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初探

2015-03-18 01:02:02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新河初级中学黄洁端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9期
关键词:外语理念交流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新河初级中学 黄洁端

一、综述

1.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由来

可以说,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是在1946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而产生的。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国际理解教育也随着国际政治、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时至今日,其内涵已得到深化和拓展,理论分支逐步形成,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2.在国外的实施与发展

许多国家已意识到了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一是普遍重视外语,注重增强学生的跨国交际沟通能力。欧洲委员会的“白皮书”提出:“欧盟各国的公民应该掌握三种语言。”二是强调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明晰化。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96年明确提出:培养与异文化共存的能力;培养交流能力等。三是重视与原有课程的结合,在课程中渗透该理念。如北爱尔兰的“相互理解教育”计划,力求在课程教学中形成国际理解的氛围。

3.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在研究方向上,大体可分为关于国际理解教育认识性的探讨;关于该理念本身的研究;学科教学中渗透该理念的研究;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方法的对策类研究;对外国国际理解教育问题的研究。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大体可分为:一是针对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涵义、实际意义与影响做探讨和研究。二是从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形成背景等延伸到对教育行为、“相互理解”等组成要素或影响因子的研究。三是结合我国国情或选取特定研究领域,对我国实践国际理解教育提出新的对策性理论。四是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应用研究。五是通过对比国际理解教育在实施上的差异或研究现有教育经验,以期提取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逐步改良。

二、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意见

1.定义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所谓的“国际理解”,它的实质内容就是以宽容、尊重的态度与他国沟通和共同行动。实质上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己能够理解他人;二是自己能够被他人理解。其目的则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和不同区域、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彼此之间相互合作和交流,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等。

2.实施特征

世界各国在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中,普遍具有如下特点:普遍得到政府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予以支持;普遍重视和加强外语教育,培育学生对外交流技能;开设相关问题研究课程,以加强对他人的理解;进行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机会与其他文化产生交际;注重多元文化教育的促进。

三、当前国际理解教育普遍遇到的问题

1. 外语教育问题

中国许多地区在学前、小学时期就已经开始外语教学,且外语几乎在每个学段都是重要课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人仍然无法将外语作为交流工具,无法使用外语开展日常生活。多数学生将外语作为学习对象而非生活工具。

2. 对外交流渠道问题

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国家间、地区间、民族间、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那么对外获取信息,了解外面的世界成为了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必需。而相关的渠道却并不丰富,与他国直接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参与人群有限,而且内陆、偏远地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几乎为零。此外,媒体、书籍等提供了解外部世界的其他途径,但这些受制于记者、作者偏好以及平面媒体表现的局限性,提供的认识空间其实十分有限;网络又是另一个广阔、高效的信息渠道,但是网络世界中信息量的庞大对于尚处于学习成长阶段、分辨能力尚且有限的学生来说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

3. 教学课程的问题

在当今世界各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中,或开设专门的课程,或将该理念渗透到其他课程当中去。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课程改革也开始逐步向该方向倾斜,并在一些一线学校得到尝试和实践。然而,我国众多的二三线城市以及广阔的农村、山区则因师资问题、课程压力等原因无力开展相关教学。同时,在现行体制下,初中、高中普遍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不少学校在利益、成绩观念面前选择的是倾尽全力向学业考试方向倾斜,造成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被忽视甚至被放弃的现象。

四、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思考

1. 关于“平衡”教育

20世纪教育的国家主义普遍占据优势地位,并且完成了其特定的历史使命,然而20世纪后期,尤其是进入21以后,教育的国际主义愈发重要。并在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较为偏向化的现象,比如我国青少年在对待邻国日本的态度上,既有因其从近代以来对我国多次侵略的历史出发而彻底抵触的,也出现了在民族感情上妄自菲薄的盲目“哈日”族。国际理解教育的平衡重心,应是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设置多元化、培养目标制定的宽容性、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教师、国际教育组织的科学合理的运行和对国际理解教育核心理念从异文化理解、本国文化理解和相互理解到共生、共存的理解汇聚于一个点。

2. 关于“能力”教育

简而言之,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强调的是一种“理解”和“被理解”的能力。最终,国际理解教育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来实现培育具有“世界公民”素质和觉悟的人群的。目前全世界有190多个国家,数千个民族,不可能通过逐一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国际理解,只能通过培育能力的方式,才能够实现举一反三。从这个角度看,外语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弱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仅仅把外语当作知识进行学习,而非作为一种能力去培养、去使用的缘故。

3. 关于教育“态度”

有这么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在国际理解教育之中,“态度”同样不可或缺。在诸多研究材料和文献当中,国际理解教育在实践上均受制于国际交流机会稀少,沟通渠道狭窄等制约因素,或因师资力量、教学压力等现实问题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根据上文中对“能力”教育的论述,这里所述的“理解教育”实际上即是国际理解教育的一种实施理念。笔者认为国际理解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不应过度强调国际性的,而更应从理解的能力培养角度出发,以积极的态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外语理念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