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元
(安庆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岳西高腔音乐及高腔发展传承
赵 元
(安庆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岳西高腔是明代青阳腔的遗响,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2006年更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类)。音乐是构成岳西高腔剧种特色的重要标志,研究它具有重要价值。但表演者后继乏人以及观众群的流失等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在民族音乐学视域下,对岳西高腔音乐及高腔发展传承做一梳理,令读者有个历史维度的认知,并发现及提出一些可待挖掘与传承的策略。
岳西;高腔音乐;黄梅戏
岳西高腔是明代青阳腔的遗响,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由于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山高林密、交通闭塞,特有的地域环境与文化生态使岳西高腔基本上保存着古青阳腔的原有风貌,具有戏剧学、音乐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艺术欣赏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随着2006年岳西高腔申遗成功,这对于岳西高腔的发展与传承而言,是一次重大的转折点。政府部门日趋加大保护力度,相关学者团体给予其更高的关注,这些都强有力地推动了岳西高腔的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岳西高腔的各方面逐步得到完善,有了固定的演出团体、经过整理的完整剧目、专责高腔的机构、相对流动的演出舞台以及相关文化书籍,但新的问题应运而生。因此,笔者拟以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岳西高腔音乐及高腔发展传承音乐为题,通过对岳西进行实地采访和从对文献中的高腔、音乐中的高腔的研究等方式,更加深入地挖掘高腔音乐艺术特色,并结合笔者的地域、语言及身份优势,简述笔者个人的一些见解。
自2009年至今,笔者多次前往岳西,拜访当地学者及民间艺人,特别是高腔传承中心的负责人汪同元先生,笔者更是多达十余次专门采访,并随他参加各种其中心主办的相关活动。期间,汪同元先生就曾针对岳西高腔的发展现状谈到,岳西高腔的前身是明代青阳腔,明万历年间红遍大江南北,与昆山腔一起被称之为“时调青昆”,青阳腔遍传大江南北之时,与池州府仅一江之隔的安庆府城乡,自然而然成为青阳腔先期传入并扎根的核心地区。岳西高腔便是此期传入的青阳腔遗脉,传入时间当在明末清初之际,五河等地在外做官、任职、求学、行医、经商的文化人出于对高腔艺术的爱好和家乡民俗文化的需求,将高腔传进山区,后组建了行当、设备齐全、拥有舞台表演艺术的五河高腔班,但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因大别山战事频频而濒临绝响。新中国成立后,岳西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并扶持岳西高腔,采取派文化干部搜集整理传统剧目,支持恢复、组建业余高腔剧团、精选优秀剧目参加省、地、县展演等,论证岳西高腔的历史源和种属,组建县专业岳西高腔剧团等一系列抢救保护措施,收到显著成效。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高腔与黄梅两团合并为岳西县剧团,仍保留高腔演出,至1965年,全国禁演高腔演出才告中断。“文化大革命”中大量艺术资料被视为“四旧”而严重损毁,高腔演唱活动前后停滞十余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岳西高腔重又焕发生机,部分乡镇率先恢复高腔演唱。1985年,为编撰国家文艺志书,岳西县文化局专设“编志办”,抽调专业人员,对岳西高腔进行深入地普查和抢救,重新搜集艺术资料,进行全方位的理论研究,志书编撰和学术研究获得丰硕的成果;2002年,县专业剧团恢复高腔戏演出,如县剧团排演的高腔折子戏《过府》参加了民间文艺展演,岳西高腔重登县城舞台,随后《中国日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拍摄专题,为抢救岳西高腔发出呼吁。其中,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栏目录制“岳西高腔专辑”播出,予以呼应;2006年,县政府成功申报岳西高腔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县政府制定相关保护配套实施方案,同年应邀参加中国(安庆)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主题晚会展演,古老的高腔艺术首次登上央视荧屏;2007年又成功申报汪琦福、蒋小送两位国家级非遗(岳西高腔)项目传承人;2010年6月,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将恢复成立不久的岳西高腔剧团与岳西高腔艺术中心撤并,新成立岳西高腔传承中心,成为唯一专责岳西高腔保护传承工作机构;2011年,该中心被省文化厅批准为安徽省首批“非遗”(岳西高腔)传习基地;2013年4月,国家文化部对变更后的岳西高腔传承中心发文认定;2013年6月,岳西县政府在前三次保护岳西高腔法规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岳西高腔保护规划(2013-2020)》;同年底,又被选定为省“数字系统定点实验”单位;2014年10月,成功申报为省级“民间艺术(岳西高腔)之乡”;近几年,岳西高腔剧目作为专业保护单位重在舞台演出,在县内、外省市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及送戏下乡,都安排有高腔的演出,在“旅游节”、“民俗文化节”、“同乡会”中亦见有岳西高腔的表演。
此外,笔者还查阅到早在90年代初,汪同元先生就在《岳西高腔纵谈》(《黄梅戏艺术》1990年第3期)一文中,从岳西高腔的剧目、音乐、表演等方面介绍了其艺术特色,加深了人们对于岳西高腔的认识。后来他又发表了《岳西高腔的艺术形态与文化意蕴》(《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一文,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深入。
进入新世纪,人们对岳西高腔的考察视阈与研究方法有所深入拓展,这主要体现在剧种比较研究与传承策略上。如汪同元《目连戏在岳西高腔中的嬗变》(《中华戏曲》2013年第7期),从剧目、表演、民俗等方面调研了岳西高腔的剧种文化生态。此外,笔者的《岳西高腔与黄梅戏之比较》、《岳西高腔和黄梅戏的对比分析》二文,亦从声腔曲牌、乐器伴奏方面,考察了岳西高腔对黄梅戏音乐的影响。至于传承策略研究,主要见诸于近年来的政府规划、报刊报道及201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黄梅戏与岳西高腔声腔音乐比较研究”的立项上。
笔者在对汪同元先生的对此采访中,很多次都是在位于县城中心位置的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进行的,经过多次田野考察后,笔者了解到岳西高腔现有的演出,都是以岳西高腔传承中心成立以来的为多。演出分专业、民间班社两种:
(一)专业演出。主要是参与县内外各种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如省会演、市艺术节等,小型活动则是县内一些“送戏下乡”、“送戏进景区”等,5年内演出近300场。
(二)民间班社演出。一是民俗文化活动,如春节民间灯会、乡间少数农户的庆寿、生子、开店等演出,全县每年有5—6个灯会唱高腔,5年合计在1500余场;二是参加省“民生工程”演出,各高腔所在乡镇演出(一村3场,2014年110场,2015年60场),但所有演出均不售票收戏金,是公益性演出或“民生工程”,有政府订购买单观众不花钱。
目前高腔受众群体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观看较多,青少年人中少有欢迎者;在观看群众中,以农民为主要观看群,而城市中知识分子少有观看;观看人群在农村、城市都有涉及,主要以农村较多,但对于改革后的岳西高腔音乐,城市市民较欢迎。
在剧目方面,目前高腔演出主要是传统戏,少数现编现演配合中心宣传当地建设成就、国家政策等高腔节目也受欢迎。但改编的新戏较少,如《秋江别》等。传统戏主要有《拜月记》、《天官赐福》等,约20余出,高腔只有折子单出而不演全本。
政府对于岳西高腔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例如:
1.制定保护规划方案。
2.建立岳西高腔传承中心专责机构,传承中心为事业单位,有编制人员18人,政府每年拨款百余万元。现在,岳西高腔演员、传承中心中专业人员拿固定工资,业余的无工资,但有少量补贴。高腔演员不存在生存危机,但演出团体有危机,因为无配备齐全的专业团体。所以,活态传承存在问题,只有一些业余的少数学生在学唱。
3.编辑出版“岳西高腔文化丛书”四种五卷,计约500万字,所需庞大经费向上申报,由文化部拨款,地方财政只适当自助。
4.对民间班社的培训等经费均由国家和地方拨款。
5.现在岳西高腔剧场已不准使用,是因为砖木结构建筑,过不了“消防关”,已空置不用。但岳西高腔不愁没有舞台,传承中心有文化部赠予的大型“流动舞台车”,可跑遍全县;民间有八个能登台演出的班社,县传承中心有为其配备了灯光、音响齐全的“农村流动小舞台”,正在各地使用。
政府采取的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岳西高腔的发展,笔者对其发展特点进行了新的思考,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
1.演出场次有限。现今,岳西高腔每年的演出场次不多,放眼长远发展,在专业演出和民间班社演出方面,建议加强演出场次,每年保持不低于一定的数量。
2.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固定的演出场所对于剧种的发展更具深远意义,将一个演出场所固定下来,可形成观众群。如剧院等,让民众可以通过买票真正地走进剧院欣赏岳西高腔。
3.受众群体老龄化。岳西高腔现在受众人群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年轻群体薄弱,剧种的发展需要年轻力量的推动。建议开展一个岳西高腔茶话会,每周定期的邀请一些民众(包括青年群体、老年群体)免费参加,办成一个类似下午茶的活动,在茶话会上请一些岳西高腔演出人员表演一些精彩剧目,并向大家介绍岳西高腔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可以将在这一活动上学到的知识,带入自己学校的社团学习中,与同学们积极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4.演员的活态传承存在问题。这可能是阻碍岳西高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政府,是否可以将岳西高腔作为一个单独的专业,并入到专业院校的编制中,使这个专业有老师教,有学生学,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它,从而加强岳西高腔的保存力度。
5.宣传力度不够。岳西高腔现在的宣传仅停留在省内,范围小,力度弱,宣传方式较为单一。建议在民间班社演出方面,岳西高腔可以在保持参加一些民俗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民间演出场次,加大宣传力度,如可以尝试走出县城,多积极参加一些省内乃至全国的大型活动演出,如岳西特产茶叶每年都会参加省内的一些宣传活动,而岳西高腔作为岳西县的另一张名片,可以请岳西高腔演出班社到宣传活动现场演出,为岳西茶叶的宣传增添色彩,这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岳西高腔的商业传播;在专业演出方面,政府可以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如“岳西高腔走进电视台”等,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栏目,经常邀请一些地方小曲种或其他省外剧种来此演出录制节目,得到了广大戏迷朋友们的喜爱。
6.跟不上时代快速发展的脚步。当今社会流行音乐比传统戏曲更受民众欢迎,如何让传统音乐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得到民众的喜爱,成为大众娱乐的一部分,还需更加深度地思考。
岳西高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类),音乐是构成岳西高腔剧种特色的重要标志,研究它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从岳西高腔这个地方曲种的发展来看,现今中国其它地区还有很多与岳西高腔相类似的地方小曲种,它们现在与未来的发展不容乐观。岳西高腔的发展状况如前文中所提到的,虽然政府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和保护,但表演者后继乏人以及观众群的流失等问题也日趋严重,最终,岳西高腔是要活下来还是可持续发展下去?笔者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同仁能加入到对岳西高腔更深入地研究中,早日发现及提出一些可待挖掘与传承的策略。
[1]安徽省岳西县高腔剧团编.岳西高腔唱腔汇编[M].岳西县文化馆,1981.
[2]班友书.从岳西高腔略论明代青阳“滚调”的源与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3,(1).
[3]班友书,王兆乾.青阳腔剧目汇编·前言[J].安徽艺术研究所等单位汇编《青阳腔剧目汇编》,内部印发.
[4]班友书.从青阳遗响谈岳西高腔[J].戏曲艺术,1980,(2).
[5]汪同元.岳西高腔纵谈[J].黄梅戏艺术,1990,(3).
[6]汪同元.岳西高腔的艺术形态与文化意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7]赵元.岳西高腔与黄梅戏之比较[J].黄梅戏艺术,2007,(4).
[8]赵元.岳西高腔和黄梅戏的对比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
[9]张艳.岳西高腔“变”中求存[J].铜陵学院学报,2012,(2).
2095-4654(2015)12-0150-03
2015-08-22
2015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安庆师范学院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黄梅戏与岳西高腔声腔音乐比较研究”(SK2015A142)
T617.5