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研究

2015-03-18 02:34:33谢巧玉陈国松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中职专业护理

谢巧玉,陈国松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4)

激发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研究

谢巧玉,陈国松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4)

目前,中职护理专业多数学生缺乏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增强学习动机、培养护理能力的内驱力。教师要在护理专业教学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和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提高学生的护理专业能力。

中职;护理专业;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普高热”和高等护理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等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也存在很多问题。广大教师普遍反映学生难教,学生也反映专业课程难学,对护理专业不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心理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对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1]。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采取一系列方法和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等卫生职业护理教育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任务,然而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尽管中职护理教育的生源中不乏优秀的初中生或高中生,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高中而分流出来的,中职护理专业生源质量下滑,生源素质更是良莠不齐。在日常教学中,有些学生非常愿意学习,听课专心,对护理操作兴趣盎然,积极参加学校及国家组织的各种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免试进入重点医院学习工作的机会;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有研究指出[2]:“现在的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大多在初中时属于学习上、品德上、行为上的‘后进生’,学习的内在兴趣不足,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加上基础较差,对学习的认知能力较低,往往由于听不懂课而不去听,导致一些学生上课睡觉、看小说,甚至厌学逃学。”

2 学生存在学习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对护理专业缺乏认知,专业学习兴趣不足

中职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习态度、心理及行为易受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时超过教育的力量[3]。多数学生缺乏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他们不清楚护理专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不具备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是听从家人的建议和安排,自身缺乏对护理专业的热情和兴趣。

2.2 缺乏自信,对新的管理方式、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不适应

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多数属于“末流生”,加之中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授课方法与初中相比有很大不同,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首先,中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与初中相比相对宽松,学习需要很强的自觉性,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多数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自学和巩固。其次,课程学习内容与初中相比也有很大区别,初中主要学习文化基础课程,而中职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文化基础课程较少。最后,教师的授课方法发生变化,与初中相比,中职教师更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转变单一的理论教学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而学生已经习惯了初中被动的学习方式,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导致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下降。他们一方面渴望学习,希望通过学习获得自我和他人的肯定;另一方面,他们具有畏难情绪,易动摇放弃,缺乏足够的信心,自控能力较差。在护理专业学习中,他们缺乏自信,逐渐丧失了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最终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学、退学。

3 激发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3.1 开展入学教育

多数中职学生在入学前并不太了解护理专业,对其性质和就业前景知之甚少。因此,在学生入学后专业教师应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带领学生参观校内模拟病房,以了解未来学习、工作的真实环境。同时,组织本校优秀毕业生进行演讲,介绍自己学习工作的经历,发挥榜样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3.2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中职学生多数由初中升入中专,由于教师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的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困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艺术,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前应做到“备学生”,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安排重点突出、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同时辅以准确、精炼的语言,以学生听懂为主,避免“满堂灌”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形象直观化,多采用演示的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提供适应人才需求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

学生之所以对课堂所学内容缺乏兴趣,是因为他们无法感知知识的实用性,不能将理论付诸实践,自然也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最终无法拥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应选取有利于学生专业发展的资源,让学生学到日后工作中常用的知识与技能,获取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3.1 开设实用性选修课 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实用性选修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例如止血法、包扎术、骨折固定技术、心肺复苏术,还有康复理疗中的针灸、按摩、推拿、刮痧等。学生通过对选修课的学习,既复习和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又将理论应用到了实践中,检验了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3.2 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训同步进行 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实践技能和终身教育两个方面[4]。针对这一目标,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将见习安排在第一、二学期中,穿插在理论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理论后及时到实习医院见习。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教学医院的工作压力,也可以让那些对护理专业认知不清的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感知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让学生将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与自己现有的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差距,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5]。

3.3.3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立模拟病区 护理专业实践性较强,学生需在校内完成大量的实训任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立模拟病区,仿真医院环境布局和设置,设立相应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病区,手术室,ICU,CCU等,并在新生入学时让其进行参观,平时也对学生开放,让学生能够随时在高仿真的实训环境中训练和操作,激发学生对实训的兴趣。

3.4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限制,将原来的理论课程和相配套的实践课程组合在相应的教学模块中,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6]。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做,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通过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中,以更好地掌握现代护理技术。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从3个方面开展工作:(1)应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应按照护理岗位的需要调整、充实课程内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是二级以下医院及社区医院、养老机构,承担的主要工作是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确定护理专业方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其次确立工作项目及工作项目中的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组织教学,使理论从属于实践,构建任务引领型教学体系。(2)按一体化教学要求建设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应尽量模拟医院实际工作情景,建设各种功能实训室,如多媒体演示教室、手术室、模拟病房、治疗室等。配备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以方便教师在实训室内完成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同步教学。(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所以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已刻不容缓。

3.5 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以小组共同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7]。合作学习的方法主要应用在护理实践技能课程中,如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社区护理技术等。这些课程的传统教学组织方式为教师示教—学生模仿训练—教师考核。传统方式往往难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模仿训练时间,并且考核需针对所有学生,耗时较长。多数学生反映自主练习困难较多,操作时细节模糊,而此时教师却无暇顾及。在实践性课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需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考核时将小组的整体成绩作为每名成员的成绩。每次练习时安排一名学生操作,其他学生观看,组长在操作过程中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最后由组长收集整理本组的问题并统一向教师反映、提问。考核时教师随机抽取小组中一名学生进行考评,其得分作为小组得分。

合作学习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调动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兴趣是培养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内在动力,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教师应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进而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寿菲,周溢彪.激发兴趣加强实践培养中职学生护理专业能力[J].中等职业教育,2012(20):17-18.

[2]侯建炜.“六步三阶段”教学模型与护理专业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9):95-96.

[3]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4):16-22.

[4]陈军.现代护理观与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6):106-107.

[5]赵志群,白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高燕锋.中职教育中护理教学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3(7):118-119.

[7]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32-35.

G420

A

1671-1246(2015)14-0062-02

猜你喜欢
中职专业护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