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市”独立昆明公馆档案

2015-03-18 20:41戴抗何新闻李欣月于奕冉党兵
云南画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公馆朱德别墅

戴抗+何新闻+李欣月+于奕冉+党兵

如今的昆明城越来越有一股子现代城市该有的都市“范儿”,日日穿行在车水马龙和霓虹闪烁之间的人们脚步匆匆,可那偶然遇见的民国风景总是让人忍不住停下来细细打量,或是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有格格不入的充满异国情调的小洋房,或是在翠湖边上看到几个大树掩映下的深深庭院。也许你从未能进门一探究竟,也不曾看到有人出入,然而止不住的好奇心让你幻想起民国年间这里来去如风的官老爷和裙摆摇曳的官太太,嗅出一座座公馆门后那怀旧而绵长的历史味道。

大隐于市活在记忆里的老公馆

在今天的昆明市内,纵使早已是满目的高楼大厦,又总能在不经意间留意到如珍珠般散落在各处的公馆建筑,它们有的已经废弃多时,有的被完好地保护起来,有的辟作他用,但无一例外的,他们仍然静静伫立于这里,于闹市中,不理会身旁的喧嚣,沉默地向今日的昆明人诉说着只属于自己的那一段深刻而隽永的民国往事。

唐家花园 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唐公馆和唐家花园实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份,公馆在前,面临北门街;花园在后,与圆通公园仅一墙之隔。公馆大门为“门式坊”形式的三开间“牌坊门”,门柱为雕刻精致的西式石柱,牌坊门两侧设有“八”字形影壁。上世纪九十年代,牌坊式大门移建于北门街“翠明园”,背对北门街,正面俯看青云街,向世人诉说着一个世纪的沧桑变化。

唐家花园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名声在外。一部名为《洪宪之战》的电影登陆国内各大影院,这部被称为“中国历史政治伟大战争巨片”,主要内容是护国战争,唐继尧亲自饰演自己,该片把昆明主要的园林名胜风光都摄入了镜头,唐家花园的美丽景观也尽收其中。

唐家花园与云南大学同在一支山脉上,呈遥相呼应,息息相通之态势。自云大1924年开办以来的历届师生,都把对面的圆通山(后辟为公园)当作后花园,或散步或踏青或赏花,而“春光外泄”的唐家花园也是一些云大师生不时光顾的地方。1923年2月,唐继尧在园内建立“东陆图书馆”,馆长袁嘉谷经常在午后无课时间,率领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学生进园读书学习,观赏园林和欣赏古物。

八年抗战,中国文化教育中心南迁,昆明成为著名的“民主堡垒”。从1938年起,唐家花园陆续接纳了朱自清、陈岱孙、金岳霖、吴宓、浦江清、李继桐、陈省身等一批批享誉中外的南迁学者,为他们到西南联大和云大教学和交流提供了很大方便。

美丽的唐家花园,广受学者、诗人们的赞赏。沈从文在《怀昆明》中道:“路东那座美轮美奂以花木亭园著名西南各省的唐公馆”。而1946年2月,当时中国著名才女、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诗人、作家林徽因第二次来到昆明作短期休养,住进了好友张奚若为她安排的住处“唐家花园”。她对花木繁茂,地阔景幽,中西建筑风格及园林景观荟萃的唐家花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和评价。她在寄给终生好友费慰梅(与其丈夫费正清同在重庆美国大使馆工作)的信中这样描述道:

所有最美丽的东西都在守护着这个花园,如洗的碧空、近处的岩石和远处的山峦……这是我在这所新房子里的第十天。这房间宽敞、窗户很大,使它有一种如戈登?克雷早期舞台设计的效果。甚至午后的阳光也像是听从他的安排,幻觉般地让窗外摇曳的桉树枝桠把它们缓缓移动的影子映洒在天花板上!昆明永远那样美,不论是晴天还是下雨。我窗外的景色在雷雨前后显得特别动人。在雨中,房间里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浪漫氛围……

回望20世纪上半叶近四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到一场场关系国家命运与云南命运的风云际会均与唐家花园有关,同时,与唐家花园咫尺之遥的云大师生无不受其深刻影响。今天,有着厚重文化内涵的唐家花园的美景和往事已成为人们心中永久的记忆,而它丰厚的历史文化意义更值得后人记取和深入探究!

震庄 从龙公馆到国宾馆

慢步走入震庄,仅仅一座红墙之隔,却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红墙外是连结昆明南北最主要的交通干道——北京路,这条路上车来车往,路旁高楼林立,尽显一座现代化都市的风范;而墙内则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闲亭、小池、飞鸟,还有那几座古典的小洋楼羞涩地隐藏于大片绿意之间。那道红墙仿佛一道屏障,隔绝了世外的一切喧嚣和浮华,为园内守住了一份天然的清凉和宁静。

最初的震庄是龙云的私人府邸“龙公馆”。龙云被称为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云南王”,出生于云南昭通的龙云曾是滇军高级将领,他主政云南18年,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派遣20多万滇军奔赴抗战前线,在包括“台儿庄战役”等二十多个战役中为抗战胜利付出了大量心力。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龙云特意挑选了盘龙江边又称“临江里”的街道建筑了这座公馆。许多人好奇“震庄”名称的来历,中国官员为官讲究的是“稳稳当当”,可龙云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把私人住宅以“震”字命名,这让许多人不得其解。其实这震庄的“震”不能以其字面意义来解释,而是取自八卦中的“震卦”,“临江”二字以“龙”最利,震卦属雷,即龙所居,从空中俯瞰,震庄建筑群是一个完整的八卦造型,错落分布锦楼(瑾楼)、绣楼(礼堂)、乾楼、坤楼,既有中国古典园林的格调,又兼有欧陆法式建筑的风格,于是这府第就被题名为“震庄”。

这座始建于1936年的民国公馆在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作了扩建,将其作为接待国家元首和重要宾客的国宾馆,以震庄迎宾馆命名。震庄又开启了一段全新而充满荣耀的历史。据这里的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除了毛主席,这里接待了几乎所有的国家领导人和许多访滇外宾。1972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这里发表了“关于保护滇池的讲话”,这个讲话对以后昆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云南时,正是在震庄乾楼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上世纪80年代,某个重要的区域性会议在昆召开,最终下榻于震庄的与会领导宣布了昆交会在昆落户……

早晨的震庄格外的宁静,外院的水池边上几只飞鸟盘旋着不愿离去,每年冬天这里总是成为红嘴鸥的聚集地,而二三月份则是灰鹭、白鹭和野鸭们的地盘。院子里的三个碉堡依稀可想那时警卫站岗的景象,内院的乾楼和乾楼前方的喷水池是典型的法式建筑,以西的一座殿堂式建筑原为小型戏台,现在已经改为装饰大气精美的礼堂,它们都是是民国时期便留存至今的老建筑了。我们不禁想象龙云也曾站在这里,看阳光照射下喷水池的水柱散出一道道彩虹,想象伊丽莎白女王在乾楼二楼的方形阳台上看着昆明的夜幕降临……这是一座让昆明人感到骄傲的建筑,红墙院内,昆明这座城市的荣耀与震庄有关,这座府邸成为了这里发展和繁荣的见证者和经历者。

卢汉公馆 和平在这里诞生

1949年12月9日,冬日昆明的夜幕早早降临,坐落于翠湖畔东侧的卢汉公馆也被黑色笼罩起来。公馆里依旧灯火通明,然而今日却与往日的轻松截然不同,公馆内的空气仿佛凝固起来,就连窗外的冷风也无法透进去丝毫。

晚9时,包括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张群、第8军军长兼第6编练司令部司令李弥、第26军军长余程万、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等国民党中央驻滇军事首脑都聚集在卢汉公馆新馆中,他们被以“张群长官莅昆召开紧急会议”的理由邀请而来,然而随着随身人员被缴械扣留、自己被扣押后,他们才了解到等待他们的,是公馆主人——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卢汉周密的行动部署。9点50分,卢汉驱车赶往五华山,于晚10时向中共中央和全国通电,宣布“云南起义”。

此刻,站在卢汉公馆院内,翠湖吹来凉风阵阵,这里已经无人居住许久,却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意义非凡的夜晚。果敢而坚毅的卢汉与国民党高级将领们在屋内周旋,那紧张而凝重的沉默,地上哪怕掉下一根针也会让所有人神经紧绷起来。

环顾四周,在这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院落里,依旧绿意葱葱,或许旧时卢汉也曾在这绿荫下饮茶、乘凉。

卢汉公馆的选址可谓得天独厚,面朝翠湖,地处中心,透过窗户便可一赏湖光山色。建筑的风格有着浓郁的法式味道,据说公馆的设计师和工匠都来自法国殖民地越南,两层的公馆建筑由钢做屋架,砖、木、石结构,可以算作当时最为先进的建筑技术。红色平瓦顶在阳光下总会散发出夺目的光芒。房屋内进口的地砖灯具和浮法彩纹玻璃都可以看出主人卢汉对于生活品质的讲究。

作为龙云的至亲,卢汉与龙云一同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习,随着自己军事生涯的展开,与龙云一同加入滇军,参加了入川的护国战争,一路从排长上升为副营长,跟随龙云“打江山”的他在龙云担任云南省政府主席时担任省政府财政厅长,不断地革新缓解了云南的财政危机。而后抗日战阵期间率部队参与大小战役,日本投降后奉命到越南受降。而那一晚吹响云南解放号角的卢汉再次在人生中刻下了浓重的一笔。

卢汉公馆对于卢汉来说,并不仅仅是住所那么简单,它还扮演了非常特别的角色。在卢汉叱咤云南政坛之时,卢汉公馆便成为重要的办公聚会场所,许多重要人物在这里出入往来,许多重要会议也在这里召开,翠湖边的这处建筑成为了当时云南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之一。

如今,动荡的时代早已随风逝去,每每路过,人们总是想要伸长脖颈去一窥黄色围墙之内的世界,而卢汉公馆,也只是这样沉默地伫立在翠湖之畔,供人们展开绵长的遐想。

王九龄旧居

位于翠湖北路3号,与云南大学仅一街之隔的王九龄旧居就坐落在这里。院落的主人王九龄是云南云龙县石门镇人,曾担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等职。建造于1925年的合院式宅院传统而简朴,主人家为了便于观赏翠湖之景,在宅院南面仅建了平房。如今的院落已经由住宅改建为了雅致的餐馆,在如此风景中用餐,想必又是另一番滋味。

朱德旧居 小梅园巷3号香如故

每每提到朱德,云南人总喜欢称呼他为朱老总,言语里满是浓浓的亲切感,云南人对于朱德的这份亲近,不仅仅因为他是令人敬仰的元帅,更来源于他和云南、和昆明不解的缘分。

现在坐落于昆明五华区红花巷4号的幽静院子,旧时的门牌号为小梅园巷3号,这里留下了朱德在云南最为悠闲和超然的一段时光。1909年春70多天的漫长时间里,从成都到云南的路上留下了两个跋山涉水的背影,那是一心想要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的青年学子朱德与好友敬镕。

第一次考试朱德因为四川籍意外落榜,然而心怀志向的他并未气馁,讲武堂再次招生时朱德把籍贯改为云南省临安府蒙自县,最终得以被顺利录取。四川籍学生朱德的去留引起了校内争议,然而恩师李根源慧眼识珠,最终没有把这位有志青年拒于门外。云南陆军讲武堂就这样开启了朱德革命生涯的大门。从那以后开始的14年间,朱德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一步步稳扎稳打,在云南起义中初露锋芒,又带领滇军成功剿灭临安府地方惯匪,朱德的实战经验和革命斗志越发昂扬起来。护国战争时滇军入川与北洋军队勇猛交锋更是让朱德一战成名,有勇有谋率滇军杀入敌方阵营的他给了对手极大的震撼与威胁。

1920年,驻川滇军“息并回滇”,时任驻川滇军第二军第十三旅少将旅长的朱德回到昆明,被委以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云南省会警察厅厅长、云南省警务处处长的职务。母亲与儿子的到来让朱德考虑在气候宜人的昆明暂时安家。

朱德买下了恩师马标住宅相邻的一片空地,而后动工建造住宅。一座中西式结合的三幢式两层砖木楼房渐渐成形,这座建筑雅致而简洁,楼上楼下有走廊连结,每一座楼房间又有月墙隔断,三个层层递进的小庭院在景门的间隔下十分别致。喜爱花草的朱德在房后修建了一座花园,名为“洁园”,别看花园不大,可园内石山、池水、小桥无一不全。朱德的友人又为这些景致冠以“凝香池”、“渡春桥”等美名,让赏园也成了文雅之事。10余年枪林弹雨的军旅生涯让这段安逸的昆明时光显得尤为珍贵,朱德常去昆明的名胜游览,也与东郊昙华寺的方丈映空和尚结为至交。直至1922年朱德离开昆明远赴欧洲,开始一段新的革命生涯。

1957年,朱德到云南视察时曾经回访这座有着自己岁月记忆的老屋,那时的旧居被云南省人民政府作为“昆明市第六幼儿园”的校园,感慨万千的朱德提笔写下诗句:《菊园赏菊》一诗:“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盼和平同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现在的朱德旧居成为了省文物保护单位,四周已建起了不少高大的楼房,也许你从某栋楼房像窗外俯视依然绿意葱葱的院内,还能看到某间特意辟出的房子,那里是故居里“云南人民怀念朱老总”陈列室。在昆明的土地上,今天的小梅园巷3号依然花香如故。

静 园 时光倒转的魔幻

静园,一座八十几年前修建的园林式宅院,占地四十余亩,院中不论是通幽的小径,或是蜿蜒曲折的回廊,或是专供赏景的小凉亭,又或是倚墙而安的萝藤花架,都透出一股贵族的气息。而园中的主建筑盘龙阁,在青翠欲滴的松柏和娇颜艳丽的花丛中,虽然朴素与低调,却还是掩饰不住地流露出高贵与奢华。

究竟此宅之主是何许人也,竟能坐拥这样一栋被奇花异草环抱的欧式乡间别墅?倒转时光,解疑答惑,答案是李培天。李培天是“云南王”龙云的二舅子,年纪轻轻便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学成归国后在北京政法大学任教。经几次辗转,李培天于1936 年调回昆明,先后任云南县长训练所所长、民政厅长、云南省县行政人员训练团教育长、粮政局长、财政厅长。在任职期间虽有百姓对其拥有的多个产权产生质疑和指责,但李培天在任期间对云南做出的益事却不可否认:在龙云时代,无论是改革币制,还是建桥修路,又或是兴办教育,都给予积极的支持。其中以教育为甚,1942 年,李培天捐赠给宾川县立初级中学奖学金国币39200 元,以及大量图书仪器;同时又捐赠宾居中心学校《小学生万有文库》 一部;1944 年与其兄李培炎创办了“私立正惠高级中学”……给云南的教育史上添上了重要的一笔。

我想,李培天本人应该信仰佛教吧。只因那时中国建盖的房屋,一般都选择坐北朝南,可盘龙阁偏偏是坐西朝东。据说盘龙阁修建之时就是冲着一墙之阁,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东寺塔而建的。为了让这座宅院罩在这座有千年历史的东寺塔的塔光佛影之中,盘龙阁精确地建在了东西中轴线上,寓意着吉祥与兴旺。

似乎这样巧妙的设计真的起了作用,历经八十多年,这座低调典雅的宅子经过修缮,被称为市委3号楼,在市委迁至呈贡之前,专门用来接待贵宾。

时光如梭,现如今仍静卧于东寺塔光影中的盘龙阁,与塔间的千年时空魔幻般重合,仿佛间回到八十年前,你我坐在一棵老树下,共同倾听着它历史的故事。

陆崇仁公馆

翠湖南路65号的宅院,是曾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陆崇仁的私宅。中西结合的二层楼房临湖而建,砖木结构,位置绝佳的公馆开窗便可欣赏到绝美的湖景。围栏保护中的院内环境优美,1957年3月22日至4月2日,缅甸总理吴努到昆明访问,周恩来总理住进这栋别墅,在昆明与吴努商谈中缅边境划界等重大问题。贺龙等领导人也曾在这里有过短暂的停留。

石房子 静谧茶花园之魅

从没有设想过,在城市主干道上的闲游浪逛,还能收获一份莫大的惊喜——石房子。

与干道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格格不入的,是楼宇间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子。踏上一米来宽的林荫小道,只觉得轻风拂面,清新静谧。花团锦簇,绿树掩映间,忽现一座古典精致的两层石房。挑檐式的屋顶,高大的玻璃窗给这座房子平添不少高端与大气。可那一块块不经雕琢的石头砌成的凸凹不平的外墙在树影下显出的斑驳,却似乎在给我们讲述一段历史的故事。

1937年修建的这座石宅,雅名叫“李公馆”,是民国爱国将领李鸿谟的宅邸。李鸿谟是云南陆良人,字希尧,民国中将履少将职。是龙云的副官,也是心腹爱将。抗战时期任滇黔绥靖公署交际处主任、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和省防空协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策划了云南主要抗战活动。也正因为李鸿谟身兼滇黔绥靖公署交际处主任、云南省警务处处长特殊职务,才使得石宅门庭若市。不仅如此,李鸿谟出了名的好客与石宅中餐厨师石槐清与西餐越南厨师“老安南”的中西合璧,完善的中西厨具餐具,让石宅一跃成为以龙云、卢汉为首的云南军政要员集会的重要场所。

石宅常年贵客临门,来者有国民政府的高官,滇西抗战的中美将领,流亡云南的社会名流,途经昆明的商界领袖。他们来此或是出席宴请,或是下榻小住,或是参加聚会。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叛逃前曾入住该楼;《梅贻琦日记》曾记:“1943年1月27日晚赴李希尧夫妇饭约,主客为美国各部高级武官,男女客共四五十人……”,而日记中所记饭局,正是李鸿谟在石宅精心准备的晚宴;抗战末期蒋介石夫妇慕名而来品尝法式西餐……“李公馆”从始建之初,便注定成为贵宾往来、宴请休憩之地。

曾经的石宅,在2002年建起茶花公园后,便有了新的名字——石房子,同时也给了这个老处所以新的生命力。这座承载着近八十年历史故事的老宅子经过后人的翻新保护,在黄连、滇朴等树木及众多的茶花的簇拥中,在涌泉、假山和瀑布组成的山石水景点缀下,在日出日落暖阳的照耀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凭岁月不断打磨那斑驳的石墙,它依然延续着那个不变的历史使命,留给每一位宾客以最美好的回忆。如今的石房子,藏身于绿墙之中,静静书写着新的历史,在一片静谧中,散发着历史赋予的魅力。

杨如轩公馆

五华区华山东路黄河巷37号,为滇军将领杨如轩的宅院。杨如轩,字夷斋,云南宾川人,云南讲武学堂毕业。在朱德离滇之前,杨如轩一直是朱德部下。重九起义时追随朱德,护国战争时为朱德第六团麾下副营长,参与棉花坡战斗。1927年,同为云南讲武学堂同学的朱培德就职江西省政府主席,邀朱德任南昌警备司令、公安局长。此时,杨如轩亦在朱培德部下,任29师师长。朱德筹划南昌起义,多次邀请杨如轩,未果。起义后朱德率部转移,杨如轩让出通道,使朱德部得以到达井冈山。后杨如轩奉命两次进犯井冈山,皆遭败绩。1930年,杨如轩回滇,任云南宪兵司令等职,即在黄河巷37号营造住宅。公馆主体为法式风格两层建筑,目前保存良好。

周公馆 小巷子里的文化大宅

云南人多少都知道,昆明翠湖一带,名人名居是出了名的多,但大多都是临湖而建,很少有藏于窄巷中的,而若园巷中的周公馆就是其中一个。这窄巷之所以叫若园巷,早先是以居住在巷中张若园的名字命名的。周公馆的前身,是由若园建造的若园公馆。宅子建好后,由于张若园对郊外别墅的向往,闲置后的私宅几经协商才易主周钟岳。

若园建宅时,把宅邸的地址选在半坡边,取面朝湖、背倚山之意。主楼采用“凹”字形设计,两边的副楼突出于主楼,设计思维甚是新颖。典型的对称结构让整座建筑显得大气不凡;灰白色外墙和青灰色石脚为公馆增添了厚重与沉稳之感;缠了半壁的绿色爬山虎,又给这宅带来几分轻松与活泼;屋内统一的木饰,由内而外散发着简约而不简单的气质。也许正因为这种独特的气质,才吸引了周钟岳先生。

周钟岳是二十世纪初官派赴日学习的学生,学成归国后任云南省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云南教育司长、滇中观察使,也担任过云南省省长、云南省内务厅长、云南通志馆馆长。虽然周老曾官居高位,但他实是做学问之人,并且练得一笔好字。周老主编的《新纂云南通志》《续云南通志长篇》,为云南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石林风景区主峰上那两个遒劲而柔和的“石林”二字,是龙云请周老代笔的;就连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南京总统府大门上“总统府”三个大字,也出自周老之手。我以为,周老骨子里透出的那股文化气息,才是真正牵起与这栋宅院缘分的红绸。在若园公馆易主周老后,西南联大物理系吴大猷教授一家和程毓淮教授一家在抗战时期租住了周公馆的一楼,由于他们的入住,整个公馆都活跃起来,北大清华的同事朋友常到公馆聚会,我猜想聚会的谈资,八九不离十也是他们所做的学问吧……再后来,周公馆在日本飞机轰炸五华山、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时遭到误伤,中了四枚炸弹,直至抗战胜利后才重新做了大的修缮。

周公馆经历了易主,遇袭,重建,保存至今。其间成过私宅,做过餐厅,当下是一所空闲的老建筑。西墙边上的红花依然盛开,东墙上攀附的爬山虎依然在努力往上攀爬,不同的是,如今站在这宅子面前,凝望那扇紧锁的木门和碎了玻璃的木窗,只能任凭曾经多彩的历史电影在脑海里放肆地放映……

周公馆的沧桑,隐藏在窄窄的若园巷中,饱经风霜的它,依旧接受着历史的洗礼,讲述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得意居

得意居始建于清末,地址位于昆明市最繁华也最有历史韵味的金马碧鸡坊西南角,是闹市中少有的洞天福地。据说辛亥革命那一年,这里是蔡锷将军在昆明的落脚安家之处,“得意居”的名号也是那时开始使用的。作为昆明现存的唯一一栋三层“走马串角楼”民居,得意居更“得意”了。步入这所“天井”布局的楼,原本露天的天井加上了透亮的玻璃顶,顶上垂下来的吊灯散发的暖暖的光,照着如今已成为餐厅的整栋得意居。

小隐于野寻迹滇池畔的几个公馆

民国时期,昆明城不过十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城,五百里滇池,尚远在城市十里之遥。当城中绿水河畔、翠湖之滨纷纷开建各类公馆时,今日已楼房林立的草海周遭,还是一块被称为“近华浦”的湖滨草甸,约等于湿地。常理上,中国传统别墅通常选择两种地方落地,或是山巅,如庐山;或是水滨,如北戴河,等等。无论临山近水,事实上都只出于避暑需要。而坐拥高原如春气候的云南高官们在别墅选址时,根本无必要大费周章,只需根据个人喜好定夺即可。

当年的近华浦,离昆明城不远不近。按字面理解,可解读为“离五华山不远的多水之地”,对岸就是全滇第一楼——大观楼。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建园需求。达官显贵们之所以选择这里建造别墅,一则遵循了邻水而居的园林传统,再则也隐约含有远离喧嚣,独我怡然的人生态度。因此,在1927年前后,庾恩锡、鲁道源先后在此建造私人别墅,比邻而居。这两人前者来自权势家族,后者是春风得意的军政新贵,各自有其非同寻常的号召力,不出几年,一度杂草丛生的近华浦变成了热闹工地,围绕近华浦东面、南面的草海湖滨,一批中西合璧式的私家花园别墅先后拔地而起,形成了李园、丁园、柏园、邱园、陈园等私人园林扎堆兴建的小高潮。其中,庾恩锡兴建的“庾庄”及鲁道源兴建的“鲁园”是其中标志性建筑。

曾于1945-1949年主政云南的云南省主席卢汉,则在1936年选择了西山脚下、草海之滨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半岛上建造了自己的别墅。西园别墅靠山面“海”,地理位置优越,纯法式风格建筑格局,暗示了当年主人的新潮品位。在一张1944年由驻云南美军攀登西山时,俯拍滇池草海的彩色照片上,栖居滇池半岛上的西园清晰可辨。在当年碧蓝湖水的映衬下,西园的法式建筑群颇有气派,与周边耕作了几百上千年的湖畔沃野形成鲜明对比。就在西园隔壁,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龙云的内弟李培天则修建了紫园,蒋介石及何应钦曾下榻于此;抗战时期,紫园曾一度作为远征军的临时指挥所,滇西抗战著名将领卫立煌将军、杜聿明将军、戴安澜将军曾住于此;解放后,这里作为中国外交部对东南亚的联络处,胡志明主席、西哈努克国王等历史名人曾下榻于此。

法式建筑当年固然新潮,但在滇池碧波之畔,曾任昆明市长的庾恩锡却不随大流,而是于1935年另辟蹊径,独自在离城四十公里外的白鱼口,设计建造了另外一幢造型独一无二的私家园林别墅——磊楼。磊楼至今保存完好,尤其是外观,几乎与当年别无二致,只是,80年后,别墅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物是人非,空留唏嘘。

从庾庄到磊楼民国市长庾恩锡其园其人

傍晚时分,从侧门进入昆明大观楼南园,几幢旧式风格的建筑物在落日余晖中只留下剪影,时值当天南园关门前夕,园中已仅有零星的游人徜徉,守门老汉疑惑地看了几眼我手中的相机,随手撕了一张五元的门票。这就算进了南园。

大观楼南园,其实并非这座园林的本名。

事实上,在1927年建造时乃至随后二十几年间,昆明人更习惯称这里为“庾园”,甚至,俗称“庾园”也与主人赋予它的真正名字“庾庄”有些出入,而它更为主人钟爱的名字叫做“枕湖精舍”。庾园与大观楼,隔着大观河遥相对望,80年前,一处是公众园林,一处是不折不扣的私家园林,两者并无关系。

民国时期,昆明达官显贵建造私人别墅的风气,到了1930年前后达到高潮。已在昆明市区崇仁街拥有一座公馆的云南墨江人庾恩锡,于1927年选择滇池草海之滨的近华浦,亲自设计建造了规模庞大的私家园林——庾庄。此时,庾恩锡正因一手创办的烟草企业——亚细亚烟草公司(昆明卷烟厂前身)的经营状况不佳而身心憔悴,近华浦“庾庄”的设计建造,让这名在日本学习园艺出身的云南政商名人,找到了一丝心灵慰藉。

庾园占地面积广大,按相关资料指引,园中应旧有多孔石桥、曲桥、晋侯楼、石牌坊、假山等一系列建筑物及花园组成,可惜今时今日,除了极少数假山、牌坊之外,这些建筑物历经时代变迁,早已面目全非,甚至烟消云散。颇显主人审美趣味的“寻芳深处”石牌坊,也摇摇欲坠,不得不依靠铁杆支撑,在夕阳下颇显沧桑。而以主人表字命名的“晋侯楼”,却已是翻修一新的“旧建筑”,空留其形,变成一座餐厅。倒是隐藏一隅的假山,拨开杂树枯叶,依稀竟还能看到庾恩锡本人所题的“壶中九华”字样,稍有斑驳。

87年前,庾恩锡(字晋侯)与莫逆之交赵鹤清共同设计建造了此园。庾恩锡本来就是留学园林出身,有极重的专业情结,其人自命清高,又不愿追逐当时流行的法式建筑样式,反其道设计了纯中式园林;赵鹤清则工于诗、书、画、园林、篆刻,有极高的人文素养,园中多处留下墨宝,包括石牌坊书法题字也出自赵鹤清手笔。可想而知,由这样两个人设计的园林建成时,在昆明引起轰动完全在意料之中。1930年9月,云南文化名人周钟岳、袁嘉谷、由云龙等即应邀前往落成不久的枕湖精舍。1933年12月22日冬至,由云龙在做客“枕湖精舍”时亲作《冬至日晋侯招饮枕湖精舍,鼓棹赴之,景色如画》七律诗一首。一时间,庾园成为当时昆明园林建筑的巅峰之作。

在建成庾园之后,庾恩锡仍对私家园林痴心不改。1930年,从昆明市长任上请辞的庾恩锡又开始寻找合适地点,建造新的别墅。1935年,位于白鱼口的磊楼建成,成为庾恩锡新居所。以一家之力,前前后后,建成了三幢大型别墅,除了龙云、卢汉这样的头面人物,恐怕在整个民国时期的昆明绝无仅有。人们不禁要问,庾恩锡何许人也?这个有着生僻姓氏的墨江人氏,何以在民国时期的省会昆明有如此实力?

当代年轻人可能更熟悉有同样姓氏的台湾著名歌星庾澄庆,庾澄庆的祖父,正是庾恩锡。庾氏一门,在墨江是传奇家族。

上世纪,从墨江碧溪镇走出的3个兄弟,被人们称为庾氏三杰,大哥庾恩荣子承父业,立意经商,并抚育诸幼弟成长。庾恩荣清末年间在昆明端仕街开设荣庆和商号,商业触角远至京沪。1929年以后,更担任富滇银行总办和云南省整理金融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红十字会昆明分会会长、省参议员等职。庾恩荣在云南商界无法撼动的地位,直接影响了两个同胞兄弟的成长之路。但更直接让家族根基牢牢扎根省城的,无疑当属三兄弟中的老二庾恩旸。庾恩旸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云南王唐继尧有同窗之谊。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唐继尧、庾恩旸、刘存厚等在云南策划响应,于九月初九举行云南重九起义,成为辛亥云南起义元老级人物。遗憾的是,民国7年(1918年),时年35岁的庾恩旸在贵州毕节遇刺身亡,被追赠为陆军上将,孙中山为其墓表题了“应为雄鬼”四字,备极哀荣。庾恩旸遇刺,给正风生水起的庾氏家族带来重创,但也直接影响了其三弟庾恩锡——庾园主人的人生之路。

庾恩锡从日本归国后,旋即被已权倾一时的唐继尧任命为云南水利局长,然而做官并非所愿。1919年秋,庾恩锡在上海筹办南方烟草公司,但竞争激烈,维持了不到两年,就偃旗息鼓,回到昆明。再开办当时省内规模最大的的亚细亚烟草公司,支撑了8个年头,仍难和外烟抗衡,反而导致负债累累。1929年中,二哥庾恩旸的旧部,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请庾恩锡出任昆明市长,但仅一年后,他即因不适应官场积弊请辞。1930年后,庾恩锡仅保留省参议员一职,大量精力仍在亚细亚烟草公司,但此时,公司已日渐艰难,最后不得不以崇仁街庞大的庾园房产抵押借款度过难关。也就在崇仁街庾园不再姓庾时,白鱼口的磊楼出现了。

磊楼,同样为庾恩锡与赵鹤清的联合设计。其主体园林仍为中式,但主建筑却完全是主人意志的体现。这是一座完全以石头建造的楼房建筑,它既非中式建筑,也与西方传统建筑迥异。磊楼这个名字本身,暗喻了主人对“磊落”的自我期许。你很难去想象,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远在白鱼口建造一座别墅需要付出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在如此远离市区的地方建造自己的安身之所,庾恩锡此时失意、归隐的心态已显而易见。

1949年后,磊楼、庾庄悉数捐与新政府。一年后,这名才华横溢的园林设计者,前昆明市长、亚细亚烟草公司创始人,在磊楼附近投湖自尽,为自己的传奇人生,划上了令人伤感的句号。

而庾园仍在,磊楼犹存。日复一日,有多少人来来往往,但又有几多人,知晓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

紫园

紫园为省内罕见的历史别墅群落,坐落于西山脚下高峣村冷水塘1号。其承袭昆明老城地脉风水,载于71年城基之上。民国时期,紫园为高官老宅;抗日战争时期,为远征军高级将领的指挥所,史迪威夫妇、杜聿明、戴安澜曾在此居住;解放后,紫园是中国对东南亚的外交窗口,胡志明、西哈努克也曾居住于此。

鲁 园 石舫载旧事,小楼说春秋

民国时期的昆明公馆中,鲁园的主人——鲁道源是较为特殊的一位,当其他公馆的主人无不是在功成名就方大兴土木时,他27岁,年纪轻轻就建成了属于自己的法式园林别墅。

滇西昌宁人氏鲁道源,以抗日名将为人所知。与云南诸多叱咤风云的民国将军一样,早期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后长期在滇军任职,因功累迁。1937年抗战爆发后,鲁道源任国民党60军183师师长、新11师师长,率部赴抗日前线作战。1939以后,鲁道源先后参加反攻南昌之战及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反攻常德、常衡会战、南昌会战、湘北九岭战役、赣北、赣江诸战役,战绩卓著。1945年,已升任58军军长的鲁道源代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接受南昌、九江地区日酋笠原幸雄的投降。有人统计过,8年抗战中,鲁道源指挥大战役20余次,指挥一般战斗500余次,可谓身经百战。当他1985年因病逝世时,有人评价道:鲁氏南人北相,戎马一生……有大将风范。

鲁园,以主人姓氏命名。位于庾园以西,均在大观楼对面,两园仅相隔一面墙壁而已。与庾园相比,鲁园占地略小。庾园是地道的中式园林,鲁园则融合中法两种建筑风格的特点。1927年时选择法式风格,暗示着主人新潮的时尚审美趣味。事实上,鲁园建成时, 鲁道源刚刚调升为国民党陆军38军99师第四旅少将旅长,年仅 27岁,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春风得意的鲁道源,在当时昆明的“富人区”建造自己的私人别墅,或已表明其将准备长期在此居住的寄望,然而,仅仅十年后,随着抗战爆发,军人鲁道源便率部奔赴前线,从此戎马倥偬,直至到了海峡对岸,一任鲁园别墅年年花开花落,墙上长了青苔。

进得鲁园,先看到一座“不系舟”,造型与颐和园石舫相似。石舫是典型的中式建筑,不远处,隐藏在柳林中的别墅主体建筑,却是地道的法式风格。鲁园真正的名字,叫“子泉别业馆”,“子泉”正是鲁道源的表字。鲁道源这座别墅,在建造时同样得到了姚安人赵鹤清的协助,除此之外,法式风格的设计也得到了其法国朋友的支持。由于主人少年得志,鲁园的打造可谓凸显其个人性格,园内设计不似庾园的精工细作,没有那么多假山、对联、碑刻,布局上更趋简约、大气,与鲁道源一生意气风发的个性不谋而合。难怪在很多年以后,工于诗词的鲁道源这样评价自己的性格:“明知绝险偏走马,性傲不与常人同”。

鲁园的法式别墅,仍基本保留了当年的格局,现在是一家茶楼,清幽静谧。这是一座寂寞的别墅,当年个性张扬的年轻军人在费劲心血建造别墅时,不会想到,别墅先是成了不常住的“旅馆”,后成为大观公园的一部分。近年来经过几次大规模维修,并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鲁园这座传奇人物的私宅才得到了保护。

很少有人知道,鲁道源的故乡昌宁,也是在他的倡议下,于1935年才从永昌(隆阳区)、顺宁(凤庆县)各取数地并和成立。我在昌宁时曾听本地老人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昌宁人到达台湾拜访鲁道源,交谈间鲁道源还特地询问:昌宁县还在否?惜乎,在告别故土后30余年间,无论是故乡昌宁,还是眼前这座鲁园,他再也没能踏上过一步。

山里别居一抹林间水畔的历史风情

王摩诘《终南别业》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氏将家安放在终南山下,冀求一份超脱闲适。民国时期昆明城里叱咤风云的军官政客们,也大多喜好在山间水畔置下公馆别业,其中所求自不像王氏那样单纯。但玉案山之下、海源寺隔壁,寂静安详的龙公灵源别墅,温泉周边形态各异的旧时公馆,确是春城的一大胜迹,凝结了一份那个年代的独有记忆。

灵源别墅 繁华总被雨打风吹去

曾经的“云南王”龙云,在昆明的居所主要有三处:威远街上的老公馆、北京路上的新公馆以及海源寺附近的灵源别墅。威远街上的老公馆早已随着昆明旧城改造香消玉殒;被称为“震庄”的北京路龙公馆,自成为重要政务接待场所之后,大多数人无法探知其真面目,充满了神秘;唯有与海源寺一墙之隔的灵源别墅,为游览者、猎奇者时常往来之地。

别墅背靠玉案山,山上有条海源河,自打龙坝汇入滇池。因而有“聚仙之丽,滇池之源”的说法,龙云在此修建别墅,并命名“灵源”。

据记载,从前的灵源别墅大门为城门状,红色门上镶有铜钉和龙头,门墙上建有琉璃八角亭,大理石匾额“灵源别墅”由李根源先生题写。别墅内中西式建筑的房舍将近30间之多,前后自成院落。主厅名为燕喜堂,雕梁画栋,庭院里花木茂盛,除了浮雕的盘龙石柱外,门廊、花台、梁柱、房檐屋角还有很多龙纹的装饰。一块龙云书写的“健体清心”牌匾如今还挂在北厢房的门头。

灵源别墅建成于1932年,同时还修建了一条柏油公路。这条公路经过黑林铺与昆明境内的第一条公路(小西门——碧鸡关)相连,大大便捷了政治中心五华山与灵源别墅的交通来往。

抗战爆发之后,由于昆明经常遭受敌机轰炸,城内很不安全。偏僻隐蔽的灵源别墅便成为了云南省政府应急办公的所在。1939年,《新纂云南通志》编委会的老先生们入驻灵源别墅,静谧的山林,恬淡的生活,使得老先生们得以安心著书,为《新纂云南通志》这一珍贵文化典籍的最终成书奠定了基础。

1942年,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抵达昆明,下榻西郊灵源别墅。是夜,玉案山下星月无光,林间群鸦聒噪。自西安事变后便警惕不已的蒋某人忐忑不安、彻夜难眠,连忙打电话给当时空军司令王叔铭、亲信大将宋希濂、昆明市长裴存藩等,要求派出部队护卫,并将行辕移至安宁温泉。

1987年,灵源别墅被列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在相关部门和热心人士的努力下,灵源别墅几经修葺,正渐渐露出了它古朴庄重的容颜。这座老宅,伴随着龙云的命运,伴随着国内政治风云变幻,已经见证过太多太多的历史。

温泉旧居 找寻历史柔软的一面

玉泉山下,螳螂川河畔的安宁温泉,相传发现于东汉,泉水温暖轻盈。以“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被誉为明代第一诗人的杨慎曾亲笔书写“天下第一汤”五字匾悬于泉区门额。民国期间,许多达官贵人在此修房建宅,留下了多处胜迹。2006年,安宁市曾对温泉地区名人别墅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显示,卢汉、裴存藩、严燮成、杨如轩等四处别墅保存良好,龙绳武、刘正富、孙永安、袁鸿逵等四处别墅基本完好,李根源、叶荃别墅尚存,但已残破。

卢汉、裴存藩、龙绳武等别墅均在现凤山路12号温泉宾馆内。其中,卢汉别墅主体建筑为一对称坡顶的法式二层楼房,别墅庭院幽雅,内有温泉。解放后,卢汉将军将别墅捐献给云南省人民政府,成为温泉宾馆的一部分,增建了会客厅和连接温泉的走廊——即“光美走廊”。“光美走廊”是以我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女士命名,走廊呈弧形,暖黄色的墙壁上悬挂着诸多国内外知名人士下榻后留下的影像和书法。

卢汉别墅右侧的山上,是裴存藩的旧居。这幢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枋头雕饰龙凤,顶板彩绘仙鹤,装饰极为精美。裴存藩是云南昭通人,出身黄埔,曾随蒋介石参加东征、北伐。抗战后曾任昆明市市长,后在台湾担任“国大代表”及“立法委员”等。

螳螂川以西三潮圣水旁,现存有杨如轩别墅。杨如轩,云南宾川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毕业,与朱德是同门好友。曾参加重九起义、护国运动等。1927年,北伐战争中,国共合作破裂。8月1日,周恩来、朱德领导南昌起义成功。为保存实力,起义军决定转移。是时杨如轩为北伐军27师师长、赣东警备司令,驻防抚州。朱德致信杨氏,劝告共同起义。杨如轩虽未能响应,却让出一条通道,使南昌起义部队顺利通过抚州,经宜黄、广昌直指瑞金,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1928年5月,杨如轩奉国民政府江西省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一期学长朱培德命令,率北伐军27师两个团进攻井冈山。昔日好友成为对手,朱德指挥红军先灭杨部一团,随后占领杨如轩指挥部驻地永新县城,战斗中杨如轩被流弹击中,跳城而逃。6月,杨如轩联合杨池生部,卷土而来,朱德在七溪岭、龙源口再次痛歼杨部并占领永新。因杨如轩屡战屡败,被调离“剿匪”前线,杨池生接任,然而同样遭受失败。于是,井冈山便流传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民谣:“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

1938年,已是半隐退的杨如轩来到安宁温泉购地建屋,杨宅占地约50亩,现存公馆主建筑是一栋中西式结合的平房,该建筑面阔四间,进深二间,内带走廊,外设廊厦,西侧又突出一间,因而体量较大,举架较高。墙体皆为石砌,单檐歇山顶,卷脊,出檐较深,檐角飞翘,显得雄浑坚固。

拥三潮圣水,伴曹溪映月。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内国外争斗不息,杨如轩却在此优游林下。建国后,杨如轩被判无期徒刑,1974年特赦后成为云南文史馆馆员。馆中工作期间,曾写下一首诗追忆进犯井冈山。

四十年前一梦空, 无端附逆乱交锋。

那堪旗鼓未成列, 忽报弹花满市中。

链接 本色滇军

地处边陲的云南,原本因为交通、经济和文化的不发达,相对在中国各省中默默无闻。但在清末到民国的大变局时代,云南可谓异军突起,人才辈出,形成了曾经称霸南中国的滇军集团,以及一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鸦片战争以后,与云南相邻的越南、缅甸等国家相继成为英、法的殖民地,云南突然之间从死角变成开放的前沿,蒙自、普洱、腾冲等一批通商口岸形成,伴随着商业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极大地改变了云南人的思想,红顶商人王炽、特科状元袁嘉谷等一批可谓“破天荒”的人物出现在南滇边地。庚子之变后,清政府开始在全国各省试办新军,选派军官到日本留学,同时开办讲武学堂,培养初级军官,云南省先后派出唐继尧、李根源、殷承瓛、顾品珍、庾恩旸等数十人到日本学习。在日本,他们接受了新的思想,大多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毕业回国后,这些人又进入云南新军和陆军讲武堂任职,再加上同为留日军官的蔡锷等人,形成了云南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的领导力量,同时也是旧滇军的骨干。

始创于1907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最著名的军校之一,培养了朱德、叶剑英、朱培德、龙云、卢汉等一批著名军人,他们在蔡锷、唐继尧的领导下参加了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之后,一部分人走上了继续革命的道路,另一部分人接过旧滇军的衣钵,成为民国后期的新滇军。

辛亥重九起义,使蔡锷、唐继尧等人风云一时,尤其是护国运动,云南以“一省敌一国”,击败了北洋军,滇军善战名动天下。蔡锷去世后,野心勃勃的唐继尧等人,开始向军阀蜕变,唐继尧担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自称“东大陆主人”,称霸西南地区,旧滇军正式形成。与此同时,一批云南人也进入北洋政府担任要职,李根源曾任农商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张耀曾是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起草者,曾任司法总长;王九龄曾任教育总长。

1927年,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北洋军阀覆灭。在云南,以龙云、卢汉为代表的滇军将领不满唐继尧的穷兵黩武,通过政变推翻了唐继尧的统治,龙云成为“云南王”,云南进入新滇军统治时期。与旧滇军不同的是,龙云没有唐继尧称霸天下的野心,满足于割据一方,既与南京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又抗拒中央进入云南。抗战时期,云南作为大后方,滇军主力也出省抗战,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龙云等人反对内战,1949年,卢汉在昆明起义,云南解放,滇军终结。

猜你喜欢
公馆朱德别墅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别墅疑案
Vanke’s Empire
山洞抗战遗址群掠影
尚·公馆 耀世登场
旧时公馆风月 无尽牡丹佳期
斯洛文尼亚BeIi矩阵别墅
应当给“别墅”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