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中心学校 兰星基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等学识修养。具体指“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而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实施新课改以来,农村小学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有效性的研究,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与新课标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如何避免影响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种种不良现象,探索真正适应新课标的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模式,落实教育家崔峦提倡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呢?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究,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心理学说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凡是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有较高的求知欲。的确,兴趣在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讲究导课的趣味性。如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导入新课时,播放描述秋天美景的录相和“秋姑娘撒枫叶”的动画,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领入了快乐阅读的境界,从而调动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为有效阅读作了良好的铺垫。
古人曰“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可见,教师有机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自主阅读的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关键。如教师普遍采用的“问题导学”式:依据“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有疑问的课题,有疑问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实践,品读有感情的文章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目标明、思路清,就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课文,体验情感,学到一定的阅读与表达方法。又如四年级“批注式”阅读方法的运用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常用的批注符号有①直线“——”、波浪线“﹏﹏”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优美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②画点“…”“△△△”标在文章的重点词语或优美语句下面;③问号“?”用于疑问的语句末尾或旁边;④△标在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前。并采用文字批注的方式,写在文章的天头、地脚、行间、旁空等处。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自主阅读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
俗话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英国著名学者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阵地。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规范学习常规,养成细心阅读、勤于动笔、善于思考、举手发言、认真笔记、规范作业的习惯,养成自觉朗读、默读、浏览、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善于“咬文嚼字,细心研读”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到斟酌字句,遇到疑难,能自觉查阅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或进行换词比较,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与表达效果。例如,《我要的是葫芦》中有一句“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一个“盯”字用得好,它写出了种葫芦的那个人特别喜欢小葫芦。让学生边阅读边比较,如果换成“看”“望”“瞧”等字眼能表达出他对小葫芦的分外喜欢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借助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怎样去欣赏作品,仔细阅读作品,怎样选用生动、准确的词句去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让学生养成细心研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多读书,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义不容辞地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如教学六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之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居里夫人及其他科学家的故事,进一步体会中外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教学四年级《燕子专列》之后,拓展阅读《小狮子爱尔莎》,进一步体会人物、动物之间的爱;教学《扁鹊治病》之后,引导学生阅读《韩非子》,体会其防微杜渐的道理。这样持之以恒的拓展阅读训练,就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
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分门别类积累语言。如积累描绘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特征的词语或句子;积累名人警句,学会从学习上、思想上、道德上等方面归类整理等。这样积少成多,就能为学生掌握阅读知识,提升习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说认为,竞赛是一种强大的外部动因。当它和儿童的自尊心与荣誉感相结合时,可以很快地转化为个体的内部动因,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激发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必须联系班级学生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竞赛活动。如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人物故事演讲”赛,“阅读知识抢答”赛,“经典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展活动,“读书之星”评选活动等,真正寓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于充满情趣的读书竞赛活动之中。
总之,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也是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但只要我们教师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因地制宜、讲究策略、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让校园里的一株株“小幼苗”长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