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满族小学 佟德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必要的教学方式,提问设计精当,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智力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一问一答”式的阅读教学,只为寻求答案,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盲目随意性的提问会使学生厌课厌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去理解、去体悟,然后把习惯性的要“答案”变成理解性的互动交流。问出来的答案是干涩的,而读出来的感情是滋润的。
讲《一夜的工作》,若问学生:“课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什么和什么相比?”这样去做,得到的只能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若用语言训练替代,效果明显不同。让学生用“在……却……”、“是……却……”的方式,说出课文中具有对比性质的内容。这种替代,不但完成了原问题的任务,进行了语言训练,而且集中了课文中的对比因素(实际上是思想因素),使学生对文章、对人物的认识更深一层,更高一层。
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板书课题后,教师便可故意卖关子:“一般来说,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称为亲人,可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不应该称为亲人。”学生阅读课文后,便可与老师争辩:白发苍苍的大娘为了给战士们送打糕累得昏倒路旁,更为了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她至爱的小孙孙;小金花与妈妈一起去救老王,老王得救了,妈妈却与敌人同归于尽,永远地离开了她;为了能让战士们吃上野菜,大嫂毅然来到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以致被炸残了双腿,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永远地架起了双拐……这就是朝鲜人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作的,正因为这一切,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亲人,这种情谊,是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这种情谊,不是亲人,胜是亲人。
教学《詹天佑》一课,在理解“人字形”线路设计时,不用提问,让学生:
画出“人字形”线路(画的练习)
写出“人字形”线路行车说明(写的练习)
说说“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好处(说的练习)
学生在“画”“写”“说”的过程中自然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詹天佑的聪明才智。
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是纽带,“趣”是氛围,教师若能把握文中的“情”“趣”,便可融洽、愉悦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合作、探究,快乐地学习。
课堂教学中,有时却也有无法替代、非提不可的问题,那也无需回避,但对于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倡导追求提问设计的艺术,对于我们很有启发。
提问设计的着眼点,应当能使学生“趋向鼓舞,心中喜悦”,而能引奇激趣之问,就常有这种功效。
提问要达到诱导的功能,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在读文思考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顺着当时学生的思路,提出系列问题,使学生从教师的追问中不断发现自己认识的偏差并不断修正,渐渐逼近准确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追问常用于当时的教学实况,教师必须临场去审时度势地提出有效的问题来,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完全循着课文的情节设计提问,从某种角度说,这是“直问”。如果教师提出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节外生枝”的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这便是“曲问”了。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在教学中通过这样“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艺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孔子曾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有人向我问难时,我什么也不答,只是指出问题的正反面,让发问者自己去深思而得出结论。这里,“提出问题的正反面”引而不发,正是“兼问”的特点。学会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可以发展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品质。这也正是“兼问”的训练价值。
很多语文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阅读教学中,要么不问或少问,要问就问得艺术。课堂提问这门艺术,运用得好,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发学生思维潜能和创新能力,优化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