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氛围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2015-03-18 03:51:50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传统文化

□ 程 静

企业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企业职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慢慢形成的价值体系、观念形态和文化形式的总和。企业文化一直与企业相伴而生,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企业文化就存在。随着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从成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发现,企业文化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后,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企业文化热潮,各国学者都纷纷探讨企业文化的有关理论与模式,企业管理也因此而上升到更高的阶段——企业文化阶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业经济和宗法政治相结合的条件下,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以汉族为主体,形成在春秋之际。当时,私学大兴,形成了百家争鸣、宗派林立的局面。各种文化形态(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既相判相绌,又互为影响补充。到了秦朝,统治阶级从历史经验出发,又选定了儒家文化而揉进法家和道家文化。汉武帝制定了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这个文化政策实际上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年。从此,儒学便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又经历了多次复杂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如,在人与自然方面,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在人与社会方面,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人自身方面,强调内心世界的和谐,“和为贵”是中国古代中最有影响的人生格言。因此,长期以来,中国人形成了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尊奉传统。以“先王之道”和“圣人古训”作为价值判断的尺度,形成了个人、群体社会协调一致的行为准则;形成了内向而不放任、含蓄而有节制,将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和实践理性融为一体的情感方式;形成了“德制”重于“法制”的管理原则;形成了重义轻利,追求人格的完善超过讲求技艺的道德思想等。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建构了中华民族具有特质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形成了以上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以及独特的民俗、礼仪等,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这样的氛围,使中国成为尚礼仪、崇道德的文明之帮。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主义,小农意识等又给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管理带来危害。

二、在传统文化氛围中的中国企业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影响是久远深长的,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也不例外,这种影响分为正面和反面两部分。正面影响主要有:一是重视道德教化对优秀的价值观念的教化,这样的思想有助引导职工的行为,对职工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从孔子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道德教化对做人的作用,认为羞耻心人人皆有,关键在用高尚的道德去感化、教育人,使大家明白何为卑鄙及高尚,对于这种重视道德感化的行为,有益于企业确立一种好的价值观,让员工被这种价值观制约和引导,增强企业和员工凝聚力。二是重视人伦的思想,这样能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特色。在我国以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中,宗法伦理指导着思想,以这种思想形成的人际关系用来解释世界上万事万物间的关系,尊重人、承认人的价值与尊严。这种思想其实与企业文化的宗旨相一致,能有效发挥企业各项工作中主体的作用。强调发挥人的精神力量,努力形成文化氛围,沟通彼此间的感情,促进企业的发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在当今世界企业管理中都非常重视。三是崇尚礼仪的观念对文化仪式的建立有助。一向重视礼仪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用各种仪式和礼制来形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文化仪式在企业中建设极为有利,通过一定的仪式沟通人们彼此间的感情,用文化仪式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念,优化企业的文化氛围。

(二)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特征。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作为亚文化样式的企业文化,表现出了与现代社会极不相称的特征:一是伦理性。在我国尽管企业间的文化形态差异很大,但伦理道德始终是企业文化的中心,职工的好坏,干部的优劣乃至企业的决策行为,这些都不是以经济作用,以及效果如何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而是以伦理和道德是非标准作为衡量的准则,因此,企业极为强调个人品质的修养,注重职工的道德约束。二是非制度性,企业行为很多操作程序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往往是口头承诺或约定的礼仪和习俗,因而显得松弛、无规定性和拖沓,这些很难适应现代企业规模化管理。三是政治性,由于企业经常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致使我国企业文化失去了经济文化特征,导致带有浓厚的政治性文化。四是非自主性,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不完全具备独立的人格,有很强的依附性特色。这种文化特征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要一方面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部分;另一方面吸收国外的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管理文化。

三、营造新的文化氛围,创建新的企业文化

在任何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后,都必然会产生许多新观念、新事物,也会形成新的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和人们对旧文化的更新。改革,则旨在革除国内所有落后的文化和思想;对外开放,是为了吸收和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在改革开放中,必然会面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矛盾和斗争,正因为这些斗争,中国文化的更新才有更大的推动力。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展了国内文化大讨论,旨在摆脱传统文化对人们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大胆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树立新的价值观念,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氛围。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后,企业文化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市场经济相协调。新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传统文化正在被新的文化所代替。但是,任何文化都具有继承性,在改革开发后的文化氛围中建立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决不可能将传统文化完全抛开,更何况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良的部分需要继承发扬。一是在管理方面的许多创造性经验,正在为世人所公认。如反映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著作,像《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被日、美、西欧等国家所重视;二是儒家伦理在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三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所创造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和“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也为世界管理学所推崇。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没有必要妄自菲薄。然而中国毕竟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高速发展阶段,中国的企业文化不仅起步晚,而且建国后长期受旧文化和旧体制的束缚。时至今日,企业文化建设还较落后,因此更没有理由妄自尊大,只有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之融汇于我国的民族文化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构建起来。

[1]路英民.企业文化探索[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陈春花.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猜你喜欢
道德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