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湘妃怨》语言解析

2015-03-18 01:38尹华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白话文言语言

尹华君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永州 425199)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湘妃怨》语言解析

尹华君

(湖南科技学院 图书馆,湖南 永州 425199)

《湘妃怨》是一个擅长于学术研究的文学博士写的文学作品,读之觉得与众不同,有点出乎意外而又合乎情理。细细品读,这与作者严谨的语言构思、精巧的言语策略,以及恰当的文言白话词语并用不无关系。

湘妃;怨情;语言特色;语言构思;言语策略;文白并存

《湘妃怨》是一个擅长于学术研究的文学博士写的文学作品,读之觉得与众不同,有点出乎意外而又合乎情理。细细品读,这与作者严谨的语言构思、精巧的言语策略,以及恰当的文言白话词语并用不无关系。

一 言为心声:严谨的语言构思

西方语言学家阿尔诺和朗斯洛在17世纪就认为,“语言 是表达思想的符号,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决定了语言的形式”[1]20。这一观点深深影响了西方语言学界,也不断地为后人所阐释,所翻新。到了19世纪,法国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甚至认为,“语言久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语言不可能存在于进行思维和说话的人之外”[2]201。这些观点概而言之就是,语言表达思想,思维决定语言。这与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基石——诗言志——是不谋而合的。钱穆甚至将之概括为,“中国文学亦可称之为心学”[3]245。

言为心声,文心即人心。诗三百之首句“关关雎鸠”,即言爱慕之心。曹孟德之“千里无人烟,白骨露于野”,即言怜悯之心,而其“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即言远游怀乡之心。陶渊明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言归隐之心。王右丞之“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即言唯美之心。柳宗元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即言孤独之心。苏东坡之《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即言凄苦之心。

《湘妃怨》亦然。在肖献军博士看来,娥皇、女英二妃不仅是道德楷模,更是政治牺牲品,是怨女。史传美谈尧舜禹的禅让制,其实就是一曲宫斗剧。二妃在这场宫斗剧中,先后蒙受了婚姻政治化之苦,隐姓埋名下嫁之苦,私定终身之苦,后母迫害之苦,驱赶父母之苦,夫妻离别之苦,苦始苦终,终成最早的“怨妇”。二妃怨妇形象,颠覆了最早的爱情神话的传统,作者立意之新,足以令人咋舌。这一点,已有前辈细说,在此不再赘述。

二 言语策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中国文学塑造艺术形象朦胧美、内涵美的一大法宝,屡试不爽。不尽言,既为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时进行二次创作的可能。《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生死之恋,最后在萧瑟冷落的潇湘馆随着林黛玉的咽气而划上句号。黛玉咽气之前,一句“你好……”不尽之言,虽然是短短的两个字,却有千百种解。

本人不才,凭我理解,就这个“你”字就有如下选项:是指身在正在婚礼殿堂而心系潇湘馆的贾宝玉,还是得了宝玉的人而没有得到宝玉的心的薛宝钗?是既让她爱,爱其曾经那么疼她,又让她恨,恨其最终拍板选择宝钗最为孙媳妇的老夫人,还是为了自身官宦而送黛玉进贾府致使黛玉寄人篱下的生父林如海?是祈求不应的茫茫苍天,还是时不假我的时运?是喜气盈门的怡红院,还是冷落萧瑟的潇湘馆?是有黛玉之神而命运多舛先黛玉而去的晴雯,还是大大咧咧傻人有傻福的史湘云?甚至是三进大观园以自献短处而供人取乐的刘姥姥,还是满口喷粪,敢骂贾府上下没有一个好东西,虽然最终被拖入马厩掌嘴灌粪,却落得敢直言骂街、人人敬畏的焦大?而“好”字之意,更加丰富,更加琢磨难定。是喜,还是忧?是怨,还是恨?是祝福,还是嘱咐?

还是钱穆说得好,“中国人主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其著之文字,出之语言,仅略道己意而止。其未尽者,则待读吾书听吾言者之自然体会。其赞成与反对,亦待其自加判定”[3]150。其中意思,全由读者领悟,任凭读者解读。也只有这样,文学形象的多样性才得以凸显,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的多样美。

《湘妃怨》可以说是一部时下流行的宫斗剧,尧舜禹是前后相继的皇阿玛,娥皇、女英则先后经历了格格和皇后的角色转换。在宫廷斗争中,前朝争权,后宫争宠,无休无止。而这些尔虞我诈的争斗从来不是通过摆在桌面上来辩论来投票实现的,而是通过表面和平背地里较暗劲来取得的。在言语的选择上,说一半留一半,点到即止,声东击西,话里藏话,常常是宫斗剧的标配,其实这正是宫斗中的真实反映。因此,《湘妃怨》的言语策略选择“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得体的。

宫斗剧之所以在时下的中国大有市场,就是因为中国历史上长期上演了、现在也还在上演着宫斗剧。草民有知情权(或者说是知情的欲望),但无处可知情,继而转向戏台。俗话说,要找清官在戏台,其实,要知真相也在戏台。

《引子:舅舅来访中》中述说的虽是舅舅与舅母之苦难,其实是现代湘妃之怨。舅舅的出逃源于1960年那个苦日子。“那时实在太困难了,我们大队里已经饿死了不少人。大队长也生了怜悯之心……”[4]2

我曾经把这段话读给我正在念小学的儿子听,原先只想到他不能理解,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十岁小儿竟然是这么认为的:“还会饿死人,没饭吃,可以吃方便面啊!”“这个大队长好厉害,还能管着人不让走,我们的大队长(少先队大队长)还帮我们扫地,得到广播表扬呢。”

前辈的苦难永远是个迷,看来零零后已经无法理解那段岁月了。天灾人祸交加的那段岁月,民不聊生,吃野草,吃树皮,吃像白面团似的观音土,饿殍满地,哀鸿遍野。可是,这样的关头还有精神枷锁套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宁肯饿死也不要国外的救济粮。最后,到底饿死了多少人,至今是个谜。犬儿不知,那时的大队长是多大的官——简直有生杀予夺之权。连大队长也生了怜悯之心,可见当时的情况有多糟糕。《湘妃怨》此处的寥寥数语,却如蜻蜓点水,水面虽然只是泛出轻轻涟漪,水下却有惊天骇浪在汹涌,读之令人掩卷深思。

三 词语选择:文白并存,雅俗能享

钱穆大师说过,中国人于语言文字,特重雅俗之分。俗即限于地,限于时。而雅则不为其所限。[3]150看来《潇湘怨》的作者是深谙语言的雅俗之道。从俗是作者立意取材的一大原则,也是作者选词行文的一个标杆。然而作者意欲将远古传说解释得更加合理,从众之余,另辟新径是常有的事,偶尔话语出格也就在所难免了。具体到语言运用,庄者雅之,述以文言;非庄者俗之,多用白话。

(一)书信公文多用雅语

古人讲古语,这是常识。然而考虑到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通篇多用符合现代人的白话语言。但在书信公文之时,仍然用文言写作。第二章《下嫁》中,娥皇、女英隐藏了身份,扮成难民饿到在重华门口,最后互相爱慕,私定终身,谈婚论嫁得禀告父母。于是,娥皇与重华分别修书,送与帝尧。

娥皇呈送给帝尧的书信中写道,“伏维阔别以来,已有四月有余,念慈之心,未尝一日而忘,以致兀兀忘行,负重负忧……公子重华……以利安元元为任,虽世之士大夫无与比也”[4]87。全信以文言写成,虽然书卷味浓,但典雅大体,甚合古意。

(二)人物对话多用白话

《湘妃怨》一文,人物对话较多,史前人物的话语想必与现在大有不同,而作者将之转换为现在白话,流畅的表达出来,便于常人阅读。

“公子,我们进屋去吧!”娥皇拉着他的手说。

重华分明感到了从她身上发出的阵阵幽香和柔荑上传来的温度,这不是梦,梦不可能如此亲切。

“公主……”重华迟疑了一下喊道。

“不,还是叫我皇儿吧,我已经习惯了。”娥皇说。

“皇儿,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重华怎么也想不明白,帝王之女怎么会进入这个平常老百姓家,并且还和他共同生活了多年。[4]140

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书中叙事,多以白话表达,顺畅明了。

(三)情景描述多以文白并存

即使在叙事之中,作者有时也在白话之中夹杂了文言词语或者文言句子。这种文白夹杂,时而显得简洁易懂,时而显得艰涩深奥。

在描写帝尧都城平阳出席之夜的祥和时,作者文白并用,十分简明。“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之家,也不管家的大小,都把门前洒扫得干干净净。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贴春联,祭祀祖宗,家家忙得热热闹闹,脸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4]39一连串动宾短语的联排使用,语义明白,语势强烈。

对娥皇、女英的美貌描写,则文白并存。

然细看起来,姐妹二人有各有特色。姐姐一袭长发披肩,肤如凝脂,气若幽兰,眉间唇畔透露出一种高雅的气韵,却又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而给人以温婉、亲切之感。破烂的衣服虽然遮住了她的身体,然而,那有如蝤蛴的脖子,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妹妹面如初春将盛开的桃花,岁缺少姐姐高雅的气质,却多了一份妖娆。双颊边若隐若现的红扉配上那有如花瓣般娇嫩可爱的小嘴,已发给人可爱的感觉。

嘴角始终挂着狡黠微笑,一双游离不定,仿佛会说话似的。虽然不如姐姐丰满,那微微隆起的胸脯尚还未构成曲线美,但却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别有风情。[4]69

娥皇、女英属于古典美女,天生丽质,不需铅华。对其描写当然得用典雅的文言,“肤如凝脂,气若幽兰”写出了姐姐娥皇的庄重美、高雅美。妹妹女英较之姐姐娥皇就多了一份妖娆美,所以多用生动活泼的现代白话来描述,“娇嫩可爱的小嘴”、“狡黠的微笑”、“会说话的眼睛”等词语赋予了女英现代美女的元素。

当然也有文白夹杂,不甚明了之时。如第一章《初识》中对上祀节的描述。

“转眼上祀节到了,天气也日渐暖和起来,帝尧和他的大臣们各自带上自己的家眷,来到汾水河边,洗濯祓除,去宿垢疚,同时祭祀祈福,以消除疾病隐患。”[4]40此处叙事大体上是顺畅的,然而,“洗濯祓除,去宿垢疚”这两个文言词组的运用,就有碍常人理解了,原因是文言太深,不好懂啊。

要之,《湘妃怨》是一部有着学术著作语言特色的文学作品,其语言构思精巧,言语策略得当,文言白话并存,甚合史前人物古意。

[1][法]阿尔诺,朗斯洛.普遍唯理语法[A].胡明杨.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法]房德里耶斯.语言论[A].胡明杨·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1.

[4]肖献军·湘妃怨[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4.

(责任编校:张京华)

I247

A

1673-2219(2015)06-0036-02

2015—03—23

尹华君(1975—),男,湖南洞口人,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地方文献。

猜你喜欢
白话文言语言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Kiss and Ride
语言是刀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