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课标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

2015-03-18 19:02王春江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渔翁施舍天鹅

王春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梅秋实

伍尔芙曾说:“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中被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人如此,动物亦然。

喂食于人,恰是高人一等的施舍,是轻视蔑视的怜悯,是无病呻吟的同情。而动物乞食于人类,是觅食能力的丧失,是心安理得的乞求,是卑躬屈膝的讨好。动物日益丧志,放弃了自然博弈的能力。即使雄狮猛虎,也会变成温室中娇嫩的花朵,再也抵不住风霜侵袭,抓不住麋鹿羚羊,只能在寒风中瑟缩死去,令人惋惜。更不知冥冥之中,它们可曾回忆起昔日荣光,痛恨那口体之奉?

动物之心,无从考证。人之懒惰,皆知其害。恰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街头流浪者,不是向往自由,也不是“不在乎脚下,只在乎远方”的洒脱。生活所迫,举步维艰。

陈可辛曾说:“唯一使我们善的,就是家庭教育。”遍观少年,有多少因家庭溺爱而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父母之溺爱,若洪水猛兽,造成了孩子未来的大危机,而他们只看到眼前的享受与欢愉。父母放弃自己的尊严与权威,屈从孩子的要求,自诩“尊重”孩子。放纵孩子任性,却说这才是真正的“爱”,或是当代父母的真实写照。鲁迅之呐喊在当代仍具极强的现实意义:“救救孩子!”

或许,现在被溺爱、纵容的孩子,长大后会变为社会的毒品,视规则如无物,以己之心情、欲望行事。等他们受到惩罚时再回望,父母的“爱心”,到底是“佳酿”还是“毒浆”。

托尔斯泰说:“是爱,但不是这么爱,即为了什么缘故和目的去爱。”父母爱子,乃人之至真本性。然爱之于子,当有节制、有底线。韩美林说:“酸甜苦辣的人生你哪一个也逃不掉,因此我认为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它。”如是所说,父母真正教给孩子的,应当是乐观的态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守护孩子的避风港为指引孩子前进的灯塔,为孩子前行的道路点亮希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人所言,恰是当代所匮乏。诚宜听之信之,则少年之强,国家之兴,指日可待也。

教师点评

本文引用大量警句,说理清晰,观点深刻,语言流畅而有气势。基于“不投喂野生动物”一事,分为三层论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结尾处发出倡议,指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少年强,国家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紧扣主题,引用内容也契合文章主旨,有启发性。 (万黎)

爱的原则 万黎

出于爱怜,向野生动物投喂食物,这是人性本能。但我们在满足善良愿望的同时,忽略了自然界更高的法则:一味施舍,不可能使一个种群永远强大,即爱与帮助要讲原则。

曾有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住在天鹅湖心的小岛上。一年秋天,一群天鹅从遥远的北方飞来。渔翁夫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热情招待天鹅,天鹅也逐渐与他们熟悉起来,渔翁捕鱼时,它们随船而行,嬉戏左右。冬天,湖面冰冻,老夫妇敞开茅屋,送给它们温暖和食物。年复一年,终于有一天,渔翁夫妇更老了,离开了小岛,而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

没有原则的爱,是一种痛苦;没有限度的爱,是一种伤害。

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

自古成大器之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们在逆境中奋发,而非在溺爱中成长;他们在磨砺中图强,而非在扶携中暂居高峰。一个人的价值由自己的能力决定,而他的能力,极可能因过分的爱与保护而止步不前、逐渐衰弱,甚至毁于一旦。如今啃老一族、高分低能等等现象比比皆是,究其本质,正是因为他们在生命之初并未得到恰当的关怀,而是被违背原则、扭曲的“爱”包围。

当我们为被劝退的神童惋惜之余,不妨看看另一位普通母亲的教子原则。她认为,自己可以帮助儿子,但只做好其中的一半,另一半要求由儿子模仿,自己完成。“比如我会替他穿上一只袜子,让他穿另一只;替他刷好盘子,让他自己洗碗……”在这种特殊关怀下,儿子的学习成绩出类拔萃,毕业后事业也节节攀升,终有所成。由此可见,适当的关怀是必要的,但不意味着无微不至;适度的帮助是必要的,但不意味着事无巨细,不意味着像温室里的花朵般呵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施舍爱是人的本能,但要掌握原则。

恰当适度的关怀与帮助是爱的原则。但愿因喂养而失去野性的动物消失时,溺爱也一并在人们的心中消失,世界也回归到自然与理性的状态,这就是爱的原则的价值与意义。

教师点评

文章开头点题,内容上能够揭示本质,立意准确,结尾扣题;章中的每一小段都点题,用爱的原则作为线索把文章串联起来,使结构贯通完整;语言平实简洁,干净利索,逻辑性强,通晓顺畅,并具有浓郁的思辨色彩,充满理趣,引人深思。

(万黎)

猜你喜欢
渔翁施舍天鹅
嗟来之食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一张图看天鹅奖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渔翁
神秘的“渔翁”
旅途探险记之“渔翁”
天鹅
The Cir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