹晓世1周晓妹2(1.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2.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
摘要:目前一些学者从现状方面研究的比较多,本文为了调查体育人口,对贵阳市花溪区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入手,分析贵阳市花溪区城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城市居民体育项目的选择、活动场所、活动的形式、活动的频数、持续时间、时间安排及指导员等现状,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城市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现状贵阳市花溪区
所谓体育人口,卢元镇认为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体育人口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实践可知,贵阳市花溪区城市居民参与者占到调查总人数的61.8%,男性参与比例为35.4%,参与水平明显高出女性参与水平。从客观上分析,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为基本条件的,虽然笔者没有对人们所拥有的休闲时间从整体上进行调查,但通过对职业情况的了解,现在工作压力大,工作效率高,使得很多从业人员拥有的休息时间相对较少,而且大多女性处于有家庭的年龄,既要工作,又要承担着家里的劳动和负责照看孩子或老人,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如男性。
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来看,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的分布总体成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高的趋势,但是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18-28岁居民中,女性居民高于男性居民;(2)41-48岁居民中男女比例相差悬殊,男性多于女性近一倍。形成这种现状的第一方面原因主要是18-28岁阶段的女性生活中个人休闲时间相对多于男性,是因为体育意识薄弱,没有意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原因主要是参与者中男性与女性本身就存在着比例失衡,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是承担家务重要角色,该年龄段女性处于工作、家庭共同“爬坡”阶段,个人的时间及经历相对较少,加之在一般家庭中,此阶段人群的经济消费能力有限。因此,城市居民不同性别各年龄段体育活动参与存在的差异相对明显。
3.1、不同性别对体育项目的选择
体育项目是每个人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居民参与体育项目的调查中发现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散步跑步、羽毛球、足球、广场舞蹈、瑜伽;在不同性别的项目选择中排在第一位的项目相同,都是以散步、跑步作为自身的体育活动项目;男性把羽毛球和足球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女性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广场舞蹈和瑜伽,这样的选择与城市的体育环境、体育氛围有着密切关系,比如男性和女性选择的运动项目排在首位的都是散步跑步,根据贵阳市花溪区的地理环境分析,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散步跑步都是很好的选择,对场地的要求不高,男性选择的运动项目排在第二位的是羽毛球,贵阳市花溪区羽毛球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大大增加了羽毛球爱好者,排在第三位的是足球,从男性这三个项目选择来看,有一定的运动强度以及技术难度,而且对场地要求比较高;从女性这三个选择来看,所需费用小,参与者投入的健身设备价格低等。运动强度较低,动作简单易学,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既经济又实惠,时间容易掌握。
3.2、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活动场所
目前我国形成了发展群众体育的浪潮,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备受关注,据调查显示: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选择的活动场所排在前三位的是小区广场、公园、附近学校,说明人们在选择活动场所时会选择一些就近的公众性质的地点;排在第四位的是单位的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排在第五位的是收费体育场馆,说明参加体育锻炼的一部分居民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发展公共体育场所的体育设施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城市居民享受体育设施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也是增加体育人口的有效途径。
城市居民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因为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等而选择不同的体育参与形式,从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排在前三位的是同伴形式、个人形式、说不定;而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前三位是同伴形式、家庭形式、竞赛形式,由此可以说明,男性独立性比较强,不管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都可以保证正常的体育活动,而女性选择的体育活动方式都是集体活动的方式,表现多属被动参与,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选择参与体育活动,说明女性独立性较差于男性,主动参与意识较差。因此街道社区及各工作单位积极组织集体体育活动,可以调动女性的体育兴趣。
根据中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胡科参考我国对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1998年提出),即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可以算作体育人口:(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为30分钟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调查数据显示,在61.8%的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中有156人能够坚持每周锻炼三次,从每次体育活动的时间上来看,达到30分钟以上1小时以下的仅有59人,大多数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主要是在30-60分钟内,男性、女性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居民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如下:没有规律34.9%,每周固定几天(包括平时和节假日)11.8%,根据时间练11.9%,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10.5%,根据心情练7.7%,根据季节练5.6%,其他3.2%。
6.1、影响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城市居民不参与体育活动的结果中发现,不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众有277人,女性多于男性,其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可见,男性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负担重,身心已经很疲惫”、“没时间”、“场地不方便”,女性把“没时间”放在第一位,“工作负担重,身心已经很疲惫”放在第二位,第三位是“无人指导,不知道如何锻炼”。总体讲,工作的劳累,生活压力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很多女性除了工作以外,还要承担家务,照顾小孩和老人,没有经历参与体育活动,因此,男性参与者和女性参与者在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排序上有所差别。男性居民因为工作负担重,身心已经很疲惫、没有场地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主要是男性多选择羽毛球、足球运动等需要体育场馆的配合进行体育活动有关。城市居民对无人指导,不知道如何锻炼、懒惰不能持之以恒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有一部分城市居民渴望体育锻炼,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去练,这与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发挥的不够有关系,还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
6.2、城市居民的余暇时间分配情况
余暇时间指为一天24小时扣除睡眠、做家务、吃饭、洗浴、为上班做准备工作、上下班路途、上班等必要时间以外的时间。在对贵阳市花溪区城市居民不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调查显示,男性在余暇时间里的时间安排,排在前三位的是上网、辅导子女学习、文化娱乐活动;而女性的主要活动排在第一位的是家务劳动、第二位是逛商场、辅导子女学习排在第三位,由此可见,男性的余暇时间多余女性,而女性的余暇时间多半利用在了家务劳动,所以她们的闲暇时间相对的较少,可是有余暇时间不一定去参加体育活动,有人认为是工作关系、家庭关系、场地器材关系、没有人陪伴和指导等等,影响了其参与体育活动,但主观的因素是余暇观念问题,时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余暇观念,促使居民从室内走向户外,没有场地,依然可以参与体育活动。在调查的不参与体育活动的38.2%中,有20.6%人在闲暇时间观看体育比赛、收看电视体育节目、看有关体育的报纸杂志等,间接的参与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冯瑞.山西省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1).
[2]张世威,张伟,陈邦权.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动力环境及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02).
[3]郭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人口研究述评[J].中国体育科技,2007,(03).
[4]李有香,金卫东,王智慧.中国北部地区农村体育人口的现状调查分析——以辽宁省中部村镇为调查个案[J].体育与科学,2006, (01).
[5]唐宏贵,郭惠平,吴筱洁.武汉市体育人口调查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