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课文”转为“教语文”—《新型玻璃》教学反思

2015-03-18 02:34:33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陈喜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1期
关键词:报警器丝网防盗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陈喜连

十年前,我曾在柳林镇全员赛教中执教《新型玻璃》(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2014年10月10日,我在考院实验小学组内轮课时上的又是这堂课,两次执教的都是第二课时(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十年前,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的起始阶段;如今,2011年修订版课标已全面实施,处于这两个节点,我的教学当然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思路:由“理解内容”转为“研究写法”

十年前:我的课堂教学始终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将一篇课文学懂,对于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当时我想,如果这样的目标达成了,教学任务也就很好地完成了。因此,教学就定位为引导学生填表完成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课堂上,我采取了教师导学“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其余四种玻璃由小组成员完成。因课堂教学有创新性,尤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刚刚提出来的当时,这一课还获得了市、县一等奖。

十年后:说来惭愧,今年上半年县教研室的领导让我上一节研讨课。上完后,教研室的杜主任说:“小陈,你的课讲完后学生明白了课文讲了些什么,也就是说“得意”做得很好,但“得言”“得法”呢?”确实,现在的小语文课不仅关注学生从课文中学到什么,更加关注这一篇课文在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个性价值。经过文本细读,我觉得这篇说明文内容浅显易懂,但写法特别,主要采用了打比方、拟人的说明方法,这应是这篇课文教学最重要的关注点。于是,教学就定位在引导学生研究文章的写法上,设计的主要环节是:“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在交流喜欢的原因时,教师可以从关联词语的精炼表达,拟人、比喻手法的形象生动,形容词的巧妙运用来引导欣赏,甚至于品味作者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

二、课堂教学:由“分析推理”转为“言语实践”

教学环节之一:教学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与作用。

十年前: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在学生读相应的句子时归纳如下几点。

特点: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丝网接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

作用:防盗。

教师注重了引导,如让孩子一边听读,一边思考,但后面的概括都来自于教师的概括。

十年后:一是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二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特点——跟自动报警器相连。作用——防盗。三是理解:“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罪犯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正是由于这种特殊“夹丝网防盗玻璃”在里面夹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又和电源相接通、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的特点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四是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教学环节之二:掌握五种玻璃的特点与作用。

十年前:教学围绕“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开展“产品介绍会”,其目的是引导进一步掌握重点,落实教学目标。

十年后:学生了解了五种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后,我采用了这样的语言:“这么多的新型玻璃你更喜欢哪一种呢?请把自己当作某种新型玻璃抓住文中所描述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深入思考,将书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一会儿。我们开个产品推销会,请大家把自己推销出去。”这样的“产品推销会”难度明显高于“产品介绍会”,因为这种推销不仅要关注生活,懂得一些产品的宣传,还要经历将课文的“第三人称”带上感情色彩,转化为“第一人称“更具挑战性。

教学环节之三:课文每一自然段开头部分的处理。

十年前:根本没处理,填表时只从后面找句子,无视他的存在。

十年后:处理一是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及作用后,引导学生看课文开头。指名读课文前三句。这三句讲的什么?思考: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然后指导朗读第一段。处理二是在小组汇报填完五种表后,在产品推销会前小结时运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体会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匠心独用。处理三是学习《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一段话加以介绍,插入到课文中,使它与原文犹记地整合。这样放入练笔不仅让学生学会写一段话,更是帮助学生掌握布局谋篇的能力,体现了高年级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由“机械模仿”转为“灵活运用”

十年前:在拓展延伸部分,我模仿其它的大师,幻灯片出示几种新型玻璃的介绍,学生眼睛睁得老大,因为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知道的太少,况且当时的网络运用还未普及,所以每个孩子怀着看稀奇的态度看我“带来的资料”,然后适时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说教。在当时看确实是树立了大语文观。

十年后:课堂上,我让学生将他们查阅的资料进行了交流分享,学生说的比我课件上预设的都多。随后我请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的不便,展开想象,发挥潜能,大胆设计一种更加科学、更实用的玻璃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两次教后的体会

一是牢记“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二是关注“例子”的特别之处。

三是定好“例子”的本体性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报警器丝网防盗
《最后一抹红》
艺术家(2021年12期)2021-03-11 04:10:30
《见证·壹》
流行色(2019年8期)2019-11-04 07:17:12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军事文摘(2018年24期)2018-12-26 00:58:10
自制下雨报警器
防火防盗报警器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2期)2018-04-18 07:13:27
2017年凯迪拉克XT5电路图
在这样的地方使用丝网印刷——走进日常生活的村上
网印工业(2017年8期)2017-10-13 08:08:10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7期)2017-06-05 09:36:13
基于无线通信的入侵报警器设计
电子制作(2017年24期)2017-02-02 07:14:15
基于AltiumDesigner10 的UPS电源停电报警器的设计
西藏科技(2015年2期)2015-09-26 12: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