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

2015-03-17 23:03王胜杰
党政干部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黑格尔

王胜杰

[摘 要]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的标题中所用的“终结”一词,其对应德文原意有丰富的内涵,既是结束过去,又要开出新路,其文章的目的和内容也在于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无法担负这样的历史使命;他们认为要终结旧哲学,就必须深入到旧哲学的内部,特别应从康德到费尔巴哈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中,认清他们的贡献和局限;要开辟新哲学,就必须立足现实,回应时代的呼唤,从理论到现实、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一场全新的哲学革命。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费尔巴哈;黑格尔;新哲学

[中图分类号]A8;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02-0016-0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是恩格斯为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及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而写就的不朽的经典著作。从标题名称上看,谁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似乎不言而喻,然而事实却不尽然。学术界对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费尔巴哈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一种认为是黑格尔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那么到底谁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终结者,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和历史的实际发展进程作一探讨。

一、终结者:费尔巴哈抑或黑格尔?

长期以来,在大多数中国学者对此问题的阐释中,认为此文章的标题已经毫无疑义地说明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其依据在于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最后者即为终结者。这样想当然的推断,必然会带来另外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是不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二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代表是否就是此种哲学的终结者?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德国古典哲学内涵及范围的理解,第二个问题涉及到最后代表与终结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性。

什么是德国古典哲学?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把德国古典哲学界定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新哲学,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性变革。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被表述为“最先冲破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个杰出的代表费尔巴哈。”[1]显然,费尔巴哈被明确地归入到德国古典哲学家中。在有的哲学辞典中,把德国古典哲学所包括的主要哲学家,界定为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并认为德国古典哲学分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和德国古典唯物主义两类,“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哲学发展形成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过程,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形成了德国古典唯物主义的理论。”[2]

但事实是这种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原意。早在1845年秋至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但这部书稿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被出版。1847年,马克思在发表的声明《驳卡尔·格律恩》一文中,对这部著作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显然,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哲学排除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外,把他归为现代德国哲学。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更是明确指出:“辩证法的第二种形态恰好离德国的自然科学家最近,这就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3]在这里,恩格斯已经很明确地把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界定为从康德到黑格尔,并未包括费尔巴哈。恩格斯在写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已经把费尔巴哈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家,排除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外,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和集大成者是黑格尔。

那么,黑格尔是否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呢?有的学者做了肯定的回答,认为费尔巴哈不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因而不是终结者,“黑格尔才真正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和集大成者。”[4]11-22其主要依据在于文章标题中的德文词Ausgang的复杂内涵,这个词的通常意思是:“Ausgang 乃是动词ausgehen的过去分词的名词化,而ausgehen的最基本、最常用的解释是‘外出或‘出门。所以,Ausgang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解释也是‘出口、‘出路或‘出门。……在不太常用的、边缘性的意义上,Ausgang这个德文名词也有‘终结、‘终局的含义。”“然而,当我们超出单纯字面的含义,从恩格斯当时写作的特定语境中来考量Ausgang的含义时,就会发现,上述书名中的Ausgang只能译为‘出路?熏 而不能译为‘终结。”[4]11-22因此,作者认为恩格斯的这篇名著应该翻译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黑格尔是终结者,费尔巴哈哲学只是德国古典哲学被黑格尔终结后的一个新出路。但这种观点是否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呢?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认为“黑格尔哲学(我们在这里只限于考察这种作为从康德以来的整个运动的完成的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5]269这也就是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不断生成和灭亡的过程,看成是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但由于传统的要求,黑格尔不得不给这一无限的过程设定一个终点,这个终点就是人类一种完美理想状态的最终结束,这样,他就建立起一个看起来完美无缺的绝对精神运动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以前任何体系都无可比拟的广大领域,涵盖着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美学等,这个体系满足了人们对永恒的需要,克服了一切矛盾,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得到了完全的解决,它们在绝对精神的外化运动中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世界历史就完结了,“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5]270在黑格尔自认为消除了一切矛盾的地方,恰恰隐藏着深刻的矛盾,辩证的、革命的内容和僵化的、保守的体系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说明,黑格尔既未能终结自康德以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反而深受旧的体系哲学影响,他创立这个庞大哲学体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终结包括自身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只能是对以往哲学体系的完成,“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完成了,一方面,因为他在自己的体系中以最宏伟的方式概括了哲学的全部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他(虽然是不自觉地)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这些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5]273看来,恩格斯在标题中用的Ausgang一词,其真实的含义既有完成,也有出路之意,但完成并不是自我终结,也不是终结了以前的旧哲学。恰如克朗纳所说:“理解黑格尔就是要了解黑格尔是不可再被超越的。”[6]不能被超越,就只能被终结,这种被终结的动因虽有黑格尔哲学本身的内在矛盾,乃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自身的矛盾与局限性,但终究无法从内部完成这种终结,旧哲学的痕迹依然存在着,“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做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它的残余还牢牢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5]299,并且,黑格尔的体系“延续了几十年,而且决没有随着黑格尔的逝世而停止”[5]273,黑格尔的观点在其死后依然具有独占的统治地位,大量渗入各种科学和日常生活。在这里,恩格斯强调了黑格尔哲学的被终结是一个过程,而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也不可能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黑格尔学派虽然解体了,但是黑格尔哲学并没有被批判地克服。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各自抓住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方面,在论战中互相攻击。费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简单地把它抛在一旁。但是简单地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还制服不了这种哲学。”[5]276问题的出路在于对包括黑格尔哲学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及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哲学进行革命性的批判,进行一场伟大的“扬弃”,批判他们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阐释其科学内容,创立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往任何哲学的新哲学,才能真正实现对以往哲学的终结。可见,恩格斯这篇名著标题的内涵是要终结以往的旧哲学,不仅是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同时也包括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因此,恩格斯才在写作这篇文章时,又重新找出阅读了四十年前写就而未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并在马克思旧笔记本中找到了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的附录一同发表,并高度评价为“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5]266可见,这种“终结”,也不仅仅是结束,更重要的是在回顾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实现对旧哲学的终结,并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这才是这篇文章标题的真意。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费尔巴哈论》中的“哲学”一词是否适合称谓马克思的理论
试析后期谢林对于黑格尔的批评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费尔巴哈的辩证超越
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意志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