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指导

2015-03-17 03:48厦门市同安区莲花中心小学曾春苗
海峡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尔基小男孩个性化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中心小学 曾春苗

21世纪,学习型社会需要具有创造性、个性及广泛适应性的人才。因为人存在着个性差异,教育教学永远需要个性化。旨在提升学生良好个性的个性化教育,对处于个性发展重要阶段的小学生尤为重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教育,并为其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所谓个性化教学,简而言之,尊重个性,适应个性,发展个性,即为个性化教学。个性化阅读,突破口和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只有当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相适应时,他们才可能发挥出巨大的创造潜力,彰显出斑斓夺目的独特个性。

1 平等对话,构筑新型师生关系

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是真理的占有者。在信息时代,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了: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喜欢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有些与他们很少沟通、甚至业已落伍的教师不会那么百依百顺、言听计从。此时如果教师仍坚持旧的观念,不与学生交流,不能“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那么其“师道尊严”维护之艰就可想而知了。《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昭示着民主和平等。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只有构筑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叩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扉,消除学生学习上沉闷、压抑、胆怯、被动的心理障碍,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和原动力,师生之间才能亲密无间。在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使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班级充满人文气息,让学生的精神脉搏与教师一起跳动。

2 联系生活经验,发表个性化见解

阅读,是一种极富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

阅读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触类旁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丑小鸭》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同学们,如果你是丑小鸭,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经历了这么多的酸甜苦辣,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有的说∶在我还是丑小鸭时,大家都欺负我,都不喜欢我,我很难过。有的说∶我长得这么丑,我会觉得很自卑,所以我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有的说∶我觉得我应该坚强地活下去。有的说∶当我变成美丽的天鹅后,我不会看不起长得丑的动物,更不会嘲笑、欺负他们。有的说∶我长成天鹅后,我会飞回去,让那些以前欺负过我的人看看。还有的说∶我会帮助那些长得丑的人,和他们一起玩。学生的个性化由此得到充分体现。

既然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那么在交流中就必须体现见解的不一致性,也就是个性化表达。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教学《乌塔》一课时,可以采用“见解椅”的形式。有的同学认为乌塔很自立,那么这就是你的观点,也就是“椅子”,为了表明这一观点,在文章中寻找三到四条支撑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椅子的“腿”:乌塔才14岁就独自旅游、自己设计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处记下警察局的电话、自己挣旅费。“观点”和支撑观点的“理由”合在一起,就是一把“见解椅”。由于每个学生的观点不同,表达也就充满了个性;即使观点相同,由于对教材的关注点、自身生活经历不同,支撑观点的理由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一个学生的表达都是具有一定的个性的表达。

阅读的文本是相似的,但因阅读主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所处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有着独立的思想,独立而又极富个性的情感世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也会各不相同;甚至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也会不甚一致。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3 鼓励个性化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进行个性化想象,培养创新能力。语文教材中所选的阅读课文大多是文质优美的优秀作品,往往会留下较多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这就给学生留下了主动想象的空间。一方面,以课文语词为触媒,从中进行再造想象。如教学《黄山奇石》后,让学生模仿课文,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这些奇石的样子,说一说,再选一个写下来。另一方面,以课文的空白处为契机,以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如在《续编〈小摄影师〉》教学中,学生的想象更是精彩:(1)小男孩又来到高尔基那儿,成功地为高尔基拍下了一张照片,在学校的墙报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2)小男孩再次来到高尔基家,可这次他的相机坏了,高尔基帮他修好了相机,终于拍成了;(3)小男孩生病了,他请同学替他为高尔基拍照;(4)高尔基没等到小男孩,就亲自来到小男孩的学校,找到了小男孩,满足了他的愿望;(5)高尔基离开了列宁格勒,小男孩最终没能达成心愿,等等。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竞相绽放,张扬着个性与人性,整个课堂充满着创造的色彩。

阅读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丰富课文的内蕴。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这种宽容的心境才能使学生个性之花绽放。反之教师以师道尊严或标准答案把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拒之门外,势必遏止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压制学生个性潜能的张扬,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品格的丧失,妨碍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个性化阅读也就不复存在。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独特体验精心呵护了,我们的个性化阅读之路才能越走越广,每节课才能总是热闹而有质量的。相反,如果以标准答案规范或不允许有不同声音,相信课堂阅读教学只能使师生感到枯燥而压抑。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位出色的指挥家,不仅仅强调音符的准确,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激情唱自己的歌。

[1]李香珠, 丁姿平.建构主义与语文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 2001(9)∶ 47-48.

[2]姜兵.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 2002(1)∶ 2.

[3]刘彦文, 袁桂林.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J].教育评论, 2000(4)∶16-18.

[4]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5]史爱荣, 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高尔基小男孩个性化
“聪明”的小男孩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小男孩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萌萌哒的小男孩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