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方华 倪雪(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不断实践,发展延续至今的,它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一项专门的身体活动,中国传统武术“起于易、成于医、附于兵、扬于艺”,其萌芽跟远古的巫术密切相关,并在医疗保健事业中获得大量养料,又附在冷兵器技术上得到长足的发展,最后则是在各种宗教修炼和游艺活动中得到发扬。现今社会的发展,又赋予了武术不同的时代价值,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探讨武术的现代价值,不仅能促进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现今社会的一大贡献。
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受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家无为而治、回归于自然;佛家不受外界引诱、大智若愚;兵家谨养治气、因敌制胜等正统思想的影响,形成独立于世界,与西方体育文化有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它重在修身养性、悟法道然,讲究形神兼备、柔缓、稳重、阴阳平衡与统一,注重内在的和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在历史的洪流中被中断的文化,中国武术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一直流传至今的原因就是虽然它以技击为主,但是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优越于西方体育文化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主要用于竞技比赛,无法变成生产技术与生活技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
软实力一词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研究,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积极响应,它明确了“软实力”与“硬实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以“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其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多种多样的功能。武术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它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体育人文精神,显示了中国人的健身意识和竞技观,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在体育文化领域中独特的创造力和卓越的成就,它是对西方国家西方文化追求极限的体育观的有益补充。不论是武术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融合的精华,以及武术文化本身的健身、养生功能,还是它的刚柔并济、动静结合、天人合一、注重内外和谐,它的本质与内涵都具有深厚的穿透力,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与认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古代社会,“技击”是武术的主要功能属性,其在满足自我需要、获取食物、军事争斗等各种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文明的发展,武术的技击功能逐渐被其他功能取代,技击的重要性逐渐淡化,但是在一些场合他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社会并不是人人遵纪守法,人人文明礼让,邪恶是存在的,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人民公安与歹徒搏斗,个人防身自卫都需要一些武术的技击技巧,它的防身格斗功能永远存在。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更多人的健康水平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对健身和养生的需求也逐年升高,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人们在满足物质享受的同时,更是在不断的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渗透进现代人民的生活之中,它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健身武术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它文化内涵丰富、适应性强、易于操作,经常练习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以太极拳为例,太极养生在明清时期得到广泛的发展,它作为一种拳术,仍然是以技击为主要目的,但是太极拳又是一套导引吐纳术,它把技击与健身结合起来,达到健身与养生的一致,在现代社会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认为:太极拳具有促进身体健康的多种功能,它以意导气,从而运动四肢,再以气运遍全身;内气外功相结合,呼吸、意念、运动相一致,动作动静相宜又连绵不断,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又能改善身体协调。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使人们产生焦虑等许多不良情绪,健身武术可以缓解和消除焦虑、悲观、愤怒、仇恨等不良情绪,是良好社会秩序的一种调控手段。因为运动挥发汗水,是排解不良情绪的良好手段。人们在健身武术的活动中,可以通过身体接触、姿态语言、行为魅力、语言情感等最直接的交流途径、培养协作互助精神,展示竞争意识和公平观念,促进友谊,增强情感。由此可见,武术在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前一段时间微博上炒的比较热的“白衣32号打人事件”真是令人瞠目结舌,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初中生行为如此猖狂,品德教育真是令人堪忧。现代社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诱惑,不说是青少年难以抵制这些诱惑,坚守自己的底线,成年人也难以抵抗。应对这种现象的有效方法就是加强教育,用武德教育学生。武术作为一种特色文化,武德是习武人入门前必修的一门课程,中华民族就有“未曾习武先习德”的优良传统。武德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儒、道、佛三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人的道德指导。在现代,武德教育对人们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民族精神的培养仍然有着重要作用。使他们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克服武术练习的枯燥,遇到困难更是不轻言放弃、积极进取,对他们进行“侠义”教育,了解古人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情深意重;对他们进行爱国教育,是他们感受古人“身先士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爱国主义精神。一个优秀的民族,是民族内人民个人修养良好、意志品质坚定、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千百年来,我国传统武术不仅以鲜明的技击性,防身、健身价值为人们所珍视,而且还以其独特的娱乐性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中国武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丰富且有独特的欣赏价值。武术动作编排的高、难、美特点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动作组合的协调连接、通过肢体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增加了武术的观赏性。现代武侠影视传媒传媒的发展,使武术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关于武术的电影、电视剧多不胜数,近年来又有许多关于武术的比赛节目出现在荧屏,并深受人们喜爱,如河南卫视的武林风,C C T V的武林大会,这些娱乐节目的兴盛都与武术自身具有的竞技观赏性和表演性分不开。武侠电影中武林人士的侠义心肠、精忠报国、仙风道骨,武术娱乐比赛中运动员的搏斗、竞技能力热血刺激都吸引人们去关注它、喜爱它。
武术特有的民族特色,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与与众不同;武术在国际间的交流与传播能够提高国家软实力,促进世界的和平统一;武术的技击特性尽管在现时代已慢慢消退,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仍然不可替代;武术的健身养生功能在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促进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方面也颇具成效;武德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武术的娱乐功能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武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与基本健身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健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大众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也有良好的可实践性。
[1]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蔡仲林,汤立许.武术文化传播障碍之思考——以文化软实力为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3]张国华,周梅.论健身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2009(3).
[4]乔凤杰.文化符号:武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蔡金明.试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功能[J].台州学院学报,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