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当代东北文学创作流变
马双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论文梳理了当代东北文学创作的三个时期呈现出的整体特征:与时代同步的十七年东北文学;地域特色突出的新时期东北文学;与世界同步的新世纪东北文学。通过梳理指出当代东北文学已经由现代东北文学的文化积淀中形成更具开阔视野的当代文学创作风格,在东北历史文化的积淀中铸就的深邃的底色下,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一支。
当代;东北文学;创作流变
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等作家的出现使东北文学在中国大陆乃至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创作,构建了东北现代文学“沉郁、雄健”的文本特色,展现了刚健粗犷的风格,抒写了浓郁的乡愁,取得了现代东北文学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就。建国后,东北文学在“东北作家群”创作的地域特色和精神气质影响下,步入了当代。
1948年,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出版,首先拉开了当代东北文学的序幕。小说描写了东北元茂屯村子从1946年到1947年间发生的土地改革全过程。这部作品的出版,既与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东北解放后的形势,做出了《关于东北解放的形势与任务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是完成“经济建设的巨大历史任务”相一致,又契合了《东北文艺》的主导思想。1950年2月,《东北文艺》创刊词中写道:“它的任务是团结一切爱国的民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在毛主席为工农兵的新文艺总方针的指导下,和东北人民一起,为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文化思想上的残余势力,完成东北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而奋斗。”创刊号尤其强调了“要在此总目标下,具体执行东北文代大会提出的‘创造新的人民形象’、‘把文艺提高到人民建设时期的新水平’的方针,表现人民大众在革命和生产建设中的优秀品质和伟大业绩,创作富有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又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人民文艺,发挥文艺为经济建设服务与教育人民的伟大作用”。此后东北文学沿着这个总目标的导向前行。
东北作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纷纷以新的姿态撰文歌颂伟大的新时代,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新变化。在延安解放区创作了反映东北土地改革题材小说《江山村十日》的马加,完成了长篇小说《开不败的花朵》、《双龙河》,在80年代初,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北国风云》,是少有的贯穿于现当代文学两个历史时段的东北作家。在建国初期,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还有白朗的小说《不朽的英雄》、师田手的小说《宋振甲的心愿》等,他们都是原“东北作家群”中的一些作家。
在延安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并发表过文学作品的部分作家,在建国后也积极创作,当时公木的《鞍山行》、《鞍山散歌》等歌颂祖国工业建设的诗歌,草明出版的建国后第一部工业题材的小说《火车头》,高士心的反映建国初期林业工人生产建设的小说《长白山绵绵山岭》等作品在当时都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这一切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东北文学文化的建设,而且也使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至第一次文代会上所倡导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政策得到了有力的践行和良好的衔接。文学是时代的晴雨表,这一时期,东北文学最为突出的就是与时代同步的文学创作。
诗人公木就在新中国诞生的那一天难抑激动的情怀创作了一首较长的政治抒情诗《中化人民共和国颂歌》,诗人完全被伟大的历史时刻所激动,语言充满了浓烈抒情的韵味。韶华的诗《祖国情》、马加和蔡天心的散文《我爱我的祖国》、《向祖国宣誓》都倾情歌颂“在红旗照耀下的人民”,赞美着解放了的土地。与时代同步的文学创作,还有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长影继《桥》之后,又相继出品了《中华儿女》、《赵一曼》、《钢铁战士》、《白毛女》等影片,这些作品突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主导思想,也有较强的艺术性,有力的配合了新政权的思想文化建设。
50年代初,东北先于全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建设,为东北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注入了现代化的生机。这些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草明的小说《火车头》、高士心的小说《长白山绵绵山岭》、丁耶的诗《去串阔亲戚》等作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尤其是《长白山绵绵山岭》这部作品,较早反映了建国之初林业工人为实现机械化作业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篇幅不很长,但出现的人物不少,且都较鲜活,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对生活观察的很细致,林区作业的场景描写的也十分细腻生动,作品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十七年东北文学同整个中国文坛一样,与时代韵律共振中长足发展,革命叙事、时代颂歌、现实主义创作主潮构成了十七年当代东北文学的主调。
当代东北文学在沉寂了十年文革中积蓄力量,进入新时期后,开始呈现出与新时期文学一样的魅力。“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学创作潮流都能找到它的东北版,如知青文学—以梁晓声为代表的北大荒文学;寻根文学——以郑万隆为代表的文化小说;新潮文学——以洪峰、马原为代表的形式探索派;新现实主义——以谢友堇、于德才为代表的东北硬派小说。”[1]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丰富了新时期东北文学的天空。而新时期的“文化寻根”与东北文学的融合所形成的地域文学创作尤其令人瞩目。
新时期东北地域文学的创作既具有东北文化博大雄浑、壮阔宏伟的风格,又集体无意识地融入了他们的原乡文化,使东北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化融和性。许多作家的创作中呈现出带有浓郁的黑土地气息的关东风情。
张笑天对长白山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的熟悉用文学之笔抒写出来,在他的小说《大森林的传说》中记载着“完达山里的山规,赫哲族也好,鄂温克人也好,他们在山里狩猎、挖参,都常常把带的粮食分出一部分放在碓子房和山窝棚里,为的是救济那些遇到厄运的人……”[2]。在他的两部小说《人类走出来的地方》和《大森林的传说》中,主人公被困在山中时,都受到了山中人的无私的救助,享受到小山碓房子中的好心人留下来的食物救济。可以说正是赫哲人的古老风俗给了他创作这两篇小说的灵感。天津作家吴若增评价他的创作“他说起这一带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就更让你感到他心里有一个关东生活的宝库”。
另一位东北作家阿成的小说则更充分地展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中的殖民文化印迹,汪曾祺曾评价说:“看了阿成的小说……我才知道哈尔滨是怎没回事。阿成所写的哈尔滨是那样的真实,真实到近乎离奇,好像这是奇风异俗,然而这才是真实的哈尔滨。可以这样说:自有阿成,而后世人始识哈尔滨。”[3]阿成是这座城市文化的书写者。
辽宁作家(辽东)的邓刚、周建新、孙惠芬、津子围、于德才等作家,也写出了许多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文本。邓刚小说中的碰海生活,塑造了海碰子形象,表现出的海味,展示了我国文学中尚未触及的生活领域。孙慧芬则通过她的《歇马山庄》、《上塘村》展现了在时代潮流冲击下的乡土中国的法度、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嬗变,表现出民间文化价值取向的流向。周建新的笔下,既书写了从异域传来的基督教文化,也写出了这种异质文化在东北所遭遇的根深蒂固的以儒道为主的乡土文化的尴尬。
他们的创作一方面得益于新文学的滋养,但另一方面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对人物性格进行的深层文化透视更使作品韵味无穷。新时期东北地域文学创作的成绩让人们不仅欣赏到东北文学的魅力,更能领略中国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为新时期东北文学提供有力支撑。
进入新世纪,“全球化”由最初的经济一体化推而广之为政治、文化、文学等全方位的全球化。更多的东北作家在创作上,不仅具有东北的地域特色,更具有开阔的创作视野,具有了走向世界的可能。
迟子建,黑龙江人,是当代东北唯一获过茅盾文学奖和三次获过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因此,被称为是新世纪东北的核心作家之一。她凭借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茅盾文学奖。作品通过对鄂温克人历史与现状的书写,不仅将一个富有诗意的民族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将一个民族的心灵史讲述得声情并茂、绵长悠远。她的中、短篇小说同样取得了重要成就:《雾月牛栏》、《清水洗尘》、《白银那》、《日落碗窑》、《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起舞》等,构成了迟子建璀璨而独特的小说世界,跌宕的故事和多种文化的交融,将她的小说装扮成北国的俏丽佳人;久负盛名的阿成,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他的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短篇小说:《年关六赋》、《良娼》、《胡天胡地风骚》、《东北吉卜赛》以及“简史”系列等,多以哈尔滨生活为背景、以底层市民为主要书写对象,在或悲怆或温婉的讲述中,呈现了一个既雍容俏丽又悲苦荒寒的哈尔滨。
孙惠芬,辽宁大连人,80年代中期,孙惠芬开始文学创作。21世纪初,凭着厚重的长篇小说《歇马山庄》,获得了评论界一致好评。作品以改革开放后的辽南农村为背景,展现社会历史变迁中,农村青年的生存现状。作品让人们看到孙慧芬从文本构思到语言的艺术功力等都已进入了她自己创作的成熟期。在这之后,孙惠芬着重用中篇的样式,真正艺术地去再现小说人物的情感命运,展现当代农民生活的本质特征。2002年新年伊始,《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民工》两部中篇同时发表,前一篇刻画了两个女人的心灵细语情感悲剧;后一篇则写一对父子的心灵困苦。作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两位具有独特成绩的女作家外,作为东北本土作家的邓刚、达理、述平、刁斗、李松涛、乔迈等,早已不满足于文学创作中年地域文化的展现,更注重挖掘其文化沉淀的精神。正如伟大的作家的创作从来不是为表现地域而表现,伟大作品也绝不是因浓郁的地域特色才称其伟大,而是因为文学创作中具有的超越民族、历史和现代意义的表现了人类共有的精神世界。
鲁迅曾说:“(文学艺术)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4]这句话经过了一百年演变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从“容易”到“是”是一种误读,但也隐含着一种期望,即,通过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艺术,走向世界文学之可能。悠悠历史长河,当代东北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当代东北文学不仅折射出东北这块神奇土地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更反射着中国文学文化的博大精神。
[1]贺仲明.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创作形态与文学史价值[J].求是学刊,2001,(1).
[2]韩春燕.风景颗粒——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解读[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
[3]汪曾祺.年关六赋:序言[A].汪曾祺全集:卷五[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校:呙艳妮)
I209.9
A
1673-2219(2015)12-0016-02
2015—09—30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东北题材影视剧中的地域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马双(1976—),女,吉林永吉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