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迪冰 刘玉梅 陈婷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合并心理治疗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8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用针灸推拿合并心理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w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w末研究组显效率61.36%,有效率84.09%,对照组分别为57.14%,80.95%,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治疗1w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自主神经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推拿合并心理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关键词:针灸推拿;心理治疗;阿普唑仑
广泛性焦虑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度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临床上十分常见。本文对中医针灸推拿合并心理治疗与阿普唑仑在广泛性焦虑的疗效与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板(CCMD-3)广泛性焦虑证诊断标准[1]。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4分。③年龄20~60岁。④心电图、脑电图、B超、肝功能、血、尿、粪常规及神经系统检查均在正常范围;⑤排除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消极自杀观念,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者。共入组86例,随机分两组,研究组44例,男14例,女30例,平均年龄(35±10)岁,平均病程(3.0±2.4)年,对照组42例,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35±10)岁,平均病程(2.9±1.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清洗1w,口服阿普唑仑治疗,起始剂量0.8㎎∕d,1w内加至2.4~3.6㎎∕d,观察6w;研究组,根据患者的具体不适情况,进行选穴针灸推拿,如植物神经紊乱,以补阳调理脾胃,健脾安神,疏通经络为主,虚症辅以养血舒肝,实证则佐以清热化痰,一般选用合谷、内关、曲池、足三里、手三里、阳灵泉、丰隆、太冲、行间、大椎、肩井、百会、风池、风府、太阳、头维、印堂等穴[2]。在针灸推拿的过程中,辅以心理疏导,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一般采用放松治疗[3],观察6w。
1.2.2疗效评定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w末采用HAMA及SA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于入组时及治疗6w末检测心电图,脑电图、B超、肝功能及血、尿、粪常规等,疗效以HAMA减分率评定分为4级,减分率计算公式:减分率=(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
1.2.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6w末研究组痊愈8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10例,无效7例,显效率(痊愈﹢显进)为61.36%,有效率(痊愈﹢显进﹢进步)84.09%,对照组痊愈7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0例,无效8例,显效率57.14%,有效率80.95%,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HAMA、SAS量表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
表1显示,HAMA,SAS评分两组治疗1周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下降。周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有一例出现晕针现象,通过给其口服温热糖水,平躺休息,不到30min就恢复正常,其它未见异常,对照组以嗜睡、头痛头晕、肌肉松驰为多见,治疗6w末两组患者心电图、脑电图、B超、肝功能、血、尿、粪常规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治疗后对照组TESS评分见表2。
广泛性焦虑症是社区人群中所有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症,它以慢性焦虑为特征,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不安,容易复发和再发,难以自愈。临床上多应用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疗效肯定,但由于此类药物耐药性差,成瘾性高并有严重的戒断症状。而利用中医针灸推拿合并心理治疗几乎无副作用,本研究显示此治疗对广泛性焦虑证有效率为84.09%,与阿普唑仑组的有效率80.95%相似,两组治疗后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中医针灸推拿合并心理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无成瘾性,患者也容易接受[1-3]。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3-115.
[2]俞大方.中医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5-219.
[3]王庆然.摆脱心理障碍450问[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15-418.
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