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菲,徐 静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该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起病急,症状重,容易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甚至猝死,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压力增加等,AMI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文献报道45岁以下AMI发病率高达9.7%~11.7%[2]。2014年6月,本院收治1例妊娠期合并高血压、胎死宫内引产术后10d、清宫术后2d突发AMI患者,行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现将发病原因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患者,女,26岁。因“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胎死宫内”于本院妇产科引产,此后仍有阴道少量流血,于2014年6月13日因引产后胎盘残留于本院行清宫术,当日晚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位于左侧,呈持续性闷痛,伴左肩放射痛,持续数分钟后能缓解,当时未重视。6月15日患者胸痛症状加重,且持续不缓解,急诊收治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月余,最高血压160/120mmHg,服用氨氯地平5mg 1次/d,血压控制尚可;甘油三酯偏高8月余,否认糖尿病等疾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检查:体温36.9℃,脉搏8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2/89 mmHg,意识清,精神软,口唇无紫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心界无扩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墨菲氏症阴性,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3~5次/min,双下肢无浮肿。查心电图示:V1~V6 导联ST 段弓背向上抬高(0.10~0.50mV),Ⅲ、avF 导联ST 段改变(压低0.05mV);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Ⅰ定量5.84μg/L,肌酸激酶199U/L,肌酸激酶同工酶58U/L,血红蛋白97g/L,白细胞8.6×109/L,血小板383×109/L,D-二聚体1 930μg/L。胸片提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心包腔超声检查:心包少量积液。入院诊断:AMI,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引产、清宫术后。入院后急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前降支开口狭窄50%,近中段于第二对角支分出后全闭,但因患者清宫术后恶露未尽(子宫内膜修复需7~10d)不宜行PCI术及强化抗栓治疗,故先行药物治疗,待出血进一步好转后再行介入治疗。医嘱予心电监护、绝对卧床休息、吸氧、营养心肌、活血化淤等对症治疗。于7月1日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段于第二对角支分叉后长病变,可见斑块破裂征象,即行前降支血管内超声术及PCI术,植入进口药物支架1 枚。术后予抗血小板、降压、调脂、控制心室率治疗,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于7月8日康复出院。
2.1 病因分析 高血压是最强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之一,因高血压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3]。该患者高血压史5月余,甘油三酯偏高8月余,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该患者发生AMI的主要因素。
2.2 病理基础分析
2.2.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子痫前期的基本病理变化,可使扩血管物质如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I2合成减少,而缩血管物质如内皮素(ET)、血栓素A2等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管痉挛。此外血管内皮损伤还可激活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加重子痫前期高凝状态[4]。
2.2.2 凝血因子 妊娠期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Ⅱ、V、Ⅶ、Ⅷ、Ⅸ、Ⅹ等均有增加。妊娠期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聚集,血球压积上升,促使血液黏度增加,使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妊娠期血沉加速,极易使血管内红细胞黏附性增加,又因妊娠期纤溶活性下降,从而使血小板黏附性增高[5]。
2.2.3 其他 死胎后释放出的一些坏死物质,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3.1 卧床休息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7d,包括洗漱、进食、大小便都在床上进行。向患者解释绝对卧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活动时心率加快,氧供应不足,外周阻力增加,心脏负荷过重,会加重心肌的缺血、低氧,增大心肌坏死的范围,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保持病室安静,限制探视,并告知患者和家属良好的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缓解疼痛。
3.2 合理氧疗 鼻导管吸氧,根据病情需要调节氧流量为2~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改善心肌低氧,减轻心肌缺血。
3.3 病情观察 该患者常有持续性胸痛,疼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为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遵医嘱给予镇痛剂。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电图、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并报告医生积极处理。注意观察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一般为30gtt/min,以免短时间内输入过多的液体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发生心力衰竭及急性肺水肿。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律,在心肌梗死早期多易发生左心衰,该患者未发生并发症。
3.4 PCI的护理 PCI前告知患者PCI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说明桡动脉穿刺的优点,详细介绍PCI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局部疼痛,导管经过上肢血管偶有轻微不适,如麻木、触电等感觉,让患者有心理准备[6]。同时配合医生完成术前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及胸片心脏彩超等常规术前检查;遵医嘱做碘过敏试验。患者第1次行PCI术,进入导管室因环境陌生,无家属陪伴,易产生紧张情绪,导管室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并向患者介绍自己及治疗的医生、麻醉方式、治疗经过等。术毕在桡动脉穿刺处予以桡动脉止血器固定,嘱其右手腕部伸直制动6h,告知患者右手麻木和轻微疼痛是止血器加压的作用,目的是防止出血[7];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且术中应用肝素,存在出血倾向,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和血肿、皮肤颜色及温湿度,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干燥;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指导多饮水,6h>1 000 ml,以促进造影剂排出,协助床上排便。PCI后第2天解除压迫器,穿刺处愈合良好。PCI后第3天行床旁活动。
3.5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1~2周可适当活动,第3周根据病情增加活动量,之后适当体育锻炼,至完全恢复日常生活。遵医嘱规律用药,用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抗凝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皮肤黏膜及牙龈出血、黑便、月经量增多等),如有意外情况及时就诊;不得擅自停药,要在医生指导下停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进食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禁浓茶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1年内做好避孕措施,避免妊娠。定期复查。
通过本病例的护理,认为对引产后突发AMI的患者及时准确地采集病史,观察实验室检验结果,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PCI相关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康复,同时注重出院指导,做好冠心病三级预防。
[1]闺瑞金.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3,11(12):232-233.
[2]杨金玲,李广平.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J].临床荟萃,2014,29(9):961-964.
[3]田庄,田然,刘震宇,等.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5):295-299.
[4]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4-65.
[5]吴晓乐,刘丹,刘霞洪,等.异位妊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457-458.
[6]闫红英,张玉慧.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12(2):146-148.
[7]于涛,赵立新.哺乳期急性心肌梗死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