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 莹
升平署抄本《连城璧》及相关剧作考述
饶 莹
李玉《连城璧》传奇今仅存清升平署抄残本,剧演战国时期蔺相如得荐,继而奉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的故事。与元明时期同类题材剧相比,《连城璧》既不以戏说历史的元杂剧《渑池会》为蓝本,也跳出了明传奇《箱环记》的才子佳人戏模式,是比较严肃的历史剧。清中叶之后,昆乱剧作主要按完璧归赵、廉颇争功、负荆请罪等三类情节演绎与完璧归赵相关的故事。清车王府曲本与内廷本所收剧作多由明清传奇改编而来,一方面体现出明清传奇对后世相关剧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后世演出剧本对前代作品的改编体现出同一题材戏剧作品在不同时期的面貌。
《连城璧》;李玉;升平署抄本;连城璧题材剧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后,以蔺相如完璧归赵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有关廉颇争功、请罪等连城璧故事以各种渠道广泛传播,其中以戏曲形式流传者尤盛,元明清以来有元高文秀《相府门廉颇负荆》杂剧、明翁子忠《箱环记》传奇、清李玉《连城璧》传奇、车王府藏本曲乱弹戏《渑池会》以及升平署本昆弋戏《廉颇争功》、高腔《请罪》等。李玉《连城璧》传奇,今仅存升平署抄残本,在连城璧题材剧的创作与演出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此为视点考察同题材剧作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不同戏剧形态的不同艺术取向。
《连城璧》传奇为清初李玉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待考。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所收《曲海目》、高奕《新传奇品》、无名氏《传奇汇考标目》、管庭芬校订《重订曲海总目》、丰支宜《曲目新编》、姚燮《今乐考证》等清代戏曲目录文献和现当代戏曲目录文献诸如王国维《曲录》、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等皆曾著录李玉的《连城璧》传奇,然而始终不见该剧的全本存世。现在可见的唯一存本是清道光年间升平署抄本。①《故宫珍本丛刊》第729册有满文抄本《连城璧》,笔者无法辨识其是否为戏曲文本。
该本为中国戏曲研究院图书馆即今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本,原系杜颖陶先生所捐赠,吴新雷先生1960年据之过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因安全问题已闭关多年,至今未得开馆,笔者无法获见杜氏所赠该馆所藏原书。幸运的是,笔者近年参加朱万曙先生主持的《全清戏曲》顺康卷整理与编纂工作,吴先生主动将其过录本提供给课题组以作整理之用,课题组将此本交付笔者整理,故笔者得以借助吴先生的过录本管窥杜氏原藏本的面貌。
据吴先生过录本,杜氏藏本在原中国戏曲研究院图书馆的索书号为戏140.61/0.136,为清道光间升平署抄本。题“连城璧”,未署撰者,共有两套曲,不分出,一抄到底,但据【仙吕·点绛唇】和【仙吕·醉中天】两个套曲来看,疑为两出,当为《连城璧》所残存的部分。虽然过录本未附工尺谱,但吴先生在其《中国戏曲史论·李玉逸曲访读记》中谓此本“系一个贯串本,未分出,曲辞旁附缀工尺谱,当是旧时戏班中的演出本”[1]。演出本多为伶工传抄本,这在该本的文本面貌上也得到印证。此本错别字很多,多有不通之处,如将曲牌名【点绛唇】写作【点降唇】,将“共拒西秦”写作“共据西秦”,“致书谨启”写作“至书谨启”,“以诈行霸”写作“以祚行霸”等,显示梨园伶本的特点。
升平署残抄本《连城璧》叙秦昭襄王闻赵惠文王新获卞和之璧,遂派遣客卿胡伤致书赵国,假以西阳十五城易换此璧,实为观其强弱,意图进取。赵惠文王召集群臣商议,大臣缪贤举荐蔺相如。赵王见蔺相如智勇兼全,且能言善辩,授蔺相如大夫之职,奉璧入秦。蔺相如见秦王得璧之后并无偿城之意,设计将玉璧从秦王手中夺回,使之完璧归赵。本事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剧中情节与正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略相符,只是在细节上曾饰了秦国使臣客卿胡伤、赵国上卿李克、上将军廉颇、平原君赵胜、行军司马傅豹等与赵王议事,以及秦国丞相魏冉、华阳君芈戎、左将军王龁、右将军蒙骜等与秦王议事等。除增入胡伤为秦使是源自冯梦龙《新列国志》卷九十六《蔺相如两屈秦王 马服君单解韩围》一回外,其余赵、秦两国臣僚讨论的细节均为李玉所创。
总体上看,李玉《连城璧》的剧情与冯梦龙《新列国志》十分接近。《新列国志》作为晚明清初极为畅销的小说之一,对戏曲创作的影响也很大。而从戏曲创作的角度看,充分借鉴民间既已广泛流传的同题材故事,是面向市民戏剧消费的清初苏州派代表作家李玉的最佳选择。
李玉《连城璧》创作之前,元杂剧与明传奇均有以“完璧归赵”为题材的作品,它们分别是高文秀的《渑池会》杂剧和翁子忠的《箱环记》传奇。
曹本《录鬼簿》著录元高文秀《相府门廉颇负荆》杂剧,惜今已佚。明代赵琦美《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收有《保成公径赴渑池会》杂剧,题为高文秀作,附注“《太和正音》作《廉颇负荆》”,剧末题目为“赵廉颇伏礼亲负荆”,正名为“保成公径赴渑池会”,或因高氏有《廉颇负荆》之目,遂以二者乃为一剧。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则认为二者均属高氏作品,为两种不同剧作。《渑池会》杂剧,为末扮蔺相如主唱的末本戏,叙相如完璧归赵、秦赵二国渑池之会以及廉颇与相如争功而后又负荆请罪诸事,剧中蔺相如几将完璧归赵的使命视作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游戏色彩很浓。剧情与《史记》差别很大,如没有缪贤举荐蔺相如的情节,蔺相如一出场就已是中大夫的身份,更突出的是消解了《史记》中蔺相如在秦廷与秦王斗智斗勇的矛盾冲突等,体现了元杂剧历史剧戏说历史的普遍现象。这也与李玉《连城璧》存在较大的差别。可见,李玉《连城璧》传奇的创作并非以高文秀《渑池会》的剧情为蓝本。
明代传奇《完璧相如箱环记》,简称《箱环记》。《曲海总目提要》作《完璧记》。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无名氏《古人传奇总目》、无名氏《传奇汇考标目》姚燮《今乐考证》均著录为《镶环记》。祁彪佳题“翁子忠”作,其余目录文献皆作无名氏。明人曲选《大明春》作《湘环记》、《乐府万象新》作《完璧记》。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谓:“日本《舶载书目》载有《完璧相如箱环记》一种,实即此剧明刻本,不悉尚存于世否?”[2]《曲海总目提要》谓:“日本有传本,题《完璧相如箱环记》。”[3]844此剧国内尚未见全本,然曾经藏于日本是无疑的,只是现在是否尚存,则不得而知。黄仕忠先生《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研究》在讨论《舶载书目》关于“完璧相如箱环记”著录时,喟叹“惟祈日本诸多寺庙及私家藏书之未披露者尚保存之”[4],对该文献的再次面世表示了极大的期盼。
其实,该剧在明代戏曲选集中已有所选录,如《乐府菁华》选《张氏卖环奉姑》、《廉颇相如争功》二出,《摘锦奇音》选《张氏卖环奉姑》一出,《大明春》选《相如怀璧抗秦》、《张氏卖环养(奉)姑》二出等,以上见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另外,《乐府玉树英》选《解卖箱环》、《廉颇蔺相如争功》二出,《乐府万象新》选《张氏卖环奉姑》、《捧璧归赵》、《廉颇争功》三出,这两种选集版本残缺,除《解卖箱环》、《张氏卖环奉姑》内容完整,余只存目,以上收入《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与《连城璧》较多尊重史实不同,传奇《箱环记》对史实的增饰较多。“所演以相如完璧归赵为主,而附以秦王击缶、廉颇负荆二事”[3]844,除了增出《张氏卖环奉姑》一出外,另有平原君强赘相如为婿这样的落套情节。正如《曲海总目提要》所指出,“其添饰关目,有模仿《琵琶》、《香囊》及《四喜》等情节者,大约出诸本之后”[3]844。吕天成《曲品》评此剧曰:“蔺相如使秦事,甚壮,与廉颇交,更有味,但云为平原君婿,可笑,作者笔不超脱。”[5]祁彪佳则谓:“即蔺相如怀璧一事,大有侠烈之致可传,何必增出闺阃,反入庸俗。”[6]从元杂剧《渑池会》末本戏到明传奇《箱环记》生旦戏,“完璧归赵”题材也由“脂粉不施”[7]而平添了些许男女相思成份,减少了历史题材剧的历史意味。即便《大明春》所收《相如怀璧抗秦》一出与《连城璧》所述史实基本相近,但二者区别较大。同是传奇剧作,后出的《连城璧》别开生面,跳出了此前同题材剧作《箱环记》才子佳人戏的模式。
清中叶后,昆曲舞台上传奇全本戏的演出逐渐被折子戏的形式所取代,出现了许多梨园艺人们为演出服务而手抄的折子戏脚本。随着地方戏花部日益繁盛,以皮黄腔京剧为代表的乱弹戏也出现不少折子戏演出脚本。在后世昆乱不同剧种的剧本文献中,由“完璧归赵”题材而衍生出的相关剧作,按主要情节划分可大致归为三类:以完璧归赵情节为主、以廉颇争功情节为主、以负荆请罪情节为主。
(一)完璧归赵
首都图书馆编辑《清车王府藏曲本》乱弹戏部分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俗文学丛刊》编辑小组编辑《俗文学丛刊》京剧目类下,分别收有《渑池会》总讲一种,后者内容分作两本,前后衔接。主要叙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附以秦、赵两国渑池之会。《俗文学丛刊》中的《渑池会》总讲影印自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抄藏车王府曲本》,此批抄本乃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史语所派员至孔德学校抄录而成,与首都图书馆所辑《清车王府藏曲本》实出同源,故二者所收《渑池会》总讲底本来源相同。此系清蒙古车王府所藏京剧乱弹戏剧抄本,虽冠以“渑池会”之名,内容却与李玉《连城璧》传奇极为相近①元杂剧《渑池会》与《善本戏曲丛刊》中《大明春》所收《相如怀璧抗秦》一出,虽属同类题材,曲文宾白却大相径庭,故而未将其加以比较进行论述。以下《廉颇争功》、《负荆请罪》二类中此种情形不再另注。,或为以《连城璧》作原本,直接在原戏基础上改写而成。姑取部分曲文与宾白进行对比,详见下表:
李玉《连城璧》车王府曲本/俗文学丛刊《渑池会》(李克白)今闻秦国差有使臣入境,非下说词,即是反间之计。故尔相约列公,同至朝门,伺候大王升殿,看那来使是何意见?(克白)今闻秦国差有使臣入境,非下说词,即是反间之计。故此请列公,同至朝门,伺候大王,看待来使如何消息?(廉颇、赵胜、傅豹同白)此事必有奸谋,一同上殿,好做准备。(众同白)此事必有奸谋,一同上朝,好为筹备。(四龙套引胡伤上白)慕璧出咸阳,驱驰来赵邦;若得和氏璧,使臣有荣光。俺乃秦国客卿胡伤是也。吾主秦王志在并吞六国,意欲图归一统。列国之中,惟有赵邦最当冲要,难以治伏。今闻赵王新得卞和之璧,吾主欲得此璧,假以西阳一十五城地土,易换此璧,覌其强弱,意图进取。前面已是邯郸城池,众三军,前往赵邦去者!(四文堂接排子上胡上白)慕璧出咸阳,驱驰来赵邦;若得他应允,使臣亦有光。俺乃秦国磨长胡伤是也。俺秦主智在并吞六国,意图一统。列国之中,惟有赵国最当冲要,难以制伏。今闻赵王新得卞和之璧,故此命俺,假以咸阳一十五城地土,易换此璧,覌其强弱,意图进取。赵国既除,何患韩魏不平。前面便是邯郸城池,来呀!须速催马!
【混江龙】这曲直人皆讲论,想秦君谲诈惯欺人。只因是误用商君立新法,苛虐于民,致使得人衔怨皆不愤。虽然是雄踞在西秦,灭戎夷,创立国基,威风远振。为白璧堪称稀世奇珍,怎知俺赵邦理直心忠信,仗英风不惧半毫分!【油葫芦】孤先君曾与韩、魏分三晋,开创在邯郸郡,据群雄至今威严称远振。列国中嬴秦僭称尊,纯用霸术无义信。蔺相如怀璧入强秦,但愿得完璧归赵喜气新。【天下乐】感吾王泽望云霓霑露恩,宠也幺亲,配戴深。虽不比列国游说智苏秦,欲学那勇曹刿伏西晋。非图那十五城益吾君,博得个完璧回美名存。(唱)这曲直人所知,何用臣讲。(唱西皮正板)国家事在德行不在弱强,卞和璧并非宝无之为上,就便是城不得与赵无伤。(唱)孤先君武灵王山河开创,六国中惟有赵独挡秦邦,蔺先生捧此宝孤心难放,此一番入秦庭紧要隄防。(唱)你今与函谷关事休鹵莽,璧事小国为重切莫慌唐。(唱)臣不是学摄政此刻孟浪,臣不学苏秦相遊说六邦,为啚他十五城捧璧前往,与不与在长行以定弱强,请君王听消息龙心安放,自有个保全计归报吾皇。
上表显示,车王府所藏抄本《渑池会》总讲对《连城璧》宾白的改动大多停留在个别字面的斟酌上,其“加工”主要体现在曲文当中。表中最后所列三支曲牌,在车王府曲本中被改为西皮唱腔,从昆曲曲牌到地方戏唱腔,曲体声腔的变化使曲词也不得不变。李玉的戏曲向来舞台性较强,车王府曲本将昆曲传奇改为地方戏,显得更加通俗。另外,《渑池会》总讲在蔺相如入秦途中,穿插了与秦使胡伤相互间你来我往的一段唱词,这一番唇枪舌战,使得戏剧情节更加紧凑,具有张力。秦王斋戒五日升殿受璧时,戏剧中交待各国使臣的上场,也为秦王之后欲借油烹相如之举震慑诸国使臣设下伏笔。对人物上下场如此恰当的处理,使整个剧本的排场较为生动。
(二)廉颇争功
以“廉颇争功”为主要情节的剧本,在戏剧内容上皆与明代传奇选集《乐府菁华》、《乐府玉树英》、《乐府万象新》等所选的《廉颇相如争功》有着莫大的关联。
《清车王府藏曲本》“昆曲”部分有《争功》全串贯一种。《俗文学丛刊》“高腔”戏剧类有《争功》四种,其中一种钤有“百本张”印,四种抄本字迹清晰程度不一,然四者相互间内容出入甚少,且虽均列入“高腔”一类,但与前者车王府曲本中“昆曲”类《争功》相比,无论曲牌曲词、宾白科诨、角色扮演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究其缘由,车王府曲本与《俗文学丛刊》所收抄本(含百本张本)中的各本《争功》渊源颇深。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收有“昆腔单出戏”《廉蔺争功》总本,原出自《清代南府与昇平署剧本与档案》。另外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收《廉蔺争功》两本,一为总本,一为串关,两本内容一致。“故宫本”《争功》与“档案集成本”《争功》同是内廷演剧所用的剧本,曲文宾白皆无甚差别。兹以《乐府菁华》所收《廉颇相如争功》、《清车王府藏曲本》(《俗文学丛刊本》)所收《争功》与《故宫珍本丛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所收《廉蔺争功》三者部分曲文、宾白进行对比,列于表中:
《乐府菁华》所收《廉颇相如争功》【出队子】(小)擎天大将威武能镇赵邦,英雄盖世定无双,不比相如用舌鎗,有甚功劳位居我上。【出队子】(生)朋情久旷,剪烛论交意已荒,令人倏忽起仓忙,命驾乘闲来过访,家国之情须当会讲。【倘秀才】(小)蔺相如尚兀自说短长,可见你不知些分量,当初在故乡菽水箪瓢困草堂,吃些淡粥虀盐都是布衣形状,我念朋情友义来招你上国观光。《清车王府藏曲本》/《俗文学丛刊本》所收《争功》【出队子】(净)擎天大将威武威能镇赵邦,英雄盖世果无双,不比相如弄鎗,有甚功劳居吾上。【前腔】(生)朋情久旷,剪烛论文意已荒,令人倏忽起怆忙,命驾乘闲来过访,家国之情须当会讲。【倘秀才】(净)蔺相如尚兀自道短长,可怪你不知分量,不记当初在故乡菽水箪瓢困草堂,厨无甑釜无粮都是布衣形状,俺则念朋友义邀恁来上国观光。《故宫珍本丛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所收《廉蔺争功》【出队子】(净)擎天大将威武威能镇赵邦,英雄盖世果无双,不比相如弄舌鎗,有甚功劳位居吾上。【又一体】(生)朋情久旷,剪烛论文意已荒,令人倏忽起怆忙,命驾乘闲来相访,家国之情须当会讲。【端正好】(净)蔺相如尚兀自道短长,可怪你不知分量,不记当初在故乡菽水箪瓢困草堂。【么篇】厨无甑釜无粮都是布衣形状,俺念着故乡情义相钦榜,邀你来上国观光。
(末)有事不可不报,无事不可乱传。禀爷:兵图上党今经半月,被蔺爷一封战书,今日秦兵尽皆退了。(小)且住,我领十万精兵尚不能退强秦,不想那书生一纸书退了百万雄兵。(丑白)老爷吩咐小官前去打听,那秦兵来伐上党,秦兵兵正往前进,被蔺老爷发了一封书,那秦兵将头作尾、将尾作头、捲旗息鼓,这等滔、滔、滔,都退去了。(净白)怎么那秦兵都退去了?(丑白)是都退回去。(净白)我领十万雄兵千员上将尚且不曾退敌,反被这书生一封柬帖将秦兵就退去了。哦,是了,想是那书有你老爷的威名在上。(丑白)不错,小官打听得明白,那书上写着老爷四个大字。(净白)是四个什么字?(丑白)满不要紧。(丑白)小官打听那些秦兵来伐上党,蔺老爷发了一封书去,那秦兵将头作尾、将尾作头、捲旗息鼓,是这样滔、滔、滔。(廉颇白)怎么讲?(丑郎官白)是都退了。(廉颇白)那秦兵都退了?(丑白)是都退了。(廉颇白)我领十万雄兵尚且不能退敌,被书生一封柬帖那秦兵就退了?(丑白)是都退了。(廉颇白)哦,是了,想必那书上有你老爷的名在上。(丑白)是那书上写着老爷四个大字。(廉颇白)哪四个字?(丑白)小官不敢说。(廉颇白)讲。(丑白)是竟不相干。
《清车王府藏曲本》中《争功》与《故宫珍本丛刊》中《廉蔺争功》均为昆腔戏,对明代传奇散出《廉颇相如争功》进行改编的主要部分不在曲文,而在宾白。如表所示,后世文献中将散出中“末”与“小生”的科白进行展开铺陈,发展成剧本中大量“净”“丑”之间的插科打诨,使“丑”的脚色大放异彩,凸显了这一行当在剧本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故宫珍本丛刊》与《清车王府藏曲本》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未对散出中曲文进行大量改动的情形下,将原来两种曲牌下的曲文进行编排整理命名为不同的曲牌,即由传奇散出中的两支北曲【出队子】与【倘秀才】统领的曲文编派在【出队子】、【端正好】、【倘秀才】、【脱布衫】、【笑和尚】、【黑漆弩】、【白鹤子】、【菩萨蛮】、【滚绣球】九支北曲之下。一方面,两种剧本对传奇散出的改编,通过对宾白的加工处理,集中体现了对原作趣味性的加强,适当消解了原作传奇体制方面的板滞之感;另一方面,王府本与内廷本在改编程度上的差异,突出了清代宫廷演剧整体上更为雅致的特点。
(三)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是承接上文《廉蔺争功》而来,《清车王府藏曲本》(《俗文学丛刊本》)所收《争功》与《故宫珍本丛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所收《廉蔺争功》之后,皆有《请罪》一出戏。
无论是《清车王府藏曲本》还是《俗文学丛刊》中,每一种《争功》的剧末都会附有“《争功》完,接《请罪》”的字样。《争功》在《清车王府藏曲本》与《俗文学丛刊》被分为“昆曲”与“高腔”两种不同剧种,《请罪》一剧在二种文献中同属“高腔”。具体而言,《清车王府藏曲本》有《请罪》全串贯一种,《俗文学丛刊》有《请罪》抄本四种(均无“百本张”印),其他具体情形与上述《争功》一致,不再赘述。另外,《故宫珍本丛刊》所收《请罪》总本一种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所收《请罪》两本(一为总本,一为串关)的版本情形,亦与二者所收《争功》情形相似。略与《争功》情形不同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中《请罪》串关本的科白却更近于《清车王府藏曲本》中的《请罪》全串贯,相较于《故宫珍本丛刊》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中的《请罪》总本,《清车王府藏曲本》的全串贯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的串关本更多了些令人捧腹的科诨笑资。
由于现存李玉《连城璧》的剧情止于完璧归赵,故上述清中后期戏曲舞台上频繁搬演的廉颇争功、负荆请罪等折子戏与《连城璧》之间的演绎关系难以显现。现存《连城璧》为升平署抄本,则说明该剧在清中后期的内廷有所演出,即便此本没有争功、请罪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该剧的全本对争功、请罪折子戏没有产生过影响。
上述清中后期完璧归赵、廉颇争功、负荆请罪等相关剧作,主要源自明清传奇。《渑池会》总讲改自李玉《连城璧》,而现今所见《连城璧》并非李玉所作传奇全本而是残本。《连城璧》残本剧情始自相如得荐,止于完璧归赵;《渑池会》总讲在完璧归赵之后,接以秦、赵渑池之会,最后以秦、赵和好收场。另外,改自明代《箱环记》传奇散出《廉颇相如争功》的剧作《廉蔺争功》,除去与传奇散出情节内容重合之处,附以廉颇挡道、相如避巷作为悬念式结尾,加之《争功》与《请罪》在演剧中向来以《争功请罪》这样连台的方式上演,此一悬念式的剧尾既是《争功》的收场,又下起《请罪》的开场,使两出戏之间的衔接过渡更为自然。《渑池会》总讲与《争功请罪》在《连城璧》、《箱环记》基础上所添加的内容,一方面可看作是后世剧本在对原作进行改编与创作过程中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否可以理解为,如此更为丰富的曲文宾白,本就属于原作中的一部分?
《渑池会》总讲与《争功请罪》在清宫内廷均有上演,《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中道光二十六年(1846)的《差事档》与二十八年的《恩赏日记档》均有关于《争功请罪》的演剧记录。光绪六年(1880)《差事档》记载内廷上演过《渑池会》一剧,系内廷演出增加的新戏,此剧在车王府曲本属乱弹戏,许是先由民间传入王府,再经王府转入内廷。另外,光绪六年《差事档》记载的演出剧目中有一出名为《连池璧》,“池”古有“城池”之意,未知是否与李玉《连城璧》传奇相关,待考。
[1]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62.
[2]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17.
[3]董康等.曲海总目提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4]黄仕忠.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79.
[5]吕天成.曲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50.
[6]祁彪佳.远山堂曲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90.
[7]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提要叶五B面.
(责任编辑:周立波)
Research on Manuscripts of Shengping Bureau Invaluable Jadeand Related Works
RAO Ying
The opera Invaluable Jade is written by Li Yu,and it is only preserved the incomplete manuscripts of Shengping bureau.It is a story about Lin Xiangru in the period of the Warring States.Compared with the works of the same subject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Invaluable Jade neither takes the opera of the Yuan dynasty Meeting in MianChi as the blueprint,nor the opera of the Ming dynasty opera Note of XiangHuan.It is a serious historic oper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plots of related works in kunqu opera and local dram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They are adapted from the opera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On one hand,the adaption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opera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works of later ages;on the other hand,works in the later ages represent different performances of works with the same theme in different periods.
Invaluable Jade;Li Yu;manuscripts of Shengping Bureau;works with the theme of Invaluable Jade
J809
A
2015-11-20
饶莹(1990— ),女,江西丰城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民歌与戏曲研究。(南京210096)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清戏曲》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11&ZD1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清代善本戏曲叙录与研究”(13YJA76004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区域戏曲遗存与传播研究”(12YSB00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