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十四世纪末的一天,那天应该是一个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日子。堪舆大师汪湛海意气风发地站在五华山上,俯瞰着五百里滇池和湖畔的大地,这里将变成一座城——充满着无限灵气与潜力的城。为了证明自己的“大师级”水平,汪湛海在昆明城的开工典礼上埋下了两块碑,上书“五百年前后云南胜江南”和“云南万事占先机”,然后飘然而去,等待着历史的验证。岁月如江河前行,“五百年”这个飘渺的预言冥冥中自有真意,在清末民初的风云变幻中,曾经有一群云南人敢为天下先,屹立在时代的潮头。
从翠湖之畔的陆军讲武堂开始,民国的印记悄然烙在昆明的每一个角落。这所学校里走出一群年轻人,他们缔造了民国,保护了民国,又终结了民国,短短38年,就在这一代人的手上完成。有人说民国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军阀混战,外寇入侵,民不聊生;也有人说那是最好的一个时代,乱世中孕育着希望,中西方思想的碰撞,诞生了无数英雄与大师。那些讲武堂毕业的年轻人,当他们热血澎湃掀起革命时,当他们激情万丈维护共和时,这座春暖花开的城市像炽热的盛夏,如日当空。但胜利并没有带来国家的强盛与和平,在时代的洪流中,不免大浪淘沙。在高官厚禄、公馆别墅的面前,一些人住进了公馆,蜕变成军阀;一些人面对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又毅然走出了公馆,成为真正的革命者。
昆明作为一座上千年的城市,岁月在她的身上镌刻了众多的印记。当你仰望东西寺塔的时候,想起的是南诏国开拓东土的伟烈丰功;而转身走进地铁,时间也回转到公元2014年的某一天。在我们的身边,不经意间就能看到一座民国时的公馆,我们决定策划这期《遗“市”独立——昆明公馆档案》,通过这些隐藏在昆明五华山、翠湖、巡津街、北京路、或者滇池之畔的公馆建筑,讲述一个并不遥远的故事。在这些当年主宰着云南命运的“大人物”的公馆里,这些建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里,有着那个时代的时尚奢华,也有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曾经上演过许多惊天动地——唐公馆里的密谋让中国彻底告别了帝王时代,而卢公馆内的行动让云南免于战火……当然很难有一种讲叙可以完全真实地再现历史,很难有一种写作可以完整全面地包罗过往,只言片语零零碎碎,讲述的是各人眼中的记忆。唯有那些印记,可以千百年来,不动声色,温柔缄默,缓慢而忠实地记载。你看那一处处痕迹,斑驳陆离,你看那一道道浅壑,轻网慢笼,缱绻发黄,时光残留中,那不正是它独特的表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