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书,孟红丽
(1.大理学院护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2.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影响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王艳书1,孟红丽2
(1.大理学院护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2.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目的 探讨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对策。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对部分护生及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访谈。结果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受临床教学医院、本科护生自身及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临床教学医院要构建科学规范的护理实习带教模式及考评体系,学校要引导护生正确自我定位,稳定专业思想,培养其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
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护理专业
护生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学过程,是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1]。临床实习教育是护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对稳定其专业思想及就业意愿有深远的影响。我院每年有近250名本科护生到医院进行为期10个月的临床实习,实习医院均为三级医院,实习地点也由云南省内扩展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通过对刚结束临床实习的部分本科护生和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访谈,以及查阅文献、结合自身实习带教体会,对影响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1 临床教学医院方面
1.1.1 师资不足 临床护理工作任务琐碎、繁重,各科室护理人员配备均显不足,几乎所有的带教教师都身兼临床护理工作和带教的双重任务。当临床护理工作多、任务重时,带教教师不得不把临床护理工作作为重点,从而忽略带教工作。
1.1.2 缺乏科学规范的护理实习带教模式 大多数临床教学医院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护理实习带教模式,也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化考评体系[2]。
(1)实习班次、分工不合理[3]。部分科室不是按实习目标而是根据科室需要,哪个班次缺人就安排实习护生,甚至有护生在该科室实习只上同一个班次,而形象气质俱佳的护生则长期被安排在导医台。这样易造成对护生使用过多而指导不足,不仅影响实习效果,而且导致护生专业思想不稳定。
(2)带教不规范。首先,部分医院对带教教师不培训或培训不到位,一些带教教师不了解带教责任,不明确护生培养目标[4]。马小琴等[5]调查发现,11.1%的带教教师不了解护生实习大纲和目标,临床上遇到什么教什么,或只带不教或只做不讲。带教教师简单地认为临床实习就是学习操作技能,忽视理论知识对操作过程的指导,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其次,有的带教教师或医务人员把实习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指派做一些诸如打饭、拿包裹等与实习不相干的事。这导致护生对实习失去兴趣,影响其实习积极性。
(3)带教教师业务水平和基本素质参差不齐。带教教师的选择是保证带教质量及带教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6]。护生普遍认为,带教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基本素质对临床实习效果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带教教师的业务水平主要包括临床业务能力和带教水平(带教意识、带教经验、带教方式)。带教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指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知识面及人格魅力等方面。本科护生对带教教师的理论水平、带教能力和带教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均比大、中专护生高。目前,临床带教教师的学历、经验参差不齐。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学历层次以中专毕业后参加各种形式的大专教育为主,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有限,不能很好地解答护生提出的问题或进行教学讲解。
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时已是成年,自尊心较强,对带教教师的态度比较敏感,而缺乏经验的带教教师,会当着病人的面指责护生,使护生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从而对带教教师产生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实习效果。
(4)带教模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本科护生的临床实习目标和大、中专护生有很大不同,因此对带教内容和模式的要求也较高。但临床教学医院和带教教师把不同层次的实习护生按统一标准进行带教,以对大、中专护生的带教模式和内容带教本科护生。在本科护生的临床实习目标中,除加强临床护理技能掌握外,还要求加强护生教学、科研、管理、交流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目前,大部分医院只强调基本护理操作和部分专科护理操作,使得实习内容缺失,影响实习效果。
(5)临床教学医院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实习考评体系。很多医院没有建立规范化的考评体系,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带与不带一个样,带好与不好一个样,没有建立对带教质量和效果进行考核的标准及奖惩制度,使得很多带教教师对带教不重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间接影响实习效果。
1.2 本科护生方面
1.2.1 对专业的理解程度以及专业思想的稳定程度 据张俊红等[7]调查,仅有23.8%的实习护生选择护理专业是因为对本专业感兴趣,部分护生因不感兴趣或专业思想不稳定,毕业后不想从事护理工作,所以实习期间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视护理操作为负担,能躲就躲。护理本身就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服务,缺乏动手操作会影响护理技能的掌握,从而影响实习效果。
1.2.2 对自身定位不正确 很多本科护生对自身定位过高,认为自己在实习和工作后所做的护理工作应该比大、中专护生高一个档次,所以实习中对于铺床、加液体、发药、送化验标本等技术含量低的护理工作不感兴趣,只想做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动脉穿刺、插胃管等)以及护理管理方面的工作。这不仅影响护生对基本护理工作的了解,又会给带教教师留下“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其带教态度和指导,最终影响实习效果。
1.2.3 角色转变不彻底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还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主动运用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较差[8]。面对每天繁琐、被动重复的护理工作,渐渐失去学习热情。加之护生还未适应医院这个人际关系相对复杂的“小社会”,在人际沟通、礼仪和礼貌方面都有待提高。
1.2.4 就业压力 实习中后期,护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护生因参加各种就业考试、招聘会或考研而不得不请假,影响了实习效果。郝迎学等[9]研究发现,医学生临床操作能力与出勤率呈正相关。部分护生因找到的就业单位要求提前到岗,致使实习中断,影响了实习效果。
1.3 社会方面
进入临床实习后,护生真切地感受到护士的收入、社会地位、受人尊重程度都与医生有很大差距,这使护生实习期间产生今后不从事护理行业的想法,实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影响了实习效果。
2.1 临床教学医院方面
构建科学规范的护理实习带教模式及考评体系:
(1)合理分配实习轮转科室,丰富带教内容及带教模式。临床带教医院和学校应加强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本科护生的实习目标、实习要求和实习计划,并严格按轮转表安排护生实习科室。确定轮转科室后,再按要求确定带教内容和带教模式,带教内容除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操作和理论外,还应包括护理教学、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内容。可通过定期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护理专题讲座、护理小讲课、护理沙龙等丰富带教模式,将新技术、新进展、新理念融入其中,以提高护生的专业认知。同时带教内容和模式应体现护生的不同层次。
(2)严格遴选带教教师,健全教学人员组织结构。带教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基本素质对实习效果有较大影响,应严格遴选带教教师。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学历水平、职称状况、临床经验、带教经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个人基本素质,做到优中选优。由遴选出的带教教师组成一个临床护理教研室或教学团队,逐步健全教学人员组织结构,保证带教时间和带教质量。
(3)定期对带教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定期培训可加强带教教师的带教意识,明确带教目标和要求,增强敬业、爱岗意识和责任心。带教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胜任带教工作;多与实习护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善用激励技巧。制定带教考核标准,定期对带教教师的带教质量进行考核和反馈(由实习护生和教学团队进行量化打分)。
(4)建立带教奖惩制度。定期对带教教师的带教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护士长选拔、奖金分配等挂钩,奖惩分明,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为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水平提供保障。
2.2 学校方面
2.2.1 提高护生专业认识,稳定专业思想 学校应从大一开始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培养护生的专业自豪感,使护生热爱护理专业,巩固其专业思想,为其在校学习和临床实习打下坚实基础。护生对实习的满意度将影响其专业思想的稳定性,护生专业思想的稳定程度和实习效果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2.2.2 引导护生正确定位 学校应将稳定护生的专业思想和明确专业定位贯穿于整个教学阶段,包括早期的学前教育、中期学习护理学导论及基础护理学过程、后期临床见习,以及临床实习前的综合技能强化训练和实习动员。
2.2.3 加强与临床教学医院的联系和交流 学校应定期派主管教学人员到临床教学医院,与护生及带教教师进行座谈,深入了解实习状况、实习满意度、存在问题等,并及时和临床教学医院进行协调,解决问题。定期对带教教师进行教学培训,为护生全力投入临床实习做好准备和保障,确保收到良好的临床实习效果。
2.2.4 借鉴经验 总体来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临床教学医院,在带教意识、带教理念、带教经验、带教模式、带教内容和带教规范性方面,都较云南省内的教学医院好,护生实习满意度更高。学校可将各临床教学医院有利于提高实习效果的措施和经验总结出来,与各教学医院共享,以整体提高实习效果。
2.3 本科护生方面
护生应在教师引导下,对自身护理实习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及时适应新的角色;提高沟通能力,主动与带教教师交流,表达自己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合理规划参加就业考试和招聘会的时间,尽量减少对实习的影响。
[1]孙瑞,王力.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及影响因素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9):87-89.
[2]王小革,郝秀凤,蔡秀芳.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421.
[3]祝晓容.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哈尔滨医药,2013,33 (3):236.
[4]蒋玲芳,朱美华.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9):1568-1569.
[5]马小琴,陆旭亚,汪国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81-82.
[6]滕爱林.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6):73-74.
[7]张俊红,苏静,何春华,等.实习护生基础护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9):1-4.
[8]赵琴.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3,18 (11):854-855.
[9]郝迎学,余佩武,钱锋,等.考研对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653-654.
G424.4
A
1671-1246(2015)11-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