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
由于我的职业偏好,对我们安徽的文房四宝一直比较关注和钟爱。一次,听一位友人介绍说,徽墨的发源地其实是在绩溪县仁里村,那里有一位徽墨传承人,不仅至今仍在传承徽墨文化,还自创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手型墨”。为此,我特意专程去了一趟绩溪的千年古镇仁里村,拜访了这位徽墨文化的传承人。
在春光明媚的四月的一天,一大早,我兴致冲冲地从合肥乘上旅游大巴,经由合黄高速约五个小时到达绩溪仁里。仁里村距绩溪县城约三公里,位于登源河畔。登源河属钱塘江水系,上下有二十多个村落,仁里处于中心腹地,是一个典型的“枕山、环水、面屏”的徽州古村落。20世纪中叶以前,这里是徽杭古道上一处水路码头古镇,市井繁荣,享有“小小绩溪县,大大仁里镇”的盛名。
步入仁里街口,全是青石板路,所经之处,只见村落布局极具特色,水口、街巷、古民居、古水井、水圳排布,均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难怪这里被一些建筑学家和徽学研究者所称道。因时间所限,我无心欣赏这具有鲜明特色的古民居和街道、宗祠,径直奔一所程氏老屋——徽墨文化传承人程源峰的住处。
仁里村的“程氏八大户”
在一所老宅前,门口镶有“程翼堂故居”的木牌(见图1),走进宅内,便见到程源峰先生,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诚实仁厚的长者,年龄约在六十多岁,后来一谈,才知他已是七十四岁老人。当我自我介绍,说是专程前来了解徽墨文化和“手型墨”是如何产生的来意后,他很高兴,便和我侃侃而谈起来。
他首先谈到徽墨最早发源地在河北省易县,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易水。在唐代战乱时,程源峰的祖先逃难到徽州,也将制墨技艺带到这里并且发扬光大。仁里村始建于南北朝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公元1265~1274年间,歙县篁墩程药和槐塘程宏祖三兄弟先后迁入仁里,后来程姓族旺,反客为主,成为仁里大姓。目前仁里近2000人口中有百分之六十人口为程姓,他不无自豪地介绍,明末清初,程姓一家有八个兄弟发展得都很好,被人称之谓“程氏八大户”,老大程序东和老二程松堂在通州(即江苏南通)经营当铺称雄一方,胡适曾说过“通州自是仁里程家所创,他乡无之”,老三、老四在江苏无锡开米行,老五学中医,老六开中药店,老七教书,老八程翼堂制墨,程源峰是老八的后裔,从事徽墨制作已五十二年。“胡开文墨庄”创始人胡天柱是绩溪上庄人,年幼时曾在此学过制墨技术。
徽墨文化的传承
谈到徽墨,程源峰先生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了徽墨的制作工艺和徽墨的特点:
墨一般分为三等,最好的墨为“油烟墨”,用桐油、灯草薰成,八公斤桐油,只能薰成半公斤油烟,用此油烟制成的墨写出的字、画有亮度;其次为“松烟墨”,是用松树杆放在窑内烧,用管道收集成,写出的字、画无亮度;三等墨是碳墨的下脚料。除上述主料外,还需加皮胶、骨胶作粘结剂,还要加丁香、冰片、麝香等多种中草,以起到防腐、防蛀、添香、增色、坚墨的作用。在添加以上原料后,经加温、搅拌,作成墨胚,再经捶打、压模、阴干、描金等一系列工序,最后包装、装璜为成品,经过以上一系列工艺制成的徽墨质量为上乘,故享有“点墨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程源峰先生作了上述介绍后,还现场给我展示了部分制墨工艺(见图2),其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我颇受感动。
独创的“手型墨”
为了传承和宣传徽墨文化,程源峰虽已年过古稀之年,至今仍孜孜不倦地按照中华特有的传统徽墨工艺,现场表演,成为仁里村的一项旅游观光项目。他说,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弘扬安徽文房四宝的特有文化。不仅如此,他还从旅游接待中受到了启发,萌生了将古代制墨工艺与现代手纹识别融合在一起,独创了“手型墨”的新工艺,参观者可以手握墨胚,将自己的手纹,也是自己的人生密码,永远印烙在墨上,墨的侧面,压有程源峰的个人印章,如果是夫妻两人,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则,将双方的人生密码烙印在上,制成“对墨”,中间是一制型墨,配以精美的包装,可作收藏(见图3),或赠亲友,也可传给子孙后代,意义非凡,这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创意项目。
在告别程源峰先生时,谈到今后的打算,他告诉我,为了弘扬徽文化,他会将这一项目一直坚持下去,他已安排了接班人,在他干不动时,会将这一接力棒交给年轻人,继续做下去。
告别了程源峰先生,告别了仁里,在返程的旅途中,我的脑海一直萦绕、思索着,中华文化之所以能经千年不衰而不断发扬光大,就是有无数个像程源峰以及他的先辈们一样执着、坚持、创新,才得以传承至今,实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