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严富庆
传统人格是传统社会体制下形成的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人格模式,是在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等自给自足的小规模生产下形成的人格模式。现代人格是工业文明诞生之后,社会现代化的催生物,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现代思想、思维方式、态度、价值观以及相应行为方式的人格模式。社会化是个体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发生的一种互动过程,是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它是个体从“社会人”发展到“政治人”的必然途径。个体在进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都要经历这个由“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政治人”的过程。传统人格的的基本特质基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自卑依附型、消极服从型、保守封闭型、盲目冲动型、私情人治型。与之相对的现代人格的特质有以下几种类型:独立自主型、批判开拓型、开放进取型、科学理性型、负责民主型。
每个人的人格都存在差异,群体也会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与其他群体有明显的人格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出身成长的环境,带有其自身独特的人格特征。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倔强、顽强、开朗、豪爽、外向。少数民族大部分由于生活在祖国的边缘地带,荒漠大山,生活条件的艰苦使他们形成了不畏艰苦、吃苦耐劳、顽强倔强的性格;又由于人际稀少,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下维持更好的生活,需要密切团结互助有爱,因此他们又坦诚直率,乐于助人。但由于社会历史、经济生活条件的多种特殊原因,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现代化程度较低,表现在各方面的未开化和传统性的成份较多。因此,相较于大城市的人,传统人格的因素比现代人格的因素更多,这就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羁绊着藏族同胞的政治社会化的程度。
青年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教化和个体自我内化的过程,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社会长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但最关键的因素是自身的内化过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启蒙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熏陶与感染,他们的生活起居、思想观念大多受教义教法的影响较深,而一种观念的形成需要具备足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开放而独立的思维和科学而自我负责的态度去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才能突破旧观念的框制、挣脱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在接受外在教化的同时,启动主观能动性,对不同的政治观点、各种政治现象进行辨别分析,在顺应中逐渐被同化,被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吸纳,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人格。反之,具有现代人格的人更具备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精神与思维习惯,这一条件使其在政治社会化的进程更快!
因此,现代人格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生活地理条件、历史背景决定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又决定人格的产生发展与特征。少数民族除了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外,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观。德国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说:“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我们又由文化所产生,这是一个伟大的因果循环体系,我们决定文化,文化塑造我们。”因此,藏族大学生人格的现代转型与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协调发展,同步前进。传统文化中重伦理轻功利、重群体轻个体的个体服从整体的文化价值观催生出这种具有依赖性、求同性以及自我意识萎缩性的人格,结果导致个体主体意识欠缺,独立自主能力差,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刻板,适应能力低下等缺陷。这不利于藏族学生对已有思想观念的审思和批判,使他们对文化的自我认识、自我分析以及自我判断能力较弱,因而也就不可能对本民族的文化得到准确定位,在辩证的扬弃与继承文化上也就产生一种惰性,从而妨碍了新思想观念在个体中的萌芽与发育。
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经济水平不发达,物质生活条件低下、交通的不便利以及信息的闭塞使他们更多的留在人烟稀少的家乡,没有更多有利条件使他们走出大山观看外面更繁华的世界,这些一起促使他们养成节俭、顺从、知足的性格,他们早已习惯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父辈传给他们的思维方式,这表现为对外来新事物、新现象的排斥、不愿意接受、自我封闭、自我满足性上。这使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习惯于封闭而不习惯于开放状态,导致他们对外来的新观念新思想缺乏敏感性和新奇性,造成观念的兼容性比较差。因此在政治社会化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政治意识形态观念他们接受较迟缓。
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人的内心积淀并在某种程度来说凝固于人心。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崇祖意识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权威价值观框制着人的精神,约束着人的思想。导致了缺乏自信心和主体意识的服从型、依附型的人格。而藏族同胞基本都有浓厚的宗教信仰,并且部分人陷入过份迷信的泥潭中,这对人起到精神安慰的同时也使他们安于现状、对于处境、命运等都听天由命,这正如一剂催眠剂使人免于周围事物对人的刺激与主动思考,使他们难以形成通过自己亲眼观察去关注社会、实际思考去关心社会的意识,也难以培养社会感,结果妨碍了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兴趣的形成。而政治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自身的内化过程完成的,教化机制和内化机制共同构成了政治社会化的完整机制,内化机制是政治社会化的关键因素和环节。政治社会化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内化机制。政治社会化的内化是指在教育的影响下,个体通过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和政治行为等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将主导政治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政治文化的过程。因此,缺乏个人主体性意识与主观能动性,个体就无法走出自我,融入社会政治体系中,将主导政治文化内化为己有。因为从唯物辩证法中我们知道,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