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璐,唐建新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浅析折旧年限变更现象
——以鞍钢股份为例
余 璐,唐建新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2014年4月9日,*ST鞍钢发布《撤销公司A股股票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成功“摘星脱帽”,股票简称由“*ST鞍钢”变回“鞍钢股份”。但鞍钢股份的扭亏为盈不是由于基本面有了改善,而是由于公司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带来的9亿元的股东权益及净利润的增加造成的。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和基础建设等下游行业的低迷,钢铁价格持续下滑,整个钢铁行业不景气,业绩面临大幅下滑的压力。在此情况下,不少钢企都纷纷开始利用折旧年限的变更为企业创造利润。本文以鞍钢股份为例对固定资产年限的会计估计变更的动机及影响进行分析,针对重工业企业这种行为提出一些建议。
折旧年限;固定资产;重工业;会计估计变更
在2011年至2013年连续3年的期间里,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鞍钢股份”,股票代码:000898)通过了两次针对各类固定资产重新核定实际使用年限的决议。分别在2012年初与2013年初对公司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调整。具体情况为:房屋和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从20年猛增至40年,而机械设备则从10年猛增至19年,动力设备的折旧年限则经历了先减后增的调整。加上前一年没有调整,而本次将折旧年限从15年延长至19年的传导设备,鞍钢股份的房屋与主要机器设备折旧年限都通过这两次调整得以延长。而鞍钢股份2013年年报显示,房屋及建筑物占公司固定资产的比例高达36.12%,而机器设备的比例为60.65%。
这两次固定资产折旧调节,让鞍钢股份获益匪浅。2013年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额人民币减少12亿元,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分别增加人民币9亿元;如果算上前次调节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减少10.36亿元,所有者权益及净利润增加7.77亿元,两次为鞍钢股份共减少固定资产折旧22.36亿元,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增加16.77亿元。
(一)折旧年限变更的动机
1.资产占比重,灵活调节进行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中对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并没有规定明确的年限,只是说明了企业可以根据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对各类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进行合理确定。这就给了企业灵活调节的空间。折旧、减值准备、摊销这些会计科目,主观因素较多,职业判断要求高,客观上存在弹性空间,使得企业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成为盈余管理的一种工具,而审计和监管部门也很难找到有说服力的理由进行干涉。那么除了进行盈余管理外,企业到底为了什么进行变更呢?
2.宏观经济与钢铁行业的周期性
周期性行业是指与宏观经济波动相关性较强的行业,其中典型的包括大宗原材料、工程机械等。当宏观经济调整进入衰退期时,下游消费者对周期性行业的产品需求下降,周期性行业的整体收入和利润也会相应地下降,固定资产的利用和损耗程度也下降;当宏观经济整体上升时,对周期性行业的产品需求也上升,这些行业的整体收入和利润也会增加,固定资产的利用和损耗程度也增加。在证监会的行业分类中,钢铁行业属于制造业门类中“C6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类”,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而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具有周期性特点。刘树城(2009)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经济增长波动率曲线的分析发现,建国后我国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共经历了10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其中,2010年进入第11轮经济周期。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宏观经济存在较大波动。2000年至2007年,呈明显的扩张趋势,钢铁行业的收入和利润一般也随同呈上升趋势。其后,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处于转型的关键期;从宏观上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大幅度萎缩。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钢铁行业上升公司在2002年至2008年间出现集中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增加折旧费用,在2009年后则出现集中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减少折旧费用的情况。
宏观经济波动、行业颓势成为了企业通过调整折旧年限来调整利润总额的直接原因。很多上市钢企纷纷采取了调整折旧年限来增加公司的利润、维护其良好形象。
3.为满足证券市场特殊的监管政策
我国对于亏损上市公司有特殊风险警示制度,如退市风险警示(*ST),一般风险警示(ST),且多以企业盈余作为衡量指标,当ST公司面临连续年亏损,濒临退市边缘的窘境,熟练运用会计估计变更来调节利润,会计折旧年限变更这类低成本、高效益的稳妥方法成为了固定资产比重较高的重工业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首选。面临退市危机的*ST鞍钢(000898)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国内外钢铁市场的需求降低以及产能下降的行业环境却在退市前的关键一年前三季度出现扭亏为盈的迹象,*ST鞍钢此次的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计划,预计将影响公司2013年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分别增加9亿元,2013年将比2012年少提折旧费用12亿元,相比2011年公司折旧费用68.9亿元,2012年预计公司折旧费用55.4亿元,除了通过资产置换、政府补助、确认大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方式完成逆转外,该项折旧费用的减少大幅提高利润的手段对于该公司扭亏为盈改变退市窘境上功不可没。
*ST鞍钢在试图扭亏为盈以求保住“壳资源”的道路上使用折旧年限变更,彰显了其在退市的关键一年扭亏为盈的信心,市场反应积极。可见,折旧的变更仍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较明显的经济后果。
(二)折旧年限变更的影响
重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应该是不断加快的,固定资产的基数不断增加,同时折旧费用也理应增加。但从近两年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2012年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资产同比增长5.11%,全年提取折旧费下降5.92%;2013年一季度总资产上升4.46%的情况下,折旧费用反而下降136%。无论是折旧总额还是平均折旧费,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作为重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型生产设备的折旧率下降,不断延长其使用寿命,却阻碍了企业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折旧率太低,更新还贷的资金不足是不少企业技术进步缓慢、创新能力落后的一条重要原因。这种行为还存在不少安全事故的隐患。长期下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出现很大的问题,并且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虽然这种变更能让钢企实现了短暂的盈利暴增,但是不积极转型,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开发核心优势,在当前低迷的行情下,企业还是难坚持到最后的。
我国对于折旧年限的相关规定,使得固定资产占比较大的重工企业能充分利用折旧年限的杠杆作用。如果各类型企业单纯为了好的业绩而对变更折旧年限进行利润的操纵,不仅仅只是掩盖了本身的真实经营状况,而且对整个重工行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对于已经亏损的上市公司,更应该将诚信经营放在第一位,正视其经营状况并真实地披露公司的相关信息。同时,从公司的战略目标、组织架构、市场定位、技术创新等方面及时的评价并调整,否则无法从本质上改变企业的经济颓势,从而稳定发展。
当前制度体制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约束刚性不足,为企业随意选择折旧计算方法留下了太大空间。根据我国重工行业的特点,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全面的界定重工行业企业或特定设备折旧年限并给出相适应的计算方法,明确界定并细化上述各类行业企业设备标准,通过特点对象主要经济技术特性或者经济发展中的地域差异来制定相关指标。第二,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加大法律法规监督与惩处力度。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与暂停交易规则、再融资等政策的执行密切相关,从而使一些上市公司为避免暂停上市或者退市而不遗余力地在报表数据上狠下功夫。应当严格规范折旧方法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企业是否改变折旧技术方法,年度报告中都应对所使用的折旧年限及计算方法做出说明,保证信息的真实可比。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依然有很多部分需要完善。公司财报附注中的会计估计变更理由是否充分、合理合法,这需要从立法根本上进行规范,营造更加真实可靠的法律环境,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刘树成.新中国经济增长60年曲线的回顾与展望——兼论新一轮经济周期[J]. 经济学动态,2009,(10).
[2] 陈武朝.经济周期、行业周期性与盈余管理程度——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3,(3).
[3] 刘宇宁.重工业上市公司折旧年限变更研究[J]. 现代贸易工业,2014,(4).
[4] 曹蕾.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选择变更实证研究[D]. 苏州:江苏大学,2009.
2095-4654(2015)09-0036-03
2015-07-02
F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