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健康宣教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2015-03-17 03:39王自梅
医学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健康教育

王自梅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患者存在的显著影响。方法 对比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 对比组13例治疗结果显效(26%),18例有效(36%),19例无效(38%);实验组26例治疗结果显效(52%),12例有效(24%),12例无效(24%)。结论 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够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获得理想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慢性免疫类型疾病,关节滑膜炎为该种疾病的主要特征,患者关节中骨和软骨组织长期处于受损状态,滑膜炎反复发作引发关节功能障碍,情况严重甚至造成残废。本文对100例接受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2~2014年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18~77岁,平均值为41.6岁;病程7个月~21年,平均值为57.6个月。任意将其划分为对比与实验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各有50例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存在进行对比的空间。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个小组患者静脉滴注1次/d,250 ml浓度为0.9% 氯化钠青霉素与800万U混合的注射液,同时辅以2次/d,0.5 g萘普生控释片[1]。对比组在接受治疗之后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随机教育等内容,患者居住环境应满足安静、整洁、舒适要求,室内温度维持在18℃~20℃,湿度维持在40%~60%。

1.2.2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

1.2.2.1针刀治疗护理 完成针刀治疗后施针区域应该维持干净整洁状态,将无菌输液贴敷在施针处,注意都要进行更换1次/d,直至针孔完全愈合。24 h之内不可以理疗、热敷或按摩,因为存在血肿及水肿危险,施针处避免与水发生接触[2]。

1.2.2.2辨证施护护理 寒湿型:该类型以关节区域有积液及肿痛为主要表现症状,患者容易感到寒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存在纳差,脉濡快舌面白腻。医护人员应该指导家属为其准备一些具备温热性质的食物,例如羊、猪、牛骨头汤、药酒、木瓜、姜等。肝肾两虚型:该类型以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疼痛、筋腱拘挛等为主要表现症状,患者容易感到寒冷,逐渐消瘦且脸面毫无血色,脉沉细舌面白腻。医护人员应该要求家属多为患者设置含有鸡鸭鹅肉的饭菜,另外也可多食牛肉、猪肉、甲鱼肉、胡桃、芝麻等食品。湿热与风热型:湿热类型以舌质红、纳差、低热、关节有积液且肿痛、胸闷、脉滑数苔面白腻为主要表现症状,风热类型以舌红苔厚、发热、便秘咽痛、小便赤、游走形关节疼痛、脉数或弦数为主要表现症状。医护人员应该要求家属尽量选择寒凉食物,例如米仁粥、菊花菜、赤小豆等,以上药物具有清除内热作用,避免使用温热性质食物,如酒、姜、辣椒、芥末等,以免伤阴助火,导致症状严重程度提升。

1.2.2.3熏蒸护理 熏蒸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一种较为特别的方法,一般选择使用具备通络止痛、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功能的药物。在熏蒸过程中患者毛孔处于开放状态,非常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蚀,因此必须放置空调或暖气,并在完成治疗后用毛巾及时将药液擦干,嘱咐患者增加饮水量。熏蒸时间应设置于饭后,过饱或空腹会容易引发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熏蒸时间控制在40 min,仓内温度应以适当为准,避免出现皮肤烫伤问题[3]。若患者出现心慌、乏力、头晕等症状时,说明存在虚脱危险应马上停止熏蒸,同时使用相关补液施行治疗。

1.2.2.4 健康教育 心理:掌握患者住院后心理变化情况,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持,并在关键时刻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教育。疾病知识:医护人员应该为患者详细讲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病原因、病情发展、治疗形式、有效预后及并发症控制等知识,耐心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日常生活:饮食方面要注重营养的适宜搭配,尽量将体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避免熬夜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戒酒戒烟并注意关节保暖。功能锻炼:疾病显著症状得到减轻后,可以适当进行四肢运动,通过热敷、红外线、热浴、推拿等来缓解关节水肿情况。注意功能锻炼应适当为基本原则,不能超负荷运动以防关节再次受损。药物服用:药物服用期间酌情增加饮水量,使药物得到加速排解,两种及以上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措施不主张采纳,另外不能频繁更换药物。

2结果

3个疗程后对比组13例治疗结果显效(26%),18例有效(36%),19例无效(38%);实验组26例治疗结果显效(52%),12例有效(24%),12例无效(24%)。两个小组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护理结果出现了明显差异。

3讨论

本组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3个疗程之后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烦躁、自卑等负面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情绪控制效果与对比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家属与患者都能给予治疗及护理工作积极配合,推动方案获得顺利施行。中医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仅能够将疾病发展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而且避免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将致残率将至最低,促进患者身心迅速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具备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水平功能,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护理方案,应该在临床上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唐永云,李丽,张宸浩.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09,24:98-99.

[2]赵江红.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体会[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10:23-24.

[3]王燕萍,王桂莲,张萍.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护理体会[J].慢性病学杂志,2010,6:245-246.

编辑/张燕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健康教育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