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年娣(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如何实现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的互动发展
□冯年娣(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遍历当前的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发现其存在很多共通的地方,本文根据当前高校武术和社区武术的发展,以高校和社区武术的互动发展为线索,从武术的发展条件分析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互动发展的必要性。高校武术作为传播高校文化的可靠载体,与社区武术具备共生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探讨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互动发展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之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推动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的互动发展。
关键词:高校武术社区武术互动发展
现代教育崇尚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同时由于多角度的技术文化扩散使得高校的文化技术趋向与社会渐渐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圈,武术的发展同样秉承这个理念,高校应该在立足武术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与社区武术资源的对接,充分发挥高校武术的带头作用,这样既能让高校武术走出去,同时还能促进高校武术与当地武术的交流,符合当前高校将自身技术和文化融入社会的教学理念。
遍历当前的高校武术,由于长期缺乏交流,高校武术的发展与社会相背离,同时武术和文化一脉相承,武术需要开放的文化和不断交流促进武术的发展,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高校的武术发展较为缓慢。反过来我们看看社区武术,社区的环境较为开放,群众基础优厚,武术能够得到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将高校武术和社区武术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发挥高校和社区的有利条件,为武术的平民化打开道路,为全民健身提供有效的途径,同时高校武术可以利用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为高校武术课程设置打开必要的途径。
1.1、高校武术发展存在的利弊条件
由于近几年国家对于高校健身器材的大力投入,高校在体育设施较为充足,尤其是在高等院校中,体育设施较为完善。据可靠数据显示:我国的体育健身器材大部分集中在学校,同时高校的武术师资力量较为雄厚,体育学院中与武术有关的康复训练,健身养身等众多的学者都成为高校武术专业的建设性人才。
由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在体育设施方面较为齐全,但是高校的武术活动相对较少,相应的武术人才与社会的交流较少,同时武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经济型,对于人群的适合较为宽泛,因此武术更看重的是交流和实际应用型,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武术理论的实际应用,这就需要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做出相应的转变,例如学生可以定期的举办无数的大赛,通过同台竞技,以武会友,这样在调动学生武术积极性的同时还能促进高校武术的交流,锻炼学生们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将武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打下基础。
1.2、社区武术的发展现状与利弊
社区武术缺乏正规的组织形式,设施较差,大都是自发的组织。这就导致了武术在平民健身中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社区武术以太极拳为主,武术的多样性较差。从居民的角度上讲,一些居民对于武术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武术需要的运动量不够清晰的认识,因此他们的体育锻炼大都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并且社区的武术管理较为松散,体育锻炼的人群集中为老年人,而青年人由于工作忙,家务中无法参加锻炼,因此人群不够广泛,因此社区武术发展需要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高校武术是所拥有的人才资源和体育设施可以和社区武术结合起来,让社区武术在能够在不同的年龄段开展开来。
武术历来既能够修身养性也能够修养德行,历来习武之人讲究武德,武德是习武之人行为规范的最高标准,武德适应新时期的思想教育,武德与社会主义和谐的倡导一直,因此通过对群众武德的教育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光蛋习武者在思想品德和行为方面能够不断进步,将中华民族的的传统文化的优良品格发扬光大。
高校武术能够通过武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与社区锻炼的目标和方法之间进行交流,社区通过高校的设施和人才优势提升社区的武术发展,促进全民健身,完善社会教育体系,高校通过社区的武术教育人群为高校的体育理论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同时高校向社区输出不同的武术可为高校的武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高校武术和社区武术的互动发展为整个社会资源的分配提供良好的途径,让中华武术在新的时代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3.1、互动的基本要素
根据高校和社区当前的武术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武术和社区武术有很强的结合性,两者的互动发展能够为武术的新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让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形成可循环的人才输出模式,高校武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懂得终身锻炼,自我健身的目的,因此更早的让学生接触体育锻炼能够让学生了解社区,形成自我培养意识。社区为高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节。例如教师和学生可以定期到社区开展一些体育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社区武术活动中来,指导社区的武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人力资源缺乏,管理体制不完善的情况,同时另一方还能让指导老师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理论知识,也更快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环境。高校利用资源优势为社区的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高校可以和社区联合起来,举办一些武术比赛活动,促进全民参加到武术健身到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们的组织能力和竞技水平。
3.2、互动的发展
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的相结合是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结合,是让武术走出高校服务社会,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是武术的两个方面,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终身锻炼正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因此作为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社会单元-社区,高校武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高校武术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主要用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社会武术能够让武术不仅仅局限于服务学生,拓展了武术的使用渠道,肩负起强健社区居民身心素质的重任。从学校组织上来看,社区武术和高校武术隶属于两种不同的层次,两者的相融合有利于帮助社区实现集中式管理。
3.3、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结合的必要性
自从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成本变高,生活压力变大,同时随着我国还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环境恶化加剧,使得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武术能够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受到居民的推崇,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使得人们开始寻求一些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武术具备一些明显的健身优势,武术不受人群、年龄,场地的限制,同时武术中各种武器,散打,拳术都有对应的训练方法,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联习内容,通过长期的锻炼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武术对于居民的锻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的武术教育要适应平民化的要求,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武术教育与时代的需求相脱节,大部分高校对于武术之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把武术教育当做一门选修课,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武术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加强高校武术和社区的武术互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缺口,释放高校武术教学的压力,让高校资源在社区武术中得到很好的发挥。
4.1、人力资源的填补
随着社区的扩大和发展,社区对于武术活动的展开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然而现阶段的社区大部分居民缺少体育知识和活动组织能力。因此,高校可以有效地开展武术培训,让高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武术指导员到社区开展武术指导,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高校的教师具有学历高,专业技术全等等特点符合社区建设的要求,高校对于社区的人力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人里资源紧张的问题。
4.2、武术学习内容的匹配
高校武术教学中主要是以体育竞技为主,一些对于武术真正有兴趣的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条件,同时高校的武术教学与社区的武术教学有一定的差异,两者的发展呈现一定的背态,这就需要高校及时作出调整,例如高校在平时可以建立相应的武术社团,通过武术社团的培训与社区武术相接轨,这样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为高校武术走出去打开门路。
4.3、高校武术设施使用的合理化
社区的不断扩张导致武术设施的缺乏,随着人们对于健身需求的增加,社区的体育设施处于过载运行状态,设备老化过快,当前的体育设施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对于高校来说,许多体育社会除平时的体育教学外,平时都处于闲置状态,高校的体育设施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因此高校可以和社区联合起来,例如高校可以举办相应的武术如太极拳活动,让学生到社区区,邀请相应的居民一同参加,进行太极拳交流大会,让高校的教师和社区居民一起相互交流太极拳活动,这样在丰富校园武术文化的同时让太极拳走入到居民的健身活动中去,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4.4、促进高校和社区的武术结合
高校对于武术通常有武术俱乐部和武术协会组成,高校的武术协会的主要负责人主要由高校内教师担任,协会的主要成员是学生。而社区的武术组织主要以俱乐部的形式存在通常负责人由一些爱好武术的人员组织活动。因此,高校可以和社区俱乐部相联合,以高校为主体帮助社区组建相应的武术协会协助社区管理,并且让高校武术教练定期到社区进行考察,帮助社区提高武术水平,同时社区能够为高校武术提供一定的科研条件,高校在这环节中扮演一定的引导者,提高居民对于武术的认识,让更多的居民学会用武术来提高自己生活的质量,追求生活的艺术。
4.5、高校武术成果的经济性转让
高校与社区之间的武术互动发挥在那可以帮助高校产生经济效应,高校一方面通过有偿的场地开放,武术辅导班的培训,武术使用器械的生产和销售以及高校武术的科研成果实践都可以与社区紧密结合起来。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单项武术如拳术来进行社区武术辅导,定期让高校教研人员与社区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员进行交流,完成一定的武术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和社区建立合作关系,让社区提供相应的资金,校方提供相应的人才和场地资源,形成有效的经济循环效应。
高校武术与社区武术互动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高校走出校园的一个契机,两者互为依托,为全民健身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高校武术在和社区武术结合的情况下为高校武术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让中华民族的武术文化在新时期的环境下换发青春。
参考文献:
[1]张明强.浅谈武术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优势[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
[2]马舒.我国城市社区定位的理论与实践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