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坑”,问题能解决?

2015-03-18 09:25苏文洋
杂文选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大坑坠楼中国工商银行

苏文洋

昨日《新京报》报道:河北邯郸市曲周县一村的“信贷员”高息吸储,疑资金链断裂上吊身亡;数百村民堵门要钱。因为担心钱要不回来,村民们拦住了“信贷员”岳常山的棺椁,阻止其家人将他下葬。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高息吸储再放贷的“信贷员”模式,在多地农村都存在。有专家分析,“信贷员”模式源自上世纪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其曾因高息揽储放贷造成金融风险,被中央统一取缔,但一些“信贷员”复制了当年模式,一旦收贷困难致资金链断裂,极易引发群体事件。

农民兄弟手头有点钱了,和城里人一样,都想找个利息高的地方存款。事后责备人性的贪婪是没有用的。古人说:“不贪不骗。”凡是受骗上当的,皆因自己有贪心贪念。我发现,不管人们身边有多少因贪受骗的案例发生,仍难以劝阻一些人如飞蛾扑火般冲向大大小小的骗局。

一个“信贷员”上吊了,上千万元非法高息吸储的黑洞暴露出来,县警方经侦大队为此成立专案组立案调查。为什么方方面面的基层工作都要等到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才急急忙忙去解决?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地方不是出现一个小小的黑洞,而是出现了十八米深的大黑洞,已经地陷路毁房倒屋塌,有关方面却仍然是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工作态度。同是昨日《新京报》报道:近日,记者上网搜索“北京四合院、地下室”等关键词,发现多处带有地下室的四合院在出售。据北京某房地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王先生介绍,目前北京市内带地下室的四合院基本集中在东西城两区,多数地下室是房主在“德内大街出事前”就已建成的。从某种角度来说,真应当感谢“德内大街出事”。若不“出事”,说不定有一天要挖到天安门城楼底下去。事实就是如此,不出“大坑”,问题就难以解决。主管部门是不知道吗?不是不知道,知道得比谁都清楚,但就是不作为。有的也许并非“不作为”,而是有选择性的“不作为”,收了好处就“不作为”或者“乱作为”,没有好处就“大有作为”。德外大街四合院挖了十八米深,主管部门属于哪一种“作为”,最好自己对号入座,总有一款适合他们。

昨天中午发生一起坠楼事件。13时许,一位中年男子从河北沧州市清池南大道与解放路交叉口的中国工商银行十二楼跳下,摔在二楼平台上,中国工商银行的“中”字被砸倒,死者头朝南躺在“中”字上。坠楼者为中国工商银行沧州分行泊头支行某行长,目前坠楼原因不明。不管怎么说,行长坠楼,把自家招牌都砸掉一个字,如同出了“大坑”一样,问题到了不能掩盖的程度。能否不等上吊、坠楼等“大坑”出来,就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呢?丧失主动性,这种工作状态是难以长久下去的。

【原载2015年2月3日《北京晚报·北京论语》】

插图 / 非法集资 / 佚 名

猜你喜欢
大坑坠楼中国工商银行
白宫天坑
绳子
基于平行文本比较模式的企业外宣网站英译报告
中国工商银行在转型创新中谱写发展新篇章
看谁最看谁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