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绣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2015-03-18 01:04刘藏岩温州大学商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刘藏岩(温州大学商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瓯绣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刘藏岩
(温州大学商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瓯绣作为具有千年历史传统的古代名绣,虽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却难以改变濒临灭绝的困境。调查显示:瓯绣面临着公众认知度低,定位空间狭小,从业人员培训周期长、人数少,传承方式单一等诸多发展难题。建立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动力,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为辅动力的“三力并举”机制可成为破解瓯绣传承危机的新路径。

关键词:瓯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

刺绣又名“针绣”“扎花”,在古代被称为“黹”。据《周礼·春官·司服》记载,周王的冕服中有“衣”,据郑玄注即黹衣,就是刺绣的服饰。据《尚书》记载,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到了周代,亦有“绣绩共职”的记载,凡绣都须画了再刺之。

《绣谱》是我国刺绣史上的第一部专著,由清道光元年(1821年)的女刺绣工艺家丁佩撰写。1919年由沈寿口述、张誊整理的《雪宦绣谱》,是我国历史上阐述刺绣艺术实践的另一部重要专著。以上专著侧重于刺绣针法技术上的研究,同类别的还有1930年朱启钤的《丝绣笔记》、1941年张华璂与许频韵合著的《刺绣术》、1957朱凤编著的《中国刺绣技法研究》等。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大量较多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和地方民间刺绣艺术的著作,其中,以台湾的金韺兰、刘良佑1995年所撰写的《中国传统刺绣针法之研究》较具代表性。

刺绣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长期男耕女织分工下出现的手工艺文化。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的刺绣产品生产,如上海的顾绣、北京的京绣、苏州的苏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湖南的湘绣、河南的卞绣、山东的鲁绣、湖北的汉绣,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民间刺绣,如苗绣、侗绣、瑶绣、土家绣等。其中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秀。而原产于温州瓯江两岸的瓯绣位次排列仅次于四大名绣,被称为中国“中国五大名绣”之一[1]。

道光末期(1853年),温州就开始有专业绣铺。传统瓯绣由于具有构图精巧、色彩绚丽、运针灵活善变、排线平齐匀薄、针法严谨、绣理分明等特点,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宝贵遗产。但由于种种原因,瓯绣面临着人散艺绝的危机。

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属性。罗正副(2008年)指出,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使之有效地得到保存、延续、继承,并传之久远,惠泽后代[2]。李雪则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应建立在相信文化内在选择机制的前提下适当引导,这样才能给文化最大的发展空间[3]。李于昆(2005年)对文化传承的多种途径进行了研究。郑一民(2008年)、王大为(2007年)、伍振(2008年)、刘锡诚(2006年)、马岩芳(2009年)、祁庆富(2006年)等探讨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价值与保护策略。刘海燕(2013年)提出“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会市为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宣传;通过信息咨询、发送资料、举办展览、专题展演、进行座谈等形式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对策措施[4]。陈中权(2012年)认为“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和产业化”是“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非物质文化保护对策[5]。陈明艳(2009年)等探究了通过把瓯绣艺术融入现代高档服饰,提升瓯绣商用价值,促进温州瓯绣产业化发展的策略[6]。对于瓯绣的传承和保护,王小明、杨军明(2012年)指出:“瓯绣一直就有产业化的传统。但近年来生产规模缩小,产品良莠不齐,市场萎缩。瓯绣从业人员收入微薄,人才传承出现断层,处境艰难。”[7]尽管当地政府和传承人尝试了多种拯救途径,但收效甚微。

关于刺绣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很多,值得本研究参阅和借鉴。在众多文献中,关于刺绣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也有很多文献提出了从政府、市场化角度实施保护的策略,但这些建议多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而探讨通过机制设计原理,充分利用机制要素的“激励相容”原则,通过机制要素之间的博弈及力量均衡,实施开发设计自动力可持续发展保护机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还较少见。

一、瓯绣保护、传承及发展现状调查

为全面了解瓯绣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传承危机,本文作者于2012年6月28日至2012年7 月8日期间组织学生对普通公众进行了走访调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收集有效调查问卷样本293份,本文作者并且组织学生对温州瓯绣研究所所长、原温州瓯绣厂厂长、瓯绣专卖店经营者、瓯绣大师、瓯绣传承人等人次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笔录近20万字,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公众认知度低,保护前景不容乐观

公众对瓯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较低(34%),由于调查是在瓯绣发源地——温州进行,这个调查结论说明问题实际上更加严重。公众对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是保护和开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前提。缺少公众认知的瓯绣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前景都不容乐观。

2.瓯绣定位空间狭小,市场规模受限

瓯绣在传统发展中,产品用途主要定位在服饰用品、馈赠礼品和家庭普通装饰用品等较狭小领域。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审美观念、消费理念的改变,瓯绣用于服饰用品的市场需求逐渐萎缩,购买用途则主要集中在了馈赠礼品和家庭装饰用品上。但由于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商品种类的异彩纷呈,馈赠礼品和家庭饰品的选择空间也在无限扩大,瓯绣在市场竞争中的份额不断受到挤压。需求的减少,直接导致市场规模的萎缩。

3.培训周期长,从业人员少

瓯绣作为一种手工技艺具有非常复杂的技术要求,初学者需要10 – 12个月时间才能基本掌握,技法纯熟需要5 – 15年时间,还要看学习者是否有天分和悟性。这对于习惯使用按键操纵机器、讲究便捷高效的现代人,可以说是一个很难适应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市场需求小、绣品售价低、绣工待遇低,职业发展前景不理想也成为求职者远离瓯绣行业的重要原因[7]。

4.传承方式单一,缺少系统教学

瓯绣的发展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手工类传统文化一样,主要采用家族继承、师徒传授、手工制作、家庭作坊等方式,教学也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当从业人员急剧减少、只采用口口相传、缺少文字记录和系统教学的情况下,瓯绣将随着老艺人的退休和去世,艺种濒危、技艺失传。

二、瓯绣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对策分析

在瓯绣很难借助自身条件和功能实现良性发展的困境下,借助人为机制推动其进入新的生态循环系统就成为必要和必然选择。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借鉴和运用

机制设计理论起源于赫尔维茨的开创性工作。它所讨论的一般问题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设计以及怎样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

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简单地说,假定人们都会按照博弈论所设计的方式行动,并且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对各种情形都设定一个社会目标的话,当我们要实现某个社会经济目标时,就可以通过对博弈主体关系的设计、博弈形式的选取,使得这个博弈的解就是那个预期的目标,或者落在目标集合里,或者无限接近于它。机制设计理论的原理告诉我们:可以在不对博弈主体施加外力干预下进行机制设计,完全借助机制自身产生的效能解决现实棘手问题。

借助机制设计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包括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博弈主体的瓯绣保护传承和发展机制——“三力并举”自动力机制。即在对瓯绣的保护中,不对传承人、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提出超道德要求,而是通过设计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动力、以政府和部分社会群体为辅动力的三方推动机制,完全借助机制产生的内生动力,实现对瓯绣的市场化保护。“三力并举”自动力机制中,以利益驱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机制主动力,该动力也是机制良性自动运行的最终推动力;地方政府作为机制设计的主导者,负责机制运行前期的资源投入和激发;第三种推力来自于媒体、高校、博物馆等社会性组织。

在自然竞争状态下濒于灭绝的传统瓯绣文化已不具备自动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状态的功能。因此,政府在瓯绣自动力保护机制中必须起主导作用,担负起机制设计和早期机制激发的重大责任,当主动力机制(商业模式创新的市场机制)得到激发和正常运转后,政府使命则基本完成,可减少资源投入。在主动力、政府动力之外,以媒体、高校、博物馆等组成的第三方推力也不可或缺,该部分机制要素在社会使命和责任感驱动下加入瓯绣自动力可持续保护机制中实施推动。它们在瓯绣保护中担任着扩大宣传、提供理论指导、培育支持者和购买者等作用,其辅助推动力在“三力并举”机制中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动力,以政府和社会保护为辅动力的三力并举非物质文化保护机制,是一种自动力机制、长效机制,是在减少公共资源投入情况下,唯一能保证瓯绣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建立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动力的市场机制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瓯绣发展过程中,完全借助市场力量实现自身“造血功能”,以创新焕发生机,以利益引导培育产业发展壮大。

1.与市场接轨,实施生产性保护

瓯绣只有走向市场、接轨市场、融入市场,才能形成系统的创作、绣制、营销专业分工的产业链,也只有与市场全面接轨,才能有效实施生产性保护。瓯绣可以借鉴苏绣传承经验,以非物质文化为依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竞争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形成有“源头活水”的良性循环。

2.完善产业结构,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

发展相关的创意设计企业或部门以及下游的市场营销部门,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是瓯绣市场化传承和保护的另一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着力发展瓯绣艺术产业的创意企业,提升瓯绣产业现有的创意设计能力,提高瓯绣作为商品本身的艺术附加值。另一方面,瓯绣产业要拥有自己的商业营销渠道,不断创新营销方法,积极开辟国内外市场。

3.借助现代技术,降低管理成本

借助现代技术,实现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改革,也是瓯绣突破困境的重要途径。刺绣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完全可以借助电脑辅助设计和数字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生产加工中,设计一件产品,从图案设计、绣制实样到计算成本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如果通过电脑计算成本,则可大大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瓯绣商用价值

市场是保护瓯绣的最好平台,市场是瓯绣动力机制激发的关键制约点。瓯绣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收藏价值。瓯绣可作为厅堂陈设、室内装饰、高档礼品、收藏珍品和贵重纪念品。在现代服饰设计中,服饰设计者还可在把瓯绣工艺运用于个性化服饰、正式礼仪服饰及高级单品定制服饰以增强这些服饰的形式美感和实用功能的同时,满足服饰穿着者豪华、尊贵与脱俗的心理需求[6]。

5.提高品牌意识,打造瓯绣商业品牌

品牌是目标消费者及公众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心理的、生理的、综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瓯绣产业,要树立起自身的商业品牌,形成自身的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要从简单、被动的加工者,向拥有独立商业品牌的生产者过渡发展,才能真正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

6.树立现代公关理念,加大促销力度

当今社会,再好的产品如果缺少了市场推广和宣传,也会被人们遗忘。瓯绣产品的宣传手段主要停留在平面广告、展销会洽谈、商铺店面等一些传统的促销方式上,缺少与当今信息时代相匹配的多元化促销方式。瓯绣企业应借助“名人效应”“事件公关”“网络营销”“冠名体育赛事”“冠名电视节目”等手段提升产品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三)建立以政府主导、政策倾斜为辅动力的保护机制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时代要求,政府必须担负起主导作用。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民非遗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应动用公共资源和政府影响力在辖区范围内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精神传承、城市竞争力提升、公众福祉增加方面的巨大价值和作用,树立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理念,为瓯绣的传承和保护奠定意识基础;并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教育,增加公众的鉴赏力,为培育消费市场做出努力,加强宣传,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共识。

2.给予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市场自然选择状态下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做出积极努力加以保护。在瓯绣重新振兴之前,政府在引导瓯绣建立瓯绣产业实验区、实践区的同时,应对电脑刻花、花线生产、绣品装裱等辅助性产业发展统筹考虑,打造完整的瓯绣产业链。在相关政策制定中,还可把瓯绣企业定位为“社会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特别扶持。在传承人保护中还可采用政府订单政策。政府所购买瓯绣产品可用于承办的重大活动、重大赛事奖品和纪念品,还可以用作外事交往馈赠礼品。

3.拓展瓯绣发展空间,实施旅游开发

旅游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作用历来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和学者们的推崇[8]。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可以唤醒旅游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对瓯绣的保护热情。地方政府可采用在旅游区开设专营点,也可以在城市商业街区建设非物质文化工艺品一条街,推进瓯绣的市场化保护进程。瓯绣等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采用购物、鉴赏、体验学习等多种形式以激发旅游者在鉴赏、体验中的购买兴趣。

4.保护传承人,对从业人员实施补贴

在日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常被授予“人间国宝”称号,每年可以从政府得到大约200万日元(约十四万人民币)的资金[9]。在韩国,也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较丰厚的补贴,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10]。我国可以充分借鉴这些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成功经验,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

(四)建立以媒体、学校等公众参与为辅动力的保护机制

1.媒体参与

媒体所具有的媒介功能和传播手段上的优势,使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重要宣传平台。传统媒体中的电视、广播、纸质媒体及新媒体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长,它们可以运用录像、录音、文字、图片、照片等各种形式,对瓯绣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和宣传,建立系统的档案和数据库,切实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存、研究和传播工作作出贡献[11]。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意识,所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将为瓯绣自动力保护机制的顺利运行提供巨大的支持作用。

2.学校保护

瓯绣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保护、传承和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现实矛盾,存在着高端技能人才偏少、创意设计人才短缺、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人才战略的支撑。当地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开设选修课和瓯绣艺术培训班,请瓯绣工艺大师和专业人才实施授课,引导更多的人了解瓯绣、喜欢瓯绣、保护和传承瓯绣。地方教育部门还可将瓯绣工艺制作流程作为本土教学内容加入地方中小学教学的教材,加强学生对家乡和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由于学校保护是一种最稳定、最可持续的力量,因此可以成为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选路径,它也理当在瓯绣保护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支持力量。

3.博物馆保护

当地博物馆利用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积累的经验,探寻瓯绣的普查、保护和展示方法,发挥其在展示、传播上的独特功能,将成为瓯绣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12]。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将富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瓯绣产品及工艺流程呈现在观众面前,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选择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4.行业协会保护

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组织、扶持和推动作用。瓯绣协会应努力吸纳瓯绣产业的相关利益群体和个人,如瓯绣企业、瓯绣辅料企业、工艺美术大师、研究机构等入会,适时适地举办研讨会、交流会,以增强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流信息、互助学习、共同开发、共同策划等商务合作,为产业发展寻找契机、搭建桥梁、提供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历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通过市场、政府、社会“三力并举”的保护机制,可以推动瓯绣尽快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发展。三动力机制是一种长效机制、自动力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其在瓯绣及其他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敬先. 简述瓯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4): 43-45.

[2] 罗正副.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J]. 贵州社会科学, 2008, (4): 19-23.

[3] 李雪. 从自然遗产与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商业运用探究非物质化遗产的“价值”与“坐标”[J]. 科技资讯, 2009, (32): 247-249.

[4] 刘海燕. 浅谈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 群文天地, 2013, (2): 7-8.

[5] 陈中权. 城市化进程中的温州文化遗产保护[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12-18.

[6] 陈明艳, 林雅静, 张国民, 等. 传统瓯绣融入现代服饰的探析[J]. 纺织学报, 2009, (8): 123-127.

[7] 王小明, 杨军明. 瓯绣产业化历史发展与现状及对策浅析[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93-96.

[8]屈华, 夏雪飞.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述评[J]. 文学界, 2010, (4): 192-194.

[9] 宋本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D].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系, 2010: 1-261.

[10]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195.

[11] 杨晓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媒介作用[J].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7): 124-127.

[12] 王巨山.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 2007: 1-164.

(编辑:朱青海)

Dilemma and Outlet for Wenzhou Ou Embroidery—— The Preserva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U Cangyan
(Business School,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325035)

Abstract:Ou Embroidery, as a famous type of embroidery with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despite having been put into the nation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s now facing the threat of dying out. According to a survey, there're several challenge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 embroidery such as low public cognition drgree, narrow target market, time-consuming to train the practitioners with few participants, the sole mode of inheritance and so on. Therefore, it could be a new route to break out of the crisis of Ou embroidery inheritance by mean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mechanisms: (i) innovations based on the market model 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ii) govermental guidance and (iii) public participation as the auxiliaries.

Key words:Ou Embroide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刘藏岩(1964- ),女,河北饶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3193); 2013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3378)

收稿日期:2014-04-06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3.015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中图分类号:F407.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5)03-0100-06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