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昭曦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宋代蜀学转型的再探讨*
胡昭曦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宋代蜀学转型有三个大节点:两宋之际二程洛学传蜀,南宋前期南轩之学返蜀,南宋后期朱熹闽学传蜀;三大节点并非孤立的,且其发展变化,都同书院有密切关系。另外,文章还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关于谯定与“涪陵学派”;2.“二江九先生”之名的由来;3.渊的学术活动;4.阳枋的学术活动;5.巴蜀学者之间的传承、交流与合作。
宋代蜀学;转型;三大节点
北宋中期,巴蜀地区传统蜀学兴盛发达,如苏氏蜀学、范氏之学等。当时,二程洛学兴起,经过洛蜀角立,蜀学开始转型,到南宋晚期实现了传统蜀学同程朱理学的融会,完成了“洛蜀会同”*胡昭曦、刘复生、粟品孝:《宋代蜀学研究》,巴蜀书社1997年版。。近二十多年来,学界关于蜀学的研究日益扩展和加深,笔者在进一步探究中,也有一些新的思考,本文就宋代蜀学转型作再探讨。
对宋代蜀学发展历程,笔者曾有五个阶段*胡昭曦、张茂泽:《宋代蜀学刍论》,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两个高潮*胡昭曦:《宋代蜀学的转型》,载《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胡昭曦:《宋代蜀学的转移与衰落》,载《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均收入胡昭曦:《宋代蜀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之划分。在近来的探究中又认为,蜀学转型还经历了三个大的节点。
“节点”这一概念被应用于许多领域,于科学技术是指“电路中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会聚点”*《辞海》第552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或指“交汇点”、“汇合点”、“两节圆的切点”、“互连公共点”,在教学上“指知识体系中具有很多榫接的具体知识之点”*“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还有空间节点 (如“全国流通节点城市”、《香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网易 财经”2015-06-02《商务部: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发布》;《梅州网》2015-09-30。) 和时间节点(指某个大环境中的一点或一段,如《关于实现中国梦的时间节点》*“新华网 新闻”2015年07月07日载曲青山文。)。本文采参以上诸说而综合之,用“节点”以指宋代蜀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在学术内容上、空间上和时间的交汇点、榫接点、会聚点。
宋代蜀学转型的三大节点是:第一大节点,二程洛学传蜀;第二大节点,南轩之学返蜀;第三大节点,朱熹闽学传蜀。经历了濂洛之学到湖湘学再到程朱理学在巴蜀的发展,又有魏了翁的集大成,使宋代蜀学定型为以程朱理学为主。
(一)三大节点不是孤立的
一般认为,自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至五年六月,周敦颐签判合州(今重庆合川)时期,濂学开始传入蜀地,而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至熙宁三年(1070年)前,程珦知汉州(治今四川广汉),其子程颐随侍,期间周之弟子遂宁傅耆与程颐有交往,“手笔相问”*度正:《性善堂稿》卷15《跋伊川先生帖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四库全书本);《宋元学案》卷12《濂溪学案下》,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实为讲友。这时,濂学在巴蜀影响不大,二程理学也尚未形成。此后,二程洛学逐渐强大,迄至南宋晚期,巴蜀学者信奉程朱理学者益众,或千里求师,或出蜀访学,或在蜀讲著,或传授后学,可谓连绵不断。三大节点是这种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突出事件和集中时段,它们密切联系,且与巴蜀地区其他时段程朱理学之传有相互交流和融会。
(二)三大节点的时段、内涵和特点
第一大节点,是北宋末年二程洛学传蜀。先是涪州(治今重庆涪陵)乐温(今重庆长寿)人谯定闻程颐“讲道于洛”,乃“洁衣往见,……遂得闻精义”。 哲宗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到元符三年(1100)正月,程颐贬到涪州编管的两年多时间里,谯定从游,学《易》、《大学》、《中庸》等。谯定又传之门人弟子。
第二大节点,是南宋前期张栻之学返蜀。南宋初年成都人范仲黼“去湖南” “游南轩之门”、 “从南轩学”, 从而“直接五峰(胡宏)之传”,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以后主讲于成都沧江书院,出现了传播南轩之学的“二江九先生”学者群,形成了蜀中南轩之学大盛的局面。
第三大节点,是南宋后期朱熹闽学传蜀。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 涪州人渊千里问学,从朱熹学于闽北建阳考亭之竹林精舍(后称沧州精舍、考亭书院) 和潭州(今湖南长沙)约三年时间,后师徒远隔,朱熹仍加指导,渊“将朱熹之学与乡里之学(包括谯定《易》学),融会贯通,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易》学思想”*李胜:《渊事迹征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4期。。宁宗庆元三年(1197),在“伪学之论方炽” 的险恶政治环境下,艰难跋涉,到福建拜见朱熹问学求道、号为朱熹高徒“第一人”*《宋元学案》卷70《沧洲诸儒学案》。的度正(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人),返川后传播理学,培养理学学者。从学于渊和度正的合州巴川人阳枋,则是这一节点中卓越的代表人物。
三大节点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蜀中几位主要学者都长途跋涉到洛学名师处从游请教,直面授受,得其真传,获其精义。
如果说苏氏蜀学的衰微,存在三苏不善运用书院教育繁衍学术建立学派体系的因素,在宋代蜀学转型中,书院则起到很为明显的作用,是重要传学场所和助推力量之一。三大节点的发展变化,都同书院有密切关系,这是三大节点的突出特点之二。
(一)北岩书院与洛学、闽学传蜀
涪陵北岩的普净院是程颐注《易》和谯定从学之处,黄庭坚于此题名“钩深堂”。宋代一些书院的前身是名人读书处、著书处或授业处,后来改名或建为书院,北岩普净院即属此类。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 ,知涪州范仲武将普净院钩深堂建为北岩书院*《宋本方舆胜览》卷61“涪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曹彦约:《昌谷集》卷19《朝议大夫直焕章阁范季克(仲武) 墓志铭》(四库全书本)云,范仲武“守涪州,仅八月,亦不余遗力宽盐课以优井户,尊贤士以劝学者”。,一直存在到宋末。(据载,此后该书院久圮,清乾隆九年知州罗克昌率绅士公募重建,改名为钩深书院。*乾隆《涪州志》卷2《学校》,乾隆五十一年刻本。)程颐在此注《易》讲学,谯定从程颐学于此;程颐门生洛阳人尹焞在这里寓居,究治《伊川易传》;阳枋在涪师事渊并曾担任北岩书院堂长,成为蜀中理学一大家;阳枋在北岩书院授业,“士之信从者众”, 培养了门人弟子,著者如蜀士赵子寅、鄞人史蒙卿等*粟品孝:《北岩程颐及涪陵易学》,《四川文物》1997年第2期;李良品:《论易学“涪陵学派” 的形成、特点与深远影响》,《周易研究》2003年第4期;李胜:《 涪陵学派论纲》,《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李阔:《论北岩书院的理学教育精神》,《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2006年5月); 李永明:《儒学圣地玉溪里》, 《乐游长寿》第4期,2013年5月13日。。北岩书院于二程洛学传蜀和朱熹闽学传蜀,都起了很大作用,这是应该加以重视和深入研究的。
(二)沧江书院与南轩之学返蜀
宋光宗时期至理宗宝庆二年(1190—1226) 期间,设于成都的沧江书院,在张栻之学返传回蜀、促进洛学的传播和蜀学的转型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著名学者有“游南轩之门”、“从南轩学” 的范仲黼、范子长、范子该和从范仲黼处“尽闻”张栻之学的虞刚简、薛绂等“二江九先生”,他们在此讲学授徒,活动20年之久,“士之请益……座无虚席”。此外还有“南轩门人”杨云山之子杨子谟于宋光宗前后在潼川府治(今四川三台)建立的云山书院、范子长于嘉定八年(1215) 在泸州建的江阳书院、薛绂于开禧(1205—1207) 初在黎州(治今四川汉源) 建立的玉渊书院等*胡昭曦:《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收入胡昭曦:《宋代蜀学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从而使“南轩之学” 在巴蜀广为传播,推进了“洛蜀会同”,形成了“蜀学之盛,终出宣公之绪”*《宋元学案》卷72《二江诸儒学案》。参见胡昭曦:《谯定张栻与朱熹的学术联系》,《中国哲学》第16辑,岳麓书社1993年版,收入胡昭曦:《宋代蜀学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的局面。
(一)关于谯定与“涪陵学派”
涪州人谯定师事程颐,传学甚众,《宋元学案》列出其门人、再传、三传至四传约270人,认为许多理学学者皆自谯定“以上溯伊洛”, 谯定“固程门一大宗也” 。*《宋元学案》卷30《刘李诸儒学案》。二十多年来,学界开始着力对这位传承洛学的一大宗师的资料发掘和学术研究,近年来重庆市和该市涪陵区又对谯定、渊的确切籍贯作了考察,有新的收获。*李永明:《儒学圣地玉溪里》;李胜:《渊事迹征略》;汪树权、冯国庆:《蜀中经学大儒渊》,《重庆日报》新闻中心2014-07-27,来源《巴渝都市报》,又载“中国商网”2014年7月30日。目前,所知有关谯定的资料仍然很少,还需继续发掘。
对于宋代理学或蜀学的“涪陵学派”的命题,目前一些学者是认可的。一般认为,该学派以涪州为中心、北岩书院为据点,以谯定、渊、阳枋为代表,以研治《易》学为突出特色。然而对“涪陵学派”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许多问题有待展开,需大力加强个案研究和综合研究。例如:
1.什么是“学派” ?学术源流列出的学者是否等同于一个学派的成员?“涪陵学派”命题如何界定?有文章写道:“二程洛学以后分为七派,分别传入陕、川、湘、闽、浙、苏等地……在四川有二程之学,即涪陵学派。”*杨金鑫:《程朱理学与书院》,《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第8卷,1989年第4期。“涪陵学派”主要成员有哪些?可否把 《宋元学案》所列谯定学术传承的两百多人大都列入“涪陵学派”?
2.“涪陵学派”先是程颐之教,再是闽学之传,又有巴蜀学术和地方学术传统,其学术内涵和特色尚需综析。《易》学的传承与发展,确为这个学派的突出优势和特色,但对于经学的其他内容和儒学的其他经典的讲论著述,还需展开深入发掘探究。例如,渊不仅治《易》,还著有《孟子注》*《宋元学案》卷69《沧洲诸儒学案》。。阳枋从度正学,度正“乃授以《太极》、《易通》、《伊洛语录》”,阳枋 “于是专意理学”。度正还告之阳枋,“笃志‘四书’以为纲领,而求其放心可矣”*阳少箕、阳炎卯:《有宋朝散大夫字溪先生(阳枋) 行状》,《字溪集》卷12“附录”,四库全书本。。 阳枋叔侄登度正之门是“共叩理学” ,而不只是请教《易》学。阳枋赴涪谒渊后,“有及门从游者”,阳枋告之曰:“若欲求孔门……则当熟看《语》、《孟》、《中庸》、《大学》,以求其至,吾之学如是而已。” 阳枋在遂宁明善堂“讲论《中庸》、《大学》、《易图》、《象数》” ;在巴岳精舍讲学,“究濂溪《易通》、邵子《经世》、横渠《正蒙》、朱子《启蒙》等书理与数,咸诣精纯,各有义疏。”*阳昂:《纪年录》,《字溪集》卷12“附录”。
3.目前对“涪陵学派”在巴蜀地区和中华学术文化发展中的贡献和地位,很少有论著谈及。
4.现存有关“涪陵学派”学者的文集,需加细致整理并单行出版,如《性善堂稿》、《字溪集》,对那些有关散篇文字,也需加以辑录整理出版。
(二) 释“二江九先生”
《宋元学案》专设《二江诸儒学案》,足见其对二江诸儒的重视,目前对二江诸儒和沧江书院的研究还很不够。近来,笔者对其中一个问题有点新的看法。*胡昭曦:《南宋二江诸儒与南轩之学返传回蜀》,《宋代文化研究》第2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蔡方鹿主编:《张栻与理学》,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二江诸儒学案》列出一些在沧江书院返传南轩之学的学者,有“二江九先生”,即范荪、范子长、范子该与范仲黼(皆成都人),薛绂、邓谏从(汉嘉,今四川芦山人),虞刚简、程遇孙(仁寿人),宋德之(唐安,今四川崇州江源人)。为什么会称“二江九先生” ?
“二江”乃泛指成都,因郫江(府河)、流江(南河)绕成都城而过,有“二江珥城”、“二江双流”之谓。沧江书院就在成都东门二江汇合处附近。
二江诸儒中学者较多,《学案》为何特别指出“其时二江有九先生之目” ?据已见资料,一是,早有“永嘉九先生”*叶适:《水心先生文集》卷29《题二刘文集后》写道:“按《周博士集》(按即周行己《浮沚集》),元丰时永嘉(今浙江温州)同游太学者蒋元中、沈彬老、刘元承、刘元礼、许少伊、戴明仲、赵彦昭、张子充,所谓不满十人(按加上周行己共九位学者),而皆经行修明为四方学者敬服者也。”四部丛刊本。、“元丰太学九先生”*《宋元学案》卷32《周许诸儒学案》载,“(周)浮沚时与许景衡、刘安节、(刘) 安上、戴述、赵霄、张辉、沈躬行、蒋元中称 ‘元丰太学九先生’”。“考所谓‘九先生’者,其六人及程门,其三则私淑也。”“吾浙学之盛,实始于此。”之称,并且认为“永嘉自‘九先生’而后,伊川之学统在焉”*全祖望:《鲒埼亭集》卷31《永嘉张氏古礼序》,四部丛刊本。。二是,南宋时浙东有专设或在孔庙设“九先生祠”以供祭祀者*(元) 佚名:《无锡县志》卷3下《学校》;宋褧:《刘静修改封谥升从祀》,《燕石集》卷13。均四库全书本。。《学案》称二江之“九先生”,很可能是借鉴“永嘉九先生”之称和受到专设“九先生祠”的影响 。叶适对“永嘉九先生”传洛学入浙非常看重,把“永嘉九先生”之举视作为伊洛之学入浙“开道”,使浙学大盛*周梦江:《试论永嘉“元丰”九先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5期;陆敏珍:《“违志开道”:洛学与永嘉元丰九先生》,《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巴蜀“二江九先生”返传南轩之学回蜀,推进了“洛蜀会同”,使蜀学大盛,二者都起到学术开道和传承作用,接续孔、孟、二程学统,传播并发展洛学,大力弘扬理学。因此,列出巴蜀二江诸儒中九位着力传播南轩之学的蜀中学者,以之喻比“永嘉九先生”,示尊崇表彰、激励后学之旨。
还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时于两浙东路四明(明州、庆元府,治今浙江宁波)有九先生之祀;理宗宝祐时,四明人袁从为两浙西路常州无锡县令,也于县学设九先生祠。《宋元学案》的原著者黄宗羲是浙江绍兴府余姚人,补修者全祖望、王梓材、冯云濠均为浙江宁波府鄞县人*陈金生:《宋元学案 点校前言》,《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他们熟悉“九先生”之称及其内涵,因此与之类比,把这个对理学名儒的誉称,给了南宋时在成都研习和传播南轩之学、为洛学开道使蜀学大盛的著名学者,称为“二江九先生”。 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或者南宋时在成都早已有“九先生”之称。
据《(阳枋)纪年录》,绍定元年(1228年),阳枋偕季弟全父、族侄存子“造公于涪之莲荡”。绍定二年(1229年),“公既有得于师传,乃退居家山辟室静观,以求所至”。这一年阳枋离开渊,回到家乡。结合该录端平三年(1236年) “弟全父从性善于京师者七年”的纪事,自端平三年逆推七年,阳枋弟弟全父离开渊到京师从学于度正,当是在1229年到1230年间。他们二人大约在1229年离开渊,其原因何在?目前未查见阳家出什么大事,有可能是渊突然去世,阳氏兄弟无法继续从学,因而阳枋“退居家山”,阳全父则赴京师“从性善”。端平二年(1235年)阳枋到京师求学度正,是年,度正逝世,阳氏兄弟一同回归家乡。又据《阳枋行状》:“会性善以君命召”,此后在1229—1235年间,度正先后任军器少监、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后公殁,性善入侍经帷,祈归弗获。公乃万里往卒业。” 说明渊是在性善入侍经帷时、阳枋赴京从学度正(1235年)前去世的。*摘引粟品孝教授提供的考论文字,参见黄博先生的《度正年谱长编》(电子版),并此致谢。
(四)阳枋的学术活动
在第三大节点的学者中,阳枋是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所见阳枋的资料较多,有的研究文章在一些问题上也相当深入,但也是方兴未艾。不少方面还需探究,比如:
1.阳枋与北岩书院。阳枋(1187—1267)既是著名理学家,又是教育家,60岁以后曾被邀主教白鹿书院、任竹林书院山长,皆被“固辞”,担任过忠、万、梁、达州考试官。任北岩书院堂长后,“堂规一仍白鹿(白鹿洞书院) ,士之信从者众”*阳昂:《纪年录》。。有文章说,“北岩书院繁盛一时,与东湖、濂溪、象山等书院齐名”*张阔:《论北岩书院的理学教育精神》。。阳枋对北岩书院的教学和理学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实为涪陵学派之代表人物。阳枋这位合州巴川(治今重庆铜梁)人,为何成为涪陵学派的主要学者之一?可能有如下因素:他在34岁时登谯定传人度正之门叩问理学,42岁时到涪州造谒渊问学求益,65岁(一作64岁*阳少箕、阳炎卯:《有宋朝散大夫字溪先生(阳枋) 行状》说:“庚戌,长北岩堂。”庚戌为淳祐十年(1250),阳枋时年64岁。)时任涪州北岩书院堂长,以后许多学术活动都在涪州和峡州、夔州一带。阳枋任北岩书院堂长有多久?一说“以古稀高龄主讲北岩书院五年” ,一说 “讲学于北岩书院,传道授业二十余年” ,尚需确切考订。
4.关于阳枋家族的学术活动。宋代蜀学有一大特点,即学术家族是一支重要力量,阳枋家族的学术活动很值得研究。阳枋求教度正和求教渊,都与其弟全菴(即阳房(全父))、族侄存菴(即阳岊)同往,端平二年还准备同阳岊往问于魏了翁(因魏被召入朝,未果),可见阳全父、阳岊都是度正、渊门人和涪陵学派成员。有文章列出了阳氏家族的学术状况,写道,“阳氏家族以诗书传家,其中进士有阳枋(按中进士为1241年)、阳少箕(1262)、阳炎卯(1247)、阳昂(1262)、阳恪(1262)、阳醴(1262)、阳义方(1262) 等,以习《易》为著者则有阳元泽、阳枋、阳房、阳昂、阳岊、阳恪等”*金生杨:《论南宋合州阳氏易学》,《周易研究》2011年第3期。。三四十年间,阳氏即有7人中进士、6人成为易学著名学者。
(五) 巴蜀学者之间传承、交流与合作
宋代蜀学的发展,是全国尤其是巴蜀学术发展的结果。在宋代蜀学研究中,不仅要注意到川西、川南地区,更要注意到川东、川北地区(含今重庆市)。蜀学的转型,经历了大约一百多年时间,其间巴蜀学者之间的传承、交流与合作,是重要的组成和强大的推动力。举数例于下。
“ 魏国张公(张浚,1097—1164,绵竹人,张栻父)尝从谯天授(即谯定)游”*《宋元学案》卷44《赵张诸儒学案》。。“冯时行(?—1163,巴县人)、张行成(临邛,今四川卭崃人)则得先生(谯定)之余意”。“其(谯定)学传于李舜臣(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人)” ,李舜臣“子心传、道传、性传”,心传、道传“兄弟固二江诸子学侣”*《宋元学案》卷30《刘李诸儒学案》。。
被称为朱熹“同调” 的刘光祖(号后溪,1142—1222,简州,今四川简阳人) ,其门人中就有度正*真德秀:《西山文集》卷43《刘阁学(光祖) 墓志铭》(四库全书本);度正:《性善堂稿》卷13《刘左史祭文》;《宋元学案》卷79《丘刘诸儒学案》;《宋元学案补遗》卷79《丘刘诸儒学案补遗》,人民出版社2012年校点本。。
“往返万里” 问道于朱熹的合州巴川人度正,著有《性善堂稿》、《周子年谱》,曾长期在四川传播理学。知华阳县时,在文翁石室西面建“三先生祠堂”, 祠周敦颐、程颢、程颐,以朱熹、张栻配享。又请魏了翁作《成都府学三先生祠堂记》。还刊刻魏了翁带回的朱熹语录*《宋史》卷422《度正传》;《宋元学案》卷69《沧洲诸儒学案下》。。
阳枋,16岁,奉父命“执经” 于度正。24岁,“度公以华阳宰兼蜀学训导,公(阳枋,下同) 于是留石室,因请业焉”。34岁,“引季弟全父、族侄登性善之门,共叩理学”。46岁,“携二子游遂宁,教官黄循斋请公长明善堂,魏鹤山高弟、前进士严君师夔敬公之学,相与为友,讲论《中庸》、《大学》、《易图》、《象数》。”47岁,“在武信(即遂宁,唐时于此设武信军),四方之士闻公学,从游弥众。夏六月,遂与心友罗东父、宋寿卿偕门人讲学于巴岳精舍。”49岁,度正写信以便阳枋 “往问于鹤山魏公,会魏公以命召,不果遂。……是岁上魏鹤山书” 。67岁,“与税巽父论《启蒙》小传”*阳昂:《纪年录》。据《宋元学案》卷80《鹤山学案》载,税巽甫名与权,巴郡人,“受业鹤山之门,精于经学”, 尤长于《易》。他长期执业魏了翁门下,录有师言《周礼折衷》和师生问答的《师友雅言》。。据载,吴泳(潼川,今四川三台人)、洪咨夔(於潛,今属浙江杭州人)、李性传、魏了翁(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都“敬公(阳枋)为学,咸器重焉”*阳少箕、阳炎卯:《有宋朝散大夫字溪先生(阳枋) 行状》。。
宋代蜀学转型的基本完成,大致在魏了翁时期。魏了翁生于孝宗淳熙五年(1178),逝于理宗嘉熙元年(1237),其在世时间大约与度正(逝于1235年)、渊(逝于约1229年),阳枋则稍晚些(逝于1267年),他们之间皆有学术联系 。魏了翁既有传统蜀学之继,又有程朱理学之承,私淑朱熹、张栻,近接周、程,远溯孔、孟,是宋代继朱熹、张栻之后最卓越的理学家之一。他广交学者、联系蜀士、举办书院、撰写著作、刊布朱著、讲传理学、请谥先儒,实现了“洛蜀会同”,成为传统蜀学和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蜀学研究》第143—162页。
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 ,蒙古军队大规模进攻四川地区,在巴蜀肇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争。从端平二年到淳祐二年(1242) 的七年间,宋、蒙在四川反复拉锯相斗,川西战乱频繁,成都被毁,经济残破,人口锐减,学者流徙,而川东地区一度战乱较少,特别是淳祐三年至宝祐元年(1243—1253)余玠主政四川并将制置司自成都迁到重庆,采取山城防御等措施,政局相对稳定。随着四川政治中心的迁移,川东地区就成为了四川的学术中心(约有二三十年),以阳枋为代表的“涪陵学派”和其他学者即其中的主要力量,于此可见蜀学转型第三大节点之重要地位和又一贡献。
《宋史》评价说,魏了翁举办书院,传播理学,“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宋史》卷437《魏了翁传》。,作为理学名家和宋代蜀学的集大成者,魏了翁确实有此作用和地位。但同时也要看到当时的学术背景和前人的学术传承、魏了翁的学术基础及其源流以及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诚如赵汸所云,范仲黼、虞刚简等 “讲学蜀东门外……由是蜀士尽知周、程、朱、张传授之旨”*赵汸:《东山存稿》卷6《邵庵先生虞公(集) 行状》,四库全书本。。虞集所说“吾蜀之士尽知伊洛之渊源,则我曾大父(虞刚简) 与文靖公(魏了翁) 实发挥之也”*虞集:《道园学古录》卷6《魏氏请建鹤山书院序》,四库全书本。。两宋之际、南宋晚期涪州、重庆府及夔州路学者们促成 “洛蜀会同”、传播程朱理学之绩不可忽视,应当加强研究,方可全面了解宋代之蜀学。
从本文所述宋代蜀学转型之三大节点中,可见第一、第三大节点的基本特点和重要史实,可以概观宋代蜀学发展之时空演化和重点环节,亦可概见川峡四路学者促成“洛蜀会同” 的一些状况。然所述甚乏完善或有谬误,有待达识方家补正。
A Discussion on the Transition of Shu Theory in Song Dynasty
HU Zhao-x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China)
In the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Shu Theory embraced its prosperity in Song Dynasty,when the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theory to the syncretization of Luo and Shu was fully realized in the short 100 years. The paper puts forth three key points of the transition, that is, the spread of Luo Theory by Cheng Hao and Cheng Yi in Shu between Northern Song and Southern Song Dynasty,the School of Nanxuan thriving in Shu in the early stage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the spread of Min School by Zhu Xi in Shu in 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ll the three issues were quite correlative, the development of which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academies. Moreover,the discussion would focus on another five questions,that is,Qiaoding and the School of Fuling,the origin of “Mr. Er Jiangjiu”,the research of Huan Yuan and Yang Fang, the inheritance and cooperation among scholars in Ba-Shu areas.
Shu Theory in Song Dynasty; transition; three key points
2015-10-18
胡昭曦(1933—),男,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宋史和巴蜀历史文化.
K244
A
1008—1763(2015)06—0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